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读书 资讯

第16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颁奖 叶兆言获“年度杰出作家”

新浪读书

关注

4月21日,由南方都市报和南都周刊发起主办,顺德区委宣传部(区文化体育局)、顺德区北滘镇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特别合作单位雅居乐·万象郡和文化合作单位古井集团赞助的第16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颁奖典礼,在顺德北滘文化中心盛大开启。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位著名作家、诗人、评论家参加颁奖典礼。

著名作家叶兆言凭借长篇小说《刻骨铭心》、散文集《乡关何处》、《站在金字塔尖上的人物》等作品折桂2017“年度杰出作家”。严歌苓、蓝蓝、周晓枫、敬文东、郝景芳分别荣膺“年度小说家”、“年度诗人”、“年度散文家”、“年度文学评论家”及“年度最具潜力新人”。

叶兆言获“年度杰出作家”

荣膺第16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年度杰出作家”的叶兆言,自上世纪80年代,就与余华、苏童等一起登上文坛,他以独特的小说叙述方式开创了文坛新局面,被评论界冠以“先锋派”的称号。其后三十年,叶兆言勤奋笔耕不辍,创作小说、随笔等作品数百万字。

评审委员会在授奖词里表示,叶兆言的写作,大文弥朴,至言不饰,用意精深,下笔平易。他的散文,言浅可以托深,微小可以喻大,诚恳庄重而趣味横生;他的小说,叙事力求现代,细节力求实证,恍兮惚兮而真假莫辨。出版于2017年的长篇小说《刻骨铭心》和散文集《站在金字塔尖上的人物》、《乡关何处》等作品,有读书人的守旧,也有写作者的创新。尤其是《刻骨铭心》,以每个人在乱世仍倾全力而赴之的爱与痛惜,来烛照今日溃决的人心,更显个体在巨变时代里的渺小和无力。

致答谢辞时,叶兆言表示,在过去的许多年里,他一直在坚持每天写作。去年秋天的一段日子,为了写《南京传》,每天工作十个小时,这样高强度的写作,持续了二十多天。虽然不得不承认筋疲力尽,大脑绝对缺氧,但是觉得很幸福,很享受,很有成就感。他还笑言,“到这把年纪,像我这样的老家伙,天天还能这样,真的会感觉良好。每天干活结束,我会按捺不住向老伴夸口,在孩子们面前卖弄。”

《刻骨铭心》作为叶兆言目前为止最新的一部长篇,它的写作经历仍然历历在目。叶兆言袒露,在写作《刻骨铭心》的日子里,有几天正好在北京开作家代表大会,很庆幸的是,自己在热闹的会议期间,还能坚持每天天不亮的时候就爬起来写作,“庆幸《刻骨铭心》竟然一点都没耽误,因为没耽误,因为能游离于热闹之外,我甚至都有些小人得志,会忍不住偷着乐。”

身为一名写作者,叶兆言常常感到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感激,“我觉得人生的最大幸福,就是你喜欢什么职业,而你恰恰还能够从事这个职业。全世界的写作者,都会因为想写而不能写,感到困惑,感到痛苦。我常常是以一种惜福的态度来对待写作,我知道自己是幸运的,你能够写,你不停地在写,你还能继续写,想到这些,你就应该知足。”

谈及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叶兆言坦诚地说,今天文学阅读的人其实不多了,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格外珍惜,要珍惜自己还能写的这个能力,还能写的这个机会,“写作者永远是渺小的,很显然,在这个世界,并不是伟大的文学离开不了你,是你离开不了这个伟大的文学。写作者很脆弱,很寂寞,他们的内心无论多么强大,还是需要鼓励和安慰。因此对于读者,对于那些还能阅读我们文字的人,我始终充满感激。”

严歌苓、蓝蓝、周晓枫、敬文东、郝景芳分摘5项大奖

过去曾凭借《陆犯焉识》、《补玉山居》等作品多次入围过华语文学传媒盛典的著名作家严歌苓,此次带着她出版于2017年的最新长篇小说《芳华》成功摘得“年度小说家”桂冠。

评委们认为,严歌苓是讲故事的人。纯熟的叙事语言,严密的命运剧情,伟大的母性光辉,是她小说风格化的重要标记。“她直面创伤记忆,深思人性的困境,一次次在个体生命的痛苦中,向我们讲述负重的灵魂如何艰难前行。”

在致答谢辞时,严歌苓说,小说《芳华》是她对善良进行的一次呼唤,读者们的喜欢是她仰仗的食粮,“尤其是身处异乡,说着异乡话,看着异国节目的我。让我写下去的动力就是把中国的文字,用小说这种载体来写得好看,像《红楼梦》那么美。”

严歌苓认为,当下在各种各样的短暂文字写作、各式媒体交流中,中国的文字已经“不敢恭维”、“越来越烂”。“我是在外国生活,更加深切感受到中国语言是那么的准确,那么图像化,那么古老而又那么新鲜,所以更想把它写好。因此,评委和读者对我的小说的肯定和奖励,就是我作为小说家赖以生存下去的一切。”

