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学》2015~2016年重点优秀作品:《伙伴》

新浪读书

新人新作-单丹丹
新人新作:《伙伴》
作者:单丹丹
单丹丹,女,1985年生,摩羯座,山东威海人,北大中文系文学硕士,现为北京开心麻花娱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签约编剧、导演。有小说作品《伙伴》《我们,我们》《团结湖里的柳瓦夫人》《外面的世界》等。话剧作品《ROAR!ROAR!》获全国大学生戏剧节最佳剧目创意奖、北京大学剧星比赛亚军等奖项。作品风格多变,意图在现实与魔幻中寻找一条贴近个体情感的通道,发问生活,慰藉心灵。
推荐语:
空巢老人和街头算卦少年结成了奇特的伙伴,令人唏嘘。小说刻画出空巢老人那种深深的孤寂。儿子很少来看他,他感受不到亲情的温暖,他请少年吃饭,起初是为了找到一个能聊天的人,渐渐地,他在这个更无助的少年身上体会到亲情的感觉,他找到了寄托,所以他要出资帮助少年上大学。小说把这一过程写得充实细致。小说更注重对老人精神世界的描写,揭示出“老无所依”更是精神上的无依无靠。——谢欣
老人衣食无忧但内心凄清孤单,小伙子心怀梦想却因为贫穷不得不放弃梦想。一老一小因为一次测字算命而发生了联系。老人从小伙子身上找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小伙子在老人的帮助之下找回了自己的梦想,也找回了自己正渐渐失落的善良和情义。没有血缘关系的一老一小逐渐生发出了亲情。而这种亲情又在老人儿子的蛮横干涉之下得到了强化,也得到了见证。小说最后,老人为了小伙子能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去做裸模,而为了回击儿子的粗暴干涉,小伙子也脱光衣服和老人站在了一起。尽管这个结尾有用力过猛之嫌,但小说试图探寻空巢老人的自我重建之路,实属难得。小说笔触细腻,细节和心理描摹准确到位,将一老一小试探——防备——接受——相依为命这个过程描写得生动而感人,是一部不错的处女作。
——刘颋
一部短篇小说,直面的却是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空巢老人的生存状态和心路历程。作品以小见大。通过并不复杂的故事,将读者带入了一位空巢老人的情感世界。主人公和一位可称之为“社会闲杂人员”的小北漂,从相遇、相识到成为真正的伙伴,有着深刻的寓意。在平凡的交往中,他们之间的感情一步步加深,最后升华为远高于一般父子情的人间真情。小说的最后一笔,令我们震撼;小说最后的画面,不是光明的尾巴,而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的新作的必然。——董保存
小说从一个空巢老人的孤独处境出发,叙写了老人与少年在艰苦的生活中结下的真诚友谊。老张和少年的结识,始于骗局,然而,这骗局对老张来说也是心甘情愿,骗,意味着一个完全没有社会交往的老人终于跟人发生了交流。两个生活在最底层的小人物,相互扶持,互相照应,人与人之间的暖暖深情表达得流畅而自然,细节生动感人。情节发展到最后,老人与少年并肩而立的形象十分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遗憾的是稍稍有些出奇。作者敏锐地抓住了空巢老人与失学少年这一对人物形象,打开了人物的处境,进入了人物的内心,叙事沉着冷静,是一篇相对比较成熟的作品。——岳雯
原载《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