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阅读“打开”一座城市?

新浪读书
一座城市有不同的打开方式,阅读,是一种可以直抵城市精神的原始方式。从读,到听,到行走……一本书可能产生的体验是没有边界的。要真正实现全民阅读,应该尝试不同的阅读方式。未来,全民阅读如何继续突破,裂变出更多阅读形态,还有很大的想像空间。
12月7日下午,北京阅读季阅读盛典“阅读+行走”对话:探索书香城市跨区域协作新形态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举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文艺之声的读书节目主持人马宗武主持,邀请聂震宁、杨早等近20位嘉宾共同探讨在国家大力推广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之下,我们将进入怎样的阅读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各区域在全民阅读领域的联动协作。活动同时展示了18城市阅读接力册页,举办了《阅读运河》出版签约活动。

大运河阅读接力代表上台展示阅读接力长卷册页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全民阅读跨区域协作的新时代

演讲嘉宾:聂震宁(韬奋基金会理事长)
阅读+行走,事实上是比较健康的阅读方式。特别在读一些重要名著的时候,如果有一些关于环境的理解,可能会有更好的收获。这种收获不是在书中,而是在我们的感觉中。阅读一定不要孤独的阅读,一定不要回到苦读,尽管我们搞研究可能要苦读,需要孤独的思考,但是就全民阅读的话题,还是希望散居在世界每一个角落的人,无论年老还是年轻、贫穷还是富有、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这是全民阅读的要义,这个要义对于阅读+行走和全民阅读的跨区域协作来说,也是我们要努力实现的目标。通过阅读+行走和全民阅读跨区域的协作,我想我们的书香社会将会更好的形成。
跨区域联合
创新大运河文化活力

演讲嘉宾:马俊艳(北京市通州区文化委员会副主任)
通州是北京城市的副中心,北京东西轴线的收尾,京杭大运河的端头,历史上是仓储漕运的重地,江南和塞北物资交通的枢纽,大运河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也在通州。如今通州正在加快步伐,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运河流通州而过,不仅为通州带来了物质和财富,更带来了文化的积淀和深厚的历史弥香。
大运河阅读行动计划·18城阅读接力以大运河为主题,以阅读为承载,形成了具有强大动力和活力的全民阅读推广方式。北起通州,南到杭州,跨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经过通州、沧州、临清、徐州、淮安、扬州、苏州、常州、嘉兴、杭州等18个大运河沿岸的枢纽城市。融合多种形式,丰富立体的呈现了大运河文化的风貌。

主题分享
打开一本书的另一种可能

主持人:杨早(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作家、阅读邻居创始人)
新阅读时代
旅行媒体的创变

演讲嘉宾:黄芸(《时尚旅游》执行出版人兼主编)
旅行是直观的直接的经验,你来到了一个目的地,你会体验看到、听到、吃到、闻到,所有这些都是旅行带给你的直观体验。阅读其实是间接的经验,是经由文字、图片、视频、电影等等唤起你心中的想象力,间接性体验带给你的更多是心灵的愉悦感。
为什么我们都在讨论阅读和旅行之间的关系?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我们翻开书本和走出家门最大的动力,而且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是人类不断进步,科技不断发展的原动力。
我们要提供更多有体验感的产品,所有的这些目的还是要回到阅读和旅行的初心,也就是说要满足大家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其实只要我们有继续探索世界、了解世界、探索人生、了解自我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我们的阅读就没有了边界和止境。
线上直播+线下实践
构建青少年阅读新形态

演讲嘉宾:张华(少年商学院创始人兼CEO)
我们在全中国做了一轮未来书店大创想,希望孩子们想象未来阅读的形态,希望孩子们找到同类人。不同类型的人应该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和工具,这是一个阅读主题的活动,更是一个课程,也是一种社会创新。
所以如果让我说现在和未来青少年阅读的形态,我们应该讨论如何引导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孩子进行一个面向未来的阅读的方式。我认为1.0时代我们是在学习知识,在读书本身,读书当年是为了写作文,为了升学,但是现在已经至少演进到了2.0时代,就是我们要提升素养,这个素养包括了阅读本身带给的思辨能力,也包括带来的领导力、沟通力、批判性思维等等,但是今天拯救书店计划到未来书店大创想使我们进入3.0时代,也就是社会创新,就是让阅读成为我们孩子认识世界的载体和通道。我们通过阅读可以接触社会上的人、企业、社会方方面面,从书里面跳出来了解世界,了解各种各样的人,了解这个商业世界,了解未来的科技等等。
出走,完成生命的壮游

演讲嘉宾:汪莎(ADCC生活艺术学院执行院长)
一本书打开一种向往。都在说中国文化的复兴,什么是文化的复兴?其实只需要找到文脉中最迷人的那个部分,所以我们来到了苏州,苏州的昆曲变成了我们整个旅行的开始。我们有一场梦幻般的昆曲演出,中间加入了非常多的灯光以及一些气味,还有很多烟雾在现场。我们还做了一场主题演讲,很多媒体称我们的那场演讲是“中国最美演讲”。有一位苏州的绣娘,他们家一直在传承苏绣的当代设计,她的演讲主题叫做《看见时光里的旧美人》,其实也就是把苏州的美好在当下的展现带给大家。
旅行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可能并不是说我们跟谁同行,见谁,到哪里,而是最终能不能照见自己,我相信这是旅行的意义,也是之所以成为壮游的原因。
共读 共赏 共听 共玩
让家庭阅读丰富起来

演讲嘉宾:李一慢(慢学堂创办人、深耕阅读研究院院长)
家庭阅读的马拉松的四个阶段,一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二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三是根据兴趣阅读,四是回归生活的阅读。这四个有三个是在家庭完成的,因此甭管我们自己是什么一个角色,我们应该和孩子一起重新回到书本面前,重新让我们的阅读丰富起来,这样的话,家庭的共读就成了明年的、后年的全民阅读。
如何用转述打开一本书

演讲嘉宾:阿狮(得到App《每天听本书》负责人)
1、知识转述。我们认为转述是这个时代给了我们知识服务行业一个新的机会,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对一些已经生产出来的知识、已经有了出版物进行再梳理、再解释、再创造。
2、高级外行。转述针对的用户是怎样的一群人?我们把他定义为高级外行。我们需要充分的尊重他的需求,他不是真的要去进入到这个行业,他只是一个外行。同时他的时间有限,并不是真的之后要从事这个研究,另外要考验他的智力,要直接把这个领域最精髓、最重要,当下最值得被了解的东西第一时间告诉他。
3、前倾45度。一是选书,问自己这个书能否打动我,这个书是不是现在最值得被用户所了解的书。二是成稿,写稿子的时候撰稿人就得想,我写的东西对方真的看得懂吗?要为对方考虑他们是不是能听得懂,我到底有没有写清楚,我这样写是不是能够勾起来他的兴趣一直跟我听下去。
新时代、新阅读、新生态

演讲嘉宾:汤潮(龙源数字传媒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全民阅读的新时代的基本特征我认为就是一个知识阅读,这也是新时代全民阅读的主要内容。从阅读的内容来看,我认为一个人一生所需求的内容无非是为了学习和工作,为了兴趣,当然还为了他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我认为全民阅读的基本任务就是给每个公民提供一个具备综合素质、基本素质的环境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