“感谢华语文学传媒盛典的主办方和诸位评委,也借此感谢爱这本书的读者们,你们也许听见了我内心对善良——这种最不讨好,最次要的美德的无力呼唤。或许你们也像我一样,黯然了,感动了,所以你们给了我这个珍贵的奖赏。”

获得本届“年度诗人”的当代著名诗人蓝蓝也曾入围该项提名,今年她的诗集《唱吧,悲伤》,以“对自然风物和尘世生活有深切的热爱,对那些细小、脆弱的事物以及倦怠、浑浊的人性也光明洞彻”获得评委们的一致首肯。

诗集《唱吧,悲伤》记述村庄与田野、动物与植物、记忆与爱情,伤怀人间的苦难,颂赞高贵的灵魂,感受现代生活的破败,也昭示神性与信念的力量。蓝蓝沉思,低吟,在大地上呼吸,在旷野里呼告,在天空中赞美,在诗歌里写下明澈、惶然或悲悯的声音。她的诗,有肌肤,有血脉,有骨骼,也有魂魄。

今年的“年度散文家”授予了周晓枫,以表彰她“笔能著文,心能谋论,跨越了文体疆域也时时惦念的对美的深情。在她痛切的讲述中,不仅包含了人类的精神,也包含了动物的精神。”

周晓枫曾入围2004年“年度散文家”,她在致辞中表示,一个写作者,应该心无旁鹜,负责任地对待每个作品。“哪怕有一天,我们得不到奖励,我们至少得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哪儿,那个让我们再也无力挣扎的终点在哪儿。我不知道自己在创作上还有多少的可能性,我愿意努力去寻找这种极限。”

出生于四川的评论家敬文东凭借当代诗歌批评、研究专著《感叹诗学》获得“年度文学评论家”。敬文东以感叹来切入当代诗歌,上溯至孔子的“诗可以兴观群怨”的“兴”,论及当代诗歌的抒情、经验与形式、现代性等关键性题目。评委们评价,敬文东的批评,本乎情性,随事立体,愈细密,愈广大,愈驳杂,愈旨远。他知识丰沛仍感矛盾,话锋如刀亦常犹疑,他的写作,更像是一场自我辨析式的语词旅行。

获得“年度最具潜力新人”的是2016年凭借作品《北京折叠》入围雨果奖的“科幻新秀”郝景芳。评委们认为,郝景芳“以科幻构想新世界,以未来主义的眼光确证自我,以一个孤独者的想象书写人的伟大与卑微”,她的写作是科学与人文的遇合。她在小说集《人之彼岸》中设想了人工智能与人类共生的多种可能,面对冰冷的智慧丛生,郝景芳重申了爱的意义,创造力的价值,以及在泪水与痛苦中仍然存在的自由意志的光芒。

郝景芳虽未能亲临现场,但也通过一段录像向华语文学传媒盛典主办方表达了谢意。她在视频中说,获得华语文学传媒盛典的肯定,令她感到十分惊喜,甚至有几分意外。因为目前科幻文学在国内仍然很小众,属于一小部分人的阅读领域,这个奖项这不仅是对她个人的鼓励,也是对中国科幻文学整体的鼓励。

在此次颁奖盛典上,由南方都市报、顺德图书馆、高黎贡书院岭南分院共同发起“让我们一起读书”联合募书计划。公开向社会热心人士募集书籍,这些公益图书一部分将捐赠给顺德图书馆爱心书屋,一部分将存放于高黎贡书院。

据了解,高黎贡书院源起于美丽的云南腾冲,是雅居乐地产旗下的公益图书馆。目前,高黎贡书院华南地区第一所分院落址佛山顺德容桂雅居乐万象艺术馆,命名高黎贡书院岭南分院。该书院面向社会公众,预计最快将于5月份开放。雅居乐地产在致力推动中国高品质人居同时,倡导第二人生的生活追求,并以此衍生出了关于生活、艺术不同的生命形态和理念的探讨,所以在全国打造公益书院的计划应运而生。

本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届盛典特别合作单位雅居乐·万象郡和文化合作单位古井集团以及指定用酒古井贡酒·年份原浆提供了大力支持。

颁奖典礼之后,4月22日,“年度杰出作家”获得者叶兆言将在北滘文化中心围绕“文学在今天”为主题举办一场讲座,敬文东将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校区学术会议厅为读者解密“诗的遗传密码”,周晓枫与麦小麦将共话“散文,有如候鸟”。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诗人、评论家汇聚一堂,畅谈写作、人生,使四月的顺德成为文学之城。(朱蓉婷 王淑华)

奖项归属

“年度杰出作家”:叶兆言(《刻骨铭心》、《乡关何处》《站在金字塔尖上的人物》)

“年度小说家”:严歌苓(长篇小说《芳华》)

“年度诗人”:蓝蓝(诗集《唱吧,悲伤》)

“年度文学评论家”:敬文东(《感叹诗学》)

“年度散文家”:周晓枫(《有如候鸟》)

“年度最具潜力新人”:郝景芳(小说集《人之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