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读书 资讯

大冰做客新浪读书直播间:它就是句口头禅而已

新浪读书

关注

 8月17——23日,以“我爱读书,我爱生活”为主题的2016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各大出版机构精品云集,诸多文化名家也即将汇聚于上海。新浪阅读联合其下品牌新浪读书、微博读书将以全新的面貌亮相上海书展,通过线下新浪直播间名家采访直播、线上专题页面全面展示、“爱心一本书”公益募集新书活动等让众多读者更积极地参与到其中。

8月20日下午14:00,大冰做客上海书展新浪直播间,畅谈《好吗好的》的创作历程。

点击进入视频:大冰做客新浪直播间-《好吗好的》它就是句口头禅而已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大冰老师,访谈现在开始。上海书展期间,新浪读书联合微公益,举办了爱心一本书的公益活动,本场的直播收益,将会全部捐献给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的专项基金,叶柏公益基金。让更多的孩子亲近读书,亲近阅读,我们开始访谈,您之前出版三本书,都上了畅销书榜单,近年来,您的的图书作品,书页都很独特。现在这本新书《好吗好的》是您的第四本书,您能说说这个书名怎么来的吗?

大冰:它就是句口头禅而已,就是好吗?好的,你前面可以加无限的祈使句,或者是那种疑问句,我请你看电影好吗?好的,你当我女朋友好吗?好的,借我100万好吗?好的,就是这是一种诙谐的,或者是开玩笑的一种解释。如果换一个角度来解释,好吗?好的,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我们自问自答的一种方式,很多的时候,我们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对很多事物的认知,我们已然心里边有一个清晰的答案。但是我们往往怯于把这个清晰的答案自己告诉自己,笃定一点,好吗?好的,所以有了这么一个书名。其实我起这个书的书名,一般都比较随性一点,这几本书的书名都起得非常奇怪,是随性也有点任性,也有点私心在其中。我是个人不太喜欢那种以貌取人的人,我觉得既然以貌取人不对,那么以书名取人的话,或者来界定一本书的话也不太对。如果你乍一看这书名,你就认为它是一个关于保胎,或者育儿方面的一本书的话,可以把它自动屏蔽掉。或者一看书名,你就认为写的是青春文学,或者说是故事情感的话,也可以把你自动屏蔽掉,但是不攀缘,有缘分的话,咱们既能够接受这个书名,也能够接受这个书名背后的,那些稍微有些沉重的故事。

主持人:随性。您平时写书,觉得环境或者说什么样的境况才可以写书?你起书名这么随性,平时写书的时候,是集中在某一个时间点吗?还是说随时都可以写?

大冰:随时都可以写,因为很多的文章是拿手机写的,车上马上就可以写,这样打字稍微方便一些。我是觉得,如果你是一个说书人的话,是一个真实故事的记录者的话,倒没有必要非把这个东西,上升到创作那么高的层面。很真实地把故事记录下来,把它编排出来就好,没有必要看得那么重,努力出来的东西,未必味道好。

主持人:您这本书,大概是集结了10个故事,据说您素材库里有将近200多个故事。

大冰:现在300多个故事。

主持人:300多个,那这是怎么精心挑选出来这10个子故事的呢。

大冰:倒没有精心挑选,也不是说非得挑哪些,或者不挑哪一些,就是姻缘聚足,该到了这个节点,有一些故事可以阶段性地画上一个句号或者分号了。那我们就把这个故事记录下来,或者可以服务于最近这个阶段的这批读书,大家看了之后,可能会有一点小小的感触。或者是能够受到一些良性的影响,或者是能找到很多的印证,那就好。像是这本新书《好吗好的》里面的这些故事的话,很刻意的一定要写的,只有开篇的第一篇和中间的《特别爸爸》这两篇。因为,新疆题材的话,应该是这些年的畅销书没有去触碰的一个题材。而《特别爸爸》那篇文章,是我一直想加进去的,但是老是被删,一直到了这本,我说你要是不让我加进这一篇的话,干脆咱们就不要出版了,后来就加进去了。这两篇的话,是稍微有点较真,其他的都是随机写的,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素材库里边那些,我就随便挑,挑到哪我写就是了。

主持人:那您素材库里剩下的文章,有没有要出版的打算呢?

