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读书 资讯

《洛神赋》绘本版全新演绎经典神话

新浪读书

关注

8月24日下午,台湾儿童文学作家余治莹与青年插画师叶露盈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谈,两位老师就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分享了关于《洛神赋》(绘本版)的心得和创作体会。

跨越千年的告白

两年前法兰克福书展上,年仅24岁的中国女孩叶露盈的图画作品让全场观众震惊,并被慕尼黑国际青少年图书馆收藏,这就是历经三年全新演绎两千年前的中国故事——《洛神赋》作品。叶露盈表示,她的梦想就是“希望全世界都能看到中国的古文化”。

从挪威留学回国后,叶露盈一直带着“如何画好中国故事”这个问题学习和绘画,当她看到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的时候,困扰许久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因此,她决定创作出自己心中的“洛神”。

慢工出细活,只为呈现最美“洛神”

顾恺之在《洛神赋图》中所展现的如春蚕吐丝般高古游丝的绘画手法,在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型、环境描绘和笔墨表现的形式上,堪称 “中国绘画美学的源代码”。有了在国外学习的经验,叶露盈对顾恺之以及东方绘画的理解更加深刻。她认识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如同一座宝藏,一旦探秘其中,就会终生受用,我想把这种美、这种感动分享给大家。”

叶露盈将传统的画风和西方绘画技艺结合,展现了洛神不同往昔的绝代风姿。同时,为了尊重史实准确地描绘出画作中的场景,在创作的同时,她更是用大量的时间翻阅古籍和文史资料,更会去造访各地博物馆与古迹,只为将最美的“洛神”展现在读者面前。她说:“我希望能将中国传统文风、画风与现代的漫画技艺结合。插画将诗词歌赋与绘画融为一体,创造出了具有中国传统意味的绮丽世界。”

在与中信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合约,并就作品与出版编辑进行交流之后,她意识到自己《洛神赋》原画作如果要作为绘本出版,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她做出一件常人无法做到的事情——推翻原画作,重新画《洛神赋》。在经过了几个月与文字改编者余治莹老师的交流和紧锣密鼓的创作之后,这本内文优美,画作精致的绘本,终于得以问世。

叶露盈在书的最后写道:“《洛神赋》是世人眼中的凄美爱情故事,在我看来,它折射出的情感是复杂的、立体的。现实是凄婉的,曹植的政治与爱情理想难以企及,洛神的太虚世界无限奇幻与美妙,曹植所在的现实沉默晦涩又郁郁不得志,这种强烈的对比令人震撼,一场绚烂的,让人沉醉的梦境终将回到现实。这种巨大的反差与哀愁,深深地戳痛了我。”

区别于西方,画我们自己的“中国绘本”

《洛神赋》(绘本版)的文字改编者余治莹老师谈到,中国的绘本工作者要做一个好的中国绘本的时候,有的是取材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但是必须要注意观察周遭的一些环境、人物等,通过画作展现出来,展现中国特色,而不是单纯模仿西方,这样外国的读者才会透过我们的绘本了解中国。

在国际上大家更喜爱像叶露盈这样的,不管传统的绘图,或者一些现代的绘本,都有她个人的特色。一定要有这个特色,我们才能在国际的绘本舞台上发光发热。

IP运营,赋予古典文化新生

在本次发布会上,中信出版集团副总经理潘岳女士提到了将绘本进行IP运营的概念,并加以阐释。

传统文化或者说绘本的创作怎么创新?不一定非是技术化的突破,有时富有创意的重新解读,然后进行新的改编,衍生出新的东西,也是创新。绘本创作的创新,是绘本创作者们不断的解读、寻找的过程。中国文化传统有这么多宝藏都蒙在尘埃里,因为太遥远和太晦涩,我们的创作者有很多很多的题材和办法寻找创新,同时在这些宝藏里面,我们现在的创作者也可以从中找到更大的创作空间。而IP运营,就是对作品本身的一种创新与延续。

潘总还介绍到,中信图书从做少儿业务一开始的布局,就是希望用多种形式跟小读者做不同体验的服务。比如策展、舞台剧、文创等各种开发,《洛神赋》这样一个IP无论从影视、动漫的开发还是从各个形态的开发,都能给读者带来更多的感官体验。

发布会最后,为使这部作品能拥有更加多元的市场,叶露盈老师与潘岳女士就《洛神赋》进行了IP开发意向书的签约仪式,计划汇集将新时代的《洛神赋》形象进行文创品等多元化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