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读书 资讯

古典语言学者写给女儿的《古诗课》:轻松拿下必背古诗词

新浪读书

关注

10月20日,著名童书出版人、儿童教育家三川玲和《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总冠军彭敏做客北京“万有幸福空间”,与新书《古诗课》的作者、古典语言学者史杰鹏远程连线,畅谈古诗、古典文化和小学教育,与读者分享关于儿童成长的经验与心得。

《古诗课》根据史杰鹏热播音频课程精心打造。作者以深入浅出的语言,从文字到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对75首新课标小学必背古诗进行了全面解读,让小朋友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古诗词、爱上古典文化。作为写给自己女儿的古诗词启蒙读物,本书从字词出发,扫清课本上没有的隐藏难点,帮助小学生轻松记忆。本书包含大量生动的诗人生平、历史背景等细节知识,让古诗脱离枯燥的背诵,真正活起来。

此外,《古诗课》还结合同类作品,对古诗之美进行了深入分析,引导小学生领悟古诗的审美魅力,并将其用于写作之中。本书不仅适合小学生,也适合成年人重温童年经典,与子女共享温馨的阅读时间。

古典语言专家史杰鹏完全解读,75首小学必背古诗词轻松记

随着小学教育中古诗词地位的加强,以及《中国诗词大会》等电视节目的推动,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家长对古诗词背诵更加重视。然而,不可忽视的现实是,很多小学生背不下古诗词,背下来又很容易忘记。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总冠军彭敏指出,正确理解古诗是进行背诵的基础。而在小学教学实践中,课本上关于字词的解释基本是沿用古人旧注,这些注释中有的是古人注错了的,后世学者已经修正;而有些字词则完全没有注释,因为古人常用,他们觉得不需要解释,但现在的孩子没有听过那些词,需要详细的讲解。因此,在教材、教辅和小学生的实际使用之间就出现了矛盾。

在“鸡娃”火爆的当下,很多家长抱怨自己成为了老师的助教,要承担大量辅导小学生功课的职责。在这种情况下,让家长自行解决这些矛盾,自己想办法弥补教材的不足,给小学生讲通讲透,显然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古诗课》这样一本由古文字专家花费一年时间精心打造的从字词开始全面解读75首必背古诗的书,就非常应时应景了。

例如,《长歌行》中“焜黄华叶衰”一句,很多教辅读物都会把“焜黄”解释为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但这个解释放在句子当中,是不大合适的,因为这么一来,就得把“焜黄华叶衰”解释为“草木凋落枯黄样子的花和叶衰老了”,这显然是讲不通的,如果按照这种解释方法,小朋友就很难理解古诗在讲什么,也就无法形成深刻持久的记忆。而根据古典语言专家史杰鹏的研究,“焜黄”应该为“焜煌”,中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里面说:“焜,煌也。”就是熠熠生辉的样子,因此,诗句是说“熠熠生辉的花朵和叶子,也日渐衰落了”。这样一来,这首古诗就更容易理解,而在充分理顺字词的基础上,背诵和默写就不再成为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古诗课》作者的女儿正在上小学。通过与自己女儿的沟通,作者史杰鹏直接面对小学生学习古诗的问题核心,以多年从事古典语言、古文字研究的经验,从小朋友的知识水平出发进行了解读。因此,本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也得到了包括著名童书出版人三川玲在内的众多一线教育从业人员的充分肯定。

超越“必背”的古诗词

三川玲指出,单纯的记忆只是学习的初级阶段,除了强调基础的背诵和默写之外,当下的语文教育也在进一步强调对诗歌思想内涵的理解。目前,古诗词在中小学教育中的比重逐渐加大,而学生背诵的压力也逐步增强,很多家长对古诗作用的理解也停留在背诵。

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除了字词之外,还必须深刻理解古诗背后的诗人生平、创作背景、历史典故等衍生知识。这些知识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对历史知识、传统文化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增强小朋友的感受力和审美能力。而这两方面,都会进一步提升小朋友的写作水平。

例如,《古诗课》中指出,《芙蓉楼送辛渐》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同为送别诗,但传达的感情却大为不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当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的是思念好友,不知何时才能相见的依恋与惆怅。而《芙蓉楼送辛渐》中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则更多地是为自己被贬的事情辩白,表明诗人坦荡的心迹。作者写作背景的不同,使得同样的主题呈现出了不同的色彩,这就是为什么诗歌会如此丰富、如此具有魅力。

学习并比较诗歌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如何通过文字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过程。正如三川玲和彭敏指出的,真正领会了古诗的魅力,孩子便可以在写作文时加以应用,而不是一味重复作文选上的模板,写出一些类似“这真是有意义的一天啊”这样枯燥乏味的东西。这种举一反三式的学习过程,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自主思维能力,不仅对应试有很大帮助,而且也对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素质非常有益。

