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枫《有如候鸟》:她的文字如珍珠一般

新浪读书

《有如候鸟》 周晓枫 新星出版社
一
周晓枫的文字如石。
山间青石,既是灵魂的栖息地,亦是晾晒并复原伤口的庙宇,更是摧毁谎言砸碎流言投向丑恶的有力之器。
阅读,是与写作同等辛苦和快乐的事。它需要你投入全部智力和精力,化身其境,融情其中,方能得精髓,增智慧,收获喜悦或悲伤。
真正深入阅读,方能捕捉到文字后面藏着的那颗心灵的片羽吉光,感受她在高飞中的锋芒凌厉,以及栖停之际的刻骨温柔。
读《有如候鸟》,是种惊心动魄的体验。
她不回避恶。甚至用整整一章“恶念丛生”来谈恶。个体之恶,群体之恶,他者之恶,以及自我之恶。
她不畏阴险恶毒,敢于面对、直视它们,并将利刃插进去,让一切呈露于天下。
比如“恶念丛生”一章。她将披着善的外衣的恶,一层层撕开,让那躲藏在核心包衣里的恶无处可逃。
她对恶的撕开和揭露,并非只针对他人,同时也将利笔指向自己,以及与自己一样经历了无知的魔鬼时代的人类。
……
恶既易生存,又易脱险,有恃而无恐,似乎是风光旖旎、诱惑无限的旅程。相反,美德倒是一种沉没成本,一个人将终生被他的善行所剥削,乃至剥夺。当恶进行掠夺、占有,善在给予和牺牲——所以恶呈现力量的积累和爆发,而善,递减。两者对峙,相对善良的那个,永远处于被动和弱势的位置。
在人生途中,趋利避害,去恶从善,是很多人的下意识选择。然视角不同,自我体认与他者感知,善恶的界定,殊不容易。
也许,我们每个人身上含而不露的孤独与怨恨、引而不发的专制与极权,随时可能发生核变,释放出恶的铀能。
如果调节社会的道德标准,人人都可能被划归恶徒之列。我们终生的所作所为,不过,囚禁并喂养自身的恶念。
对恩将仇报者的心理分析。
……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直读得毛骨悚然。
但从无数的历史事件,以及无所不在的现实中,你会发现它有着残酷的真实性。
晓枫想象力特丰富。
吃桃的时候不小心,桃掉地上,被梅花鹿拾到,以牙去咬桃核。于是她天真地想,桃核不会死,明年鹿角新生之季,这只鹿将与众不同,因为它被自己施了魔法……角叉不仅枝条茂盛,而且,挂着数颗丰盈果实。
很容易,你会被她笔下的桃核和梅花鹿捉走,去到一个神奇的世界。那个世界是多么趣味盎然呀。
喜欢这种神游。
它既是一种文学的漫笔,何尝不也是一种对未来世界的童稚般的幻想?谁知道呢。世界的变化,是自然的发生发展,同时也需要人们想象的配合。
还有,看她为本书精心遴选的那些图片,一开始是讶异,哪里寻着的呢?然后才进入细节,被这些画里的物象与文字的深度呼应所震撼,有如专为她的文字配上的!
有些事和物,可以无视时间与空间的隔离,千万年中,一念闪过,即可发生灵魂的遇合。
周晓枫对美有特别的敏感。
她的文字,一颗颗溜出来,如珍珠般的,滚动在你的手耳脑心,亮瞎你的眼睛。
你时而读到大笑,时而莞尔,又或者伤感,愤怒,惋惜,惆怅。
有些告别,不过是花朵落下的重量……遗憾虽遗憾,但远非痛惜的程度。这是常情,是规律,也是我们用来标记岁月一种轻描淡写的方式。
甚至热泪盈眶。
候鸟跃升,穿越人神之别。季节与季节之间裂开的口子,它们用羽翼一针针缝合,就像外婆刺绣,候鸟用彩色的羽毛在圆绷着的拱形天堂里绣出丝线。只有神和他的候鸟,能把天地之间的伤口都缝合得那么优美……弓形精湛,她会看到,暴雨之后的彩虹。
当你了解到在这个世界上,不同层级的物种之间,杀戮,即生存。了解生死的相对性,了解永无终极公正的处境,如此,面对危难,面对生活,我们会否变得从容和智慧些?
读完全书,感觉周晓枫如立于山顶的哲人一般,用文字将烟气十足的生活抽象化,凝练成剑,剑到之处,寒光闪耀,阴暗之物几无躲藏之机!
