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读书 资讯

这份刊物是必将传世的:《新文学史料》创刊40周年

新浪读书

关注

2019年3月20日下午,“《新文学史料》创刊40周年纪念会 ”在中国出版集团隆重召开。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李岩、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刘勇、中国当代研究会会长白烨、著名学者孙郁、陈漱渝、陈子善及著名作家后代张晓风、舒济等应邀出席。

本次会议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共同主办,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应红主持。

会上,阎晶明、李岩分别代表中国作协和中国出版集团发表讲话,对《新文学史料》四十年来的办刊质量给予高度肯定,表达了领导单位对刊物一向的支持和对未来发展的厚望。阎晶明表示:“《新文学史料》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为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做还原历史、正本清源的工作,同时它也以百家争鸣的态度为各家提供言说的空间。经过40年的努力,《新文学史料》为我们建立起一个丰富饱满、姿态万千的中国新文学图谱,为我们从文学史教材之外获得了大量新鲜生动的史实,也为我们廓清了许多文学史实上的迷雾。”李岩说,“《新文学史料》四十年一路走来初心未改,四十年连续不间断的出版始终保持品质与水准,这份执着与坚守令人赞佩。《新文学史料》也因此成为新时期以来的名牌期刊,在海内外学术界、文化界享有声誉。这一切成就的取得与包括茅盾先生在内的一大批作家的支持分不开,与史料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各界的作者们的支持分不开,也与《新文学史料》几代办刊人的努力和付出分不开。楼适夷、韦君宜、牛汉这些创办者他们闪光的名字已经深深镌刻在中国文学出版的史册上,他们确立了《新文学史料》办刊宗旨,始终保持开放求实、端正无私的学术品格,新一代的办刊人继承传统,与时俱进,将关注的目光向当代文学、文化领域延伸,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红色经典、新时期以来的重要作家作品最新研究成果加以呈现,凸显了对当代文学的存史意义。”

刘勇、白烨、臧永清分别代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表讲话,回顾《新文学史料》一路走来的艰辛和业绩,褒扬了其坚守学术规范、保持学术品味的品格;胡风女儿张晓风、老舍女儿舒济代表作家家属发言,回溯了《新文学史料》对胡风、老舍史料的大量刊发和在学界的反响;孙郁、陈漱渝、陈子善、刘福春等专家学者追溯他们的学术生涯与《新文学史料》的渊源,对史料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新文学史料》主编郭娟表达了对已故编辑前辈楼适夷、韦君宜、牛汉等的怀念与敬意;会上,有关领导颁发了《新文学史料》编委证书和“荣誉读者”证书,李怡和谢其章分别代表编委和荣誉读者发表了感言。

《新文学史料》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社办刊物,刊名由茅盾先生题写。自1978年创刊至今,已不间断地出版四十年,总计出版162本。它已然成为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的一部大型“回忆录”、丰富的史料库。四十年前,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名家楼适夷、韦君宜、牛汉等高瞻远瞩,创办了这份以收集和保存五四以来文学史料为宗旨的刊物,呼吁老作家撰写回忆录,呼吁文学工作者挖掘、考证史料,希望以一刊之力恢复文学记忆、重新沟通久已湮没的五四新文学光荣传统,为特定时期的中国文学走出幽闭、褊狭、僵硬之困局,走向丰饶、开放、鲜活的新境界,做出贡献。

史料大家朱正回忆,他接到创刊号后立即读了一个通宵,判断道:“这份刊物是必将传世的。”其后的几代办刊人始终不放弃文化责任,于滚滚红尘、商业大潮中保持国家级学术期刊的学术品质,受到作家、学者及读者高度赞扬,被海内外学界视作探究历史、省悟历史、回味历史的一份新鲜可读、饶有趣味的名刊。

创刊四十年以来,《新文学史料》刊发了众多知名作家的回忆录、自传、日记、书信,如茅盾的《我走过的道路》、丁玲的《魍魉世界》、胡风回忆录、日记、书信及《鲁迅同斯诺谈话整理稿》、“文联旧档案”、“冯雪峰外调材料”等一大批珍贵的第一手史料;也刊登文学研究工作者撰写的作家小传、评传及偏重资料性的专题研究、访问、调查、考证、年谱等,如“路翎专辑”、《文坛师友录》、《张爱玲文坛交往录》、《口述历史不可尽信》、《民国时期文人出国回国日期考》等重要史料,既有亲历者个人回忆,又有研究者多方考证的“史家拍案”。阅读《新文学史料》,有助于走进历史现场、感受历史氛围,从而更全面深入地了解现代作家作品,探寻新文学发生发展的历史真相。

《新文学史料》拥有众多忠实读者,很多人从创刊号一直订阅到现在。著名作家孙犁是《新文学史料》的忠实读者,他在世时曾写专文夸赞,称《新文学史料》是他保留的唯一一份刊物,经常用牛皮纸包着放在床头,从不外借。来自安徽的许华斌和许馨父女两代人从创刊号开始订阅、珍藏《新文学史料》。许华斌在双目近乎失明的情况下,靠听力语音帮助女儿完成了史料百期的文献分类,许馨女士的母亲则帮助校对。2003年,许馨女士自编、自费出版了一部《新文学史料百期索引》。

《新文学史料》主编郭娟表示,今后将不负众望,继续前行,进一步向当代文学史料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