古语言学者、著名童书出版人、《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共谈古诗词与素质教育

10月20日,著名童书出版人、儿童教育家三川玲和《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总冠军彭敏和《古诗课》的作者、古典语言学者史杰鹏就古诗词、古典文化、小学素质教育等话题进行了对话。

在“鸡娃”越来越火热的今天,一方面是很多家长对数学、英语、编程等科目趋之若鹜,另一方面是古典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得到了更多的强调。可以说,无论是应试角度,还是从提升孩子人文素养和品味来看,读古文古诗都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彭敏分享了自己学习古诗的经历,以及古诗对成年人的意义和作用。他认为,学习古诗以记忆为基础,记忆是文化教育的启蒙。但学习古诗不应止步于记忆,而应当将记忆积累并上升为更深层次的理解,进入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提升小朋友的整体素质。

彭敏说:“孩子学诗词是放飞想象力、拓宽表达能力的最佳途径。”

“童书妈妈”三川玲表示,学习古诗要从小抓起,家长不应将一切交给老师,更不应只充当助教的角色,而是应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有针对性地发现孩子的问题,而史杰鹏的新书《古诗课》就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工具,是老师和家长的好帮手。

三川玲说:“我觉得史杰鹏老师的《古诗课》十分‘雅正’,在‘戏说’流行的当下,史老师能够以严肃的学术态度传递正确的知识,是非常难得的。更难得的是,史杰鹏老师能将‘雅正’的知识讲得有趣,通过生动的故事表达出来,充分贴近了小朋友的阅读习惯。”

此外,史杰鹏、三川玲和彭敏还对亲子共读、复兴传统文化等话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与读者和家长们分享了自己的读诗经验以及对儿童成长的看法。诗歌不只是孩子们应付考试的东西,而是能够影响人们一生的宝库。史杰鹏的新书《古诗课》,无疑就是打开这个宝库的第一把钥匙。

内容简介

本书是古典语言专家史杰鹏的75堂诗词课,作者以深入浅出的语言,从文字到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全面解读75首小学生必背古诗,让小朋友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古诗词、爱上古典文化。

作为写给自己女儿的古诗词启蒙读物,本书轻松易读却并不肤浅,从字义开始,详解课本上没有的难点;讲述诗人的人生故事和历史背景,让小朋友对古诗有更深刻的感受;以小见大,洞察世态人心,品味古人风骨,带领小朋友从现实走向诗意,进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世界。本书不仅适合小学生,也适合成年人重温童年经典,与子女共享温馨的阅读时间。

编辑推荐

★古典语言专家史杰鹏完全解读,75首小学语文教材必背古诗词轻松记

为什么孩子背古诗总是记不住、记不牢?因为背诵从理解开始,没有理解,字词和句子的记忆就不会长久。古典语言学者的古诗课,从字义开始,详解课本上没有的隐藏问题,让孩子轻松掌握古诗词的通关秘籍。

★走向诗的背后,深入解析诗人的经历与心境,揭示每首诗背后的历史细节,让经典在孩子的心中活起来

为什么孩子对古诗没感受?因为不懂得古诗的背景!详解诗人的生命轨迹,让孩子与伟大灵魂心意相通;还原历史细节,让孩子领会诗歌背后厚重的文化魅力。这不仅是诗词课,也是历史课。

★超越古诗词本身,对比同类诗词,深入剖析古诗好在哪儿、为什么好,让小朋友真正走进诗词。

背古诗,除了应付考试之外还有什么用?古诗是文化,是艺术!每一首诗都是美的结晶,读诗不仅是学会知识,更是学会欣赏诗意。和孩子一同走进诗与远方的时代,感受诗中的日月星辰,风雨霜露;品味人生的得失荣枯,聚散离合。这是古诗课,也是写作课、审美课。带孩子穿越时空,找到自己心里的诗。

★这是一家三口充满温情的合作成果。和孩子共享温馨的亲子共读时光,一起诗意地成长!

猫爸深入讲解古诗,猫妈深情做序,配上猫猫充满童趣的插画……唤起关于诗和远方的温馨情感,和孩子一起诗意地成长!

作者介绍

史杰鹏,笔名梁惠王,生于七十年代,文学博士,好读古代字书、史书、诗词以及西方人文社科、小说类经典,凡事好问,追根究底,不趋同流俗。擅长战国秦汉背景的历史小说和当代世情小说,喜以普通平民为主角,描摹他们席卷于大时代之境遇,曾出版长篇小说《亭长小武》《鹄奔亭》《楚墓》《户口本》等,散文集《旧时天气旧时衣》,文史随笔集若干;为学精文字训诂词源学,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四十多篇。曾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现为自由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