向世界告白的真人哲学。一部有关人性鸟性兽性……生物性的散文,或者小说,或者散文与小说杂糅一体的跨界文体之奇书。
二
整本书里,其实最想说的,是《离歌》。
《离歌》是作者以屠苏为镜,撕开生活物象的表面,深入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深处,写就的一首殇曲,一部穿行于白昼与暗夜、一部诞生于抽象回忆及变异现实之间的个人精神史。以及,从个体而看到整个时代。
……
留些给读者们吧。你们自己去读。
说点儿烟火气的。
《有如候鸟》下厂前,因为封面分歧问题与晓枫沟通。
傍晚,六点半。电话里的声音欣欣亮亮的,语速极快:这会儿我在珠海的海洋王国鲸鲨馆呢!你知道吗,我昨夜是睡在海洋王国鲸鲨馆的,就在大鲨鱼旁边!&* % # @ * %¥@!~ $¥……(查了下珠海的海洋王国鲸鲨馆开放时间,09:30 - 18:00 。这家伙肯定采用了非常规手段。)
正巧,这天我感冒了,变成一个流涕不止的鼻涕虫。不停的擤鼻涕声,特别应景,在她听来,就像被感动得涕泪滂沱了似的。
你可千万不要太感动。
哈哈哈哈哈哈……
借机表白了一番对她文字的爱。
说几句题外话。
当我日益沉入到编辑这一工作的最底部,感受着它带来的辛苦与寂寞、乐趣和幸福时,忽然觉察到了一种危机:离写作越来越遥远了。那曾是自己的深爱,对抗虚无最有力的武器。然而如今,因了编辑的事务,以及编辑中的阅读,竟甘愿地远离,在远离中且感受到萤光闪烁,观看到从前不曾目察不曾晤见的另一个自己。
读与写,在许多人那里,并无根本的敌意,他们甚至能在读中与写结成更紧密的同盟。然在我这里,它们之分离,却近乎必然。
一是读得愈深切,愈使我觉悟到读的重要,于下笔,便生出时间与智慧上的双重怯意。
二是一直以来做事的专注。陪伴一本好书出世,在它们生长的每个环节,奉上自己的思考力与精神,在专诚贯注里前往编辑的使命。
回来说候鸟。
微信,电话。但是直到图书出版,我们几乎都只在文字里亲密和战斗。
感觉她是个不拘世事的鬼精灵的却又豪迈奔放的半仙。
讨论宣传的事。
有人提出让几个大明星出言吆喝一下。
那些大明星与我们在两个世界。相当于火星与地球。胡乱跨界,只怕一脚没跨准,掉沟子里了。哈哈。她扬头纵声大笑。语速迅捷,声音宏亮,语调不偏不倚,够踢着一只足球应声入网。
张艺谋老谋子有说过夸你的话不,我们在宣推的时候也整一句两句?
我可坚决不要加他的话,我要当独立女性!
翻了一个大白眼。
哈哈……
总之,《有如候鸟》终于出版面世了。
无论是阅读本身,还是设计插画印制……都经历了八难九折。然而,虽仔细再仔细,下厂前数码样传统样打了好几轮,仍百密有疏,也许到达您手里时,仍会有不满意处。
晓枫,请谅。读者们,请谅。
所以,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我不强迫你们来读周晓枫的书。
甚至害怕你们来读。
读反了读歪了不算,万一读墨了她呢,岂不双伤。
唯有诚实运笔,表现自身的混沌,我们才能把脆弱转换成直面真相的果敢;也唯有完成这个阶段,我们所追求和达至的温暖,才具有真正的不毁之力。
她要的是极致和挑战。
一切,令人想起里尔克的诗句:若我呼喊,谁,将在天使的序列中听到我?
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得到晓枫文字深处所言的确意。
年龄、经历、悟性等,加之一切偶然和必然的原因,才能构成意兴上的进入,互知,吻合。混沌中居明朗,清晰中敢融合。
自成一统的哲思。
所以,那些珍惜她的、理解她挚爱文字热爱生活的、想看看这个世界的生死之谜是怎样成谜又被解谜的、想拥有一颗情智通达的心的、生鲜活着的人们,你们来吧。
来读周晓枫。
《有如候鸟》。(此文为《有如候鸟》编辑手记 原标题:若我呼喊,谁,将在天使的序列中听到我?简以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