三十年完成“伏老庄”知识总图:《张远山作品集》出版

新浪读书
2025年7月27日,由北京出版社、远山工作室主办的《张远山作品集》首发式在上海举行。
张远山是当代作家、学者,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1963年出生于上海,198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95年成为职业作家。那一年,他为自己制定了“三十年写作计划”,至今发表文章上千篇、论文上百篇,出版了二十多部著作。他的研究以先秦易学、老子、庄子,战国史,上古文化史为中心,尤其在道家思想方面创获颇丰,被称为“新道家”。2025年,他的三十年计划圆满完成,迄今为止的主要作品,全部收入《张远山作品集》(全21卷、22种作品)。可以说,《张远山作品集》的出版,是对他漫长而丰硕的创作历程的最好总结。

《张远山作品集》首发式在上海举行
张远山说:“1995年制订三十年写作计划之时,我并无把握这一计划能否完成,更不清楚前路会有多少困难。写作三十年,我从人类知识巅峰的山脚起步,步步为营地重估价值,勘察盲区,复原华夏知识总图,增补人类知识总图。值此计划圆满完成之际,以《张远山作品集》作为答卷,稍作盘点。尤其新庄学、新老学、伏羲学,是我一生所治三学,均属开垦拓荒,有志于道家研究的后来者,必有继长增高的巨大空间。”

张远山发言
首发式现场,嘉宾纷纷发言,他们对张远山三十年的写作成绩展开广泛讨论,对《张远山作品集》给予高度评价。

《张远山作品集》首发式现场
《社会科学论坛》原特约副主编张平,从2001年到2023年发表了张远山的学术论文七十余篇,几乎全文连载了张远山“伏老庄”著作共九部。张平说,张远山的作品能在杂志连续发表二十年,跟其中体现的原创性、前沿性、民间性分不开,他对张远山文章的价值有信心。
当代诗人、学者、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徐晋如认为,张远山的作品既有考古意义上的考据,也蕴含哲学意义上的思考。近年来,张远山的学问越来越邃密深沉,尤以其所开创的伏羲学、新老学、新庄学为著,他的学问,符合著名国学家王国维提出的“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之学新”的三项标准。
知名作家、文化学者余世存则在贺词中说,从《张远山作品集》可以看出,作为“新道家”的张远山,是在职尽五四新文化未尽的使命,即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整理、对现代个体独立自由的宏扬;又是在修复五四新文化的某些问题,即新文化需要在传统中找到自己的根基和位置。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印古典思想研习者闻中认为,张远山三十年作品集的全貌,就像思想世界的“富春山居图”。他认为,作品集中的“伏羲学”知识总图,以上古陶器、玉器、青铜器纹样为内容,建立知识学意义上的华夏图像学,贯通华夏八千年史,是道术重建、思想考古方面第一手的思想原料。
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姜珺认为:张远山在中国美院教授的《上古图学》《先秦道术》课程,以“陶玉铜”图案追溯上古天文密码,以“伏老庄”学理重构先秦道家思想,其背后正是本次结集出版的21卷作品集,课程只是张远山三十年磨一剑的厚积薄发。

与会嘉宾合影
新道家世界观的系统呈现
北京出版社于2025年7月出版的这套《张远山作品集》(全21卷),全面整理、系统编订了其三十年有关文学、道家哲学、上古文化史等方面的22种代表作。这套作品集,总页数8500页,总字数770万字,按照张远山“写作三十年”的三个阶段精心编排,每一部分七卷,对应作者学术生涯的三个重要时期,完整呈现了“伏老庄”——伏羲学、新老学、新庄学“新道家”三学体系。
第一部分“文学七卷”,收录了张远山第一个写作十年(1995-2005)的文学创作成果。这一时期,他以多元的文学形式——包括长篇小说、动物小品、人文素描、诗歌、文学评论等——表达哲学思考,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裹着文学糖衣的哲学药丸”。这部分作品展现了作者作为作家的才华,从寓言式小说《通天塔》到思想随笔集《数风流人物》《美丽新世界》,从诗集《独自打坐》、小品集《路灯错觉》、哲学沉思录《人与墙》到先秦诸子导论《寓言的密码》,张远山用文学的方式打开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新视角。

《张远山作品集》(全21卷) 北京出版社出版
第二部分“庄学七卷”,集中呈现了张远山第二个写作十年(2005-2015)对庄子哲学的系统性研究。这部分作品构成了张远山创立的“新庄学”体系,包括逐字解读《庄子》内七篇的《庄子奥义》,梳理道家思想发展史的《庄子精义》,力图复原《庄子》原貌的《庄子复原本》,以及以庄子生平为主线、结合战国史料考据的《庄子传笺注本》。在他看来,“庄学可以辐射人类知识宇宙的任何角落”。
第三部分“伏老七卷”,是张远山第三个写作十年(2015-2025)的研究成果,代表了他对华夏文明源头的深入探索。这部分作品有解密战国史三大公案的《战国秘史》,系统研究上古陶器、玉器、青铜器图法的《伏羲之道》《玉器之道》《青铜之道》《良渚之道》,以及阐释老子哲学的《老子奥义》和《老子初始本演义》。其中《战国秘史》新收入了作者历经四十余年持续考订、理顺了十九个主要诸侯国纪年的《战国纪年厘正表》;《老子初始本演义》则是此前未曾出版的新作,为完善“新老学”体系而刚刚著成。张远山通过创立伏羲学和新老学,试图复原华夏八千年知识总图。
这套作品集的独特价值,在于它完整呈现了一个当代思想者三十年来的思想轨迹和学术体系。从文学创作到“新道家”研究,从庄子工程到上古图像学解密,张远山构建了一个贯通古今的“伏老庄”三学体系。《张远山作品集》的出版,不仅是张远山个人研究、写作生涯的里程碑,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阐释和发展的成果之一。
《张远山作品集》(全21卷),张远山著,北京出版社2025年7月出版,定价3600元(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