大冰:是这样子,我对外已经宣布了这样一件事情,《好吗好的》应该是这一个系列的收官,就是我从开始开笔来写书,到现在这四本书,写的都是短篇。短篇故事的话,它有一个这样的制约,就是你在一个短篇里面,可能它的容积量只够你写一个故事和一个人。但是因为你掌握的素材确实太多了,那么多人去行,短篇的这种容积量明显是不够的。所以一直到了第四本书《好吗好的》的时候,其中里边现在每一篇都是中篇,你是要忍痛割爱,拼命地浓缩,拼命浓缩到最后,你会发现你再浓缩,再浓缩,一篇故事也需要两三万字才能够讲。这让我们搞得很痛苦,现在大家写畅销书的话,就老觉得不愿意写细节,老愿意往剧本那个方向来打造,特别希望它能够影视这方面取得好的成绩。但是我又不指望我写出来的是剧本,还是希望在文字这个角度的话,尽量多的提供一些细节,细节的力量越强,对主题的烘托越强。真要讲故事的话,先讲人,把人讲清楚了,故事自然就能够讲清楚了。但是篇幅所限,就很痛苦,所以我就想这一本当是一个终结,自此之后的话,短篇可能就不大写,或者就少写,我们可以尝试着开一个中篇系列,中篇的话,容积量相对高一些。我们可以在一个中篇里面,多写故事情节,我们可以多塑造几个人物,多讲几个故事,这样子的话,你想表达的东西,可能装载这东西的容器,就会变得稍微大一点。

主持人:仍然还会以作者的这种身份,出现在人面前。

大冰:我刚才没说完,这是其一,其二的话,也有一种可能性,将来的话,走向影视方向,然后把这些故事,值得传播的故事变成视频语言,跟大家来做一个汇报和分享。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你按照现在的这个素材量的话,咱们这些故事的话,可能一辈子也写不完。我有一个预判,可能40岁之前攒的故事,我到80岁肯定写不完,有这样一种可能性,将来的话,我会把这些故事的素材,包括故事主人公的联系方式,我把他公布出来。公布出来之后,我会挑一批,可能我们气质相符,三观相合,这样的一些年轻一点的,同样的也是作者,我把这东西交给他们。希望他们能跟一些故事的主人公,共同生活一下,如果有可能的话,他们替我把它写下来。如果在替我写这些故事的过程当中,他能够萌发出来更多的想法,或者更多的生活欲望的话,那就把这故事当成一个引子,引出他自己的故事,那是更好。

主持人:像您刚才说的,他之后有没有看到他的故事被您写在书里,联系过您?

大冰:我在书里边写过的我读者的故事只有一个,我很希望他联系我,但是很遗憾,因为他现在不在这个世界上了,是上一本书《阿弥陀佛》当中他里面的那个孩子。那是我唯一写过的一个,我跟读者之间的故事,他是一个真正的读者,很好的一个孩子。

主持人:突然挺悲伤的。

大冰:怎么会悲伤呢?不一定那个世界比这个世界要糟糕,说不定那个世界比这个世界要好很多。

主持人:美好。

大冰:是。

主持人:像这本书包括之间的一些书里,故事都存在着一个主题,因为我知道你信佛,然后主张善意,怎么理解善意这个概念?

大冰:善意这个跟信不信佛,倒没有必然的等号关系,我是写文章一直写到现在这四本书,有这样的一个共性,就是愿意写一些稍微向阳面的故事,稍微阳光一点,温暖一点的故事。也不是说写不出来那种颓废,伤感的那样的文章,但是不愿意去写,因为在我粗浅的价值观当中,老觉得人性最高贵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他的向阳面。人性的向阳面,永远是最高贵的组成部分,在任何文化背景,任何历史时期,任何的教育环境之下,成长起来的人群大家都是这样一种朴实的认知,善意是人性最向阳的最高贵的一面。所以我写的这些故事,可能有些会被人误读,或者是曲解,但是这些故事,统一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就是善意,与人善,与己善。但是,我要补充一句,并不见得我能够把这些善意的故事写出来,我就一定是个大善人,这个不一定,我是一个混蛋,很坏。但是你越是一个坏蛋,你得越追求好的,就像是我们越是身处在无边黑夜当中,越应该来积极追求一下那些曙光和黎明这样子。

