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读书 资讯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时运变迁》

信息时报

关注

“二战”后,现代社会的全球经济基本规则和制度安排正处于改革和尝试期,《时运变迁》的作者保罗·沃尔克、行天丰雄即为战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政策制定和国际谈判的两位核心参与者。作者回顾了诸多世界经济事件,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到崩溃,从广场协议到卢浮宫协议,再到几次石油危机引发的通货膨胀。除此之外,本次再版,作者也增加了对当前世界经济趋势的解读。深入了解战后世界经济的历史,对思考目前全球化面临的问题、以及个人的资产配置选择都有启示性意义。

“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方面的权威著作

本书是关于“二战”后美国经济特别是国际货币体系方面最权威的著作。

书中记录的世界经济格局、货币体系。

这是“二战”后参与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美国、日本权威财经高官的亲身经历。本书的写作方式,一个美国人,一个日本人,立场不同,观点也有差异,关注点都是全球经济、货币体系、国家(大国)地位的演变,其中的脉络是货币、贸易、债务,摩擦和谈判贯穿其中。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日元地位、拉美天量债务、英镑和法郎面临崩溃、日元和西德马克咄咄逼人,诸如此类重大、棘手且影响全球经济格局、国家地位的问题面前,选择没有定论、不知道后果,全依赖决策者的思考和判断。任何第三方的事后记录、分析和推演,都无法体现那种局势的紧迫和作者本人的思想变化。

另外,即便再权威的理论,在不确定面前,都保证不了结果,只有决策者本人,承担压力和抉择。书中关于弗里德曼和货币主义的记录,是一个很好的殷鉴。这种写作方式,博弈双方的态度跃然纸上,不同于主题鲜明、论点统一的其他著作,可能会让一些读者不适,却恰恰提高了本书的价值:国际事务、大国之间,决策的复杂性、决策者的心态、对市场的影响,远不是阴谋论那样直接、线性。

保罗·沃尔克的影响自不必说。通过网络搜索,关于他的链接不计其数,荣誉称谓也是各种各样:时代的智者、最伟大的美联储主席、美国人的英雄……关于他的书很多,别人写的传记就有三本,晚近的两本侧重于他治理美国建国史上最严重的通货膨胀。我去拜访他时,专门问了他对那些传记和《时运变迁》的评价。这里只提及他对本书的态度(原话):“这是一本好书,我记得书里的每一个字”。

沃尔克参与的书也不少,但就我所知,他本人撰写主体内容的只有两本,一本是他早期于政府工作时关于经济周期问题的报告集,另一本就是《时运变迁》。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创始人伯格斯滕先生在我新译序言里说,本书是沃尔克最接近其自传的一本。这并不为过。

别人写沃尔克,同沃尔克记录本人,有着很大的不同,内容的区别就很明显。《时运变迁》里,沃尔克对其遏制美国恶性通胀的内容,恰恰着墨不多。本书跨越了他在政府期间的整个服务周期,特别是与美国本土之外的国际事务的经历(终结布雷顿森林体系、代表美国主导全球浮动汇率制进程、参与广场协议以及牵头处理拉美债务危机),记录的极为详细,这正是对我们最有价值的内容。

资料价值之外,引发的思考更具价值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财经高官的回忆录都非常精彩、富有启发,但多拘于华尔街和美国。从国际经历和视野角度,过去二十多年间,可以与《时运变迁》比肩的,是前财长罗伯特。鲁宾的《在不确定的世界》(建议读原版)。因为沃尔克所处的时代,正处于国际货币体系面临变革的关键时期,而他本人又先后经历了美国负责国际货币事务的财政部和负责国内货币政策的美联储,且均处于核心位置,因此其经历让侧重(国际、国内)货币事务、侧重对手博弈的《时运变迁》更具深远意义。

行天丰雄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日本官员,在一个政府机构(大藏省)服务三十多年,历经日本战后经济复兴到成为全球第二大单一经济体、从美国的小弟弟到日元成为挑战美元的强势货币。他如今被称为日元大师,是全球范围内货币问题的权威专家之一。他的记录,使得本书成为“二战”后汇率问题、国家经济竞争方面,不可多得的教材(原本也是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生教学内容)。书中日本、日元的沉浮历史,对所有挑战美元地位的货币,都是不可或缺的经验。

今天,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SDR、广场协议、拉美债务危机、黄金、美元、日元的专门研究很多,资料甚至更详实(有的取自于《时运变迁》),但在资料价值之外,在我看来,《时运变迁》引发的思考更具价值。恰如《股票作手回忆录》,《时运变迁》是“二战”后国际货币事务领域权威大作手的回忆录。这不是理论研究者、分析师所能及的。相信也是因为此,沃尔克在全球范围内的声望才会如此之高。

沃尔克恰逢国际货币动荡的年代,他塑造了历史,时代也成就了沃尔克。其作为的影响是世界性的,因此被称为世界金融巨人。即便是遏制美国通货膨胀这一完全的国内事务,也是惠及全球。用伯格斯滕的话说是:“让美国经济恢复了稳定,从而为其后20年的美国繁荣和大缓和奠定了基础,迎来了全球经济的空前盛况,同时也成为重建对美元的信心,以及因应的国际货币安排的前提。”(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