所以说,尤其在这样一个时代,你多写一点善意的故事,它不是一件错事,戾气这么重,人与人之间不友善,张嘴闭嘴全都是恶的,心里面也未必存的是善念。长此以往的话,我们倒不在乎这个大环境影响,他会影响我自身,影响我的家庭,可能影响我未来的子孙,或者孩子这些。我觉得这个不太好,作者应该有作者的良知,或者良心,任何一个时代,如果你是一个作者的话,你应该是这个时代的良知,就算达不到良知的这个层面,良知的层面再触碰一下。那么在写文章层面的话,尽量还是不想去传播太多的负能量,还是去传播一点,或者描述一点善意的故事,就算是大家都写得有点厌倦,但是我愿意写,总有人愿意看,不服你来打我,你弄死我。

主持人:但是也有人说,就是你写的作品,江湖味太重,在写之前有没有想过,这种江湖味过重的这些语言,不太会被认可,有没有想过?

大冰:是这样子的,你写这个东西,不是为了认可,就像肉体凡胎,我们长这么大个,活着又不是让别人认可我才活着的。就有时候我会跟我的读者说,我说我甚至都不是为了你们这帮喜欢我的人而活的,更不会为了那些不喜欢我的人而活,所以说是你认不认可,这个东西与我关系不是多少的大。再者来讲的话,江湖气这个东西的话,也要一分为二地去看,未必它是一个坏事,这么长时间,我们都在弘扬所谓的传统价值观。殊不知,在弘扬所谓的传统价值观过程当中,却缺失了严重的一环,就是江湖,江湖文化和江湖气。如果在我们当下的中国的市井阶层当中的话,江湖二字,江湖道义仍存的话,戾气不会这么重。有时候就是在写文章的时候在想,我们肯定没有办法再重新恢复士绅阶层了,乡村的这种士绅阶层。但是或许我们有可能,在当下的时代,或者在未来的时代当中,在我们最普通的市井阶层之中,我们恢复一点江湖之气。

何为江湖?礼义信即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当红的话,人会更加得惬意一些,这也是我们努力去捕捉,书写的一些东西。二者的话,我特别崇敬的一个忘年交,就是我的哥们儿严富老兄,他的一句话是特别喜欢。我在三本书里边,都重复了他那句话,那句话叫做中国历时几千年,任何一个礼崩乐坏的年代,民间都在传承着一些弥足珍贵的江湖道同。江湖不仅仅是武林,江湖也不应该只是码头,江湖也不应该只是武侠小说,人性角度,它是一种自发的,从市井阶层里面自发的,一种自我约束的一套规矩和规则,形成了这样一种族群共同的文化。而这套东西好像现在离我们越来越远,是不是我们应该把它重新拉得稍微近一点,尤其是在拼命弘扬传统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当下,既然你要弘扬,不要有短板,这块板把它给竖起来。

主持人:谢谢,像您刚才也聊到百城百校,之前您在微博里也提过说,这本新书可能百城百校畅聊会了,但是如果粉丝情绪很高涨,希望您在开一下这个畅聊会呢?

大冰:如果有人自称粉丝,然后要求开畅聊会的话,我跪求他粉转黑,不需要粉丝,一直以来不需要粉丝,作者和读者的关系。我写你看,好比是我说你听,咱们之间的关系,除了纸上之外,如果见面的话,那应该尽量地稍微平等一点点。但是很遗憾,没有办法,这么多人看着我,拿着话筒的时候,我可能没有办法跟你完全地平等,但是我们要努力追求这样的平等。所以我的百城百校的话,大家坐在我旁边,我们零距离,也出现过一种情况,讲着讲着有人伸手摸我屁股之类的。但这个也可以理解,我们尊重所有人,这个话题不说了,你刚刚问什么。

百城百校的话,我们是到现在已经做过3年了,第一年的话100场,是从东北讲到了海北,第二年的话,是从新疆讲到了海南岛,第三年的话,是从拉萨讲到了内蒙。跑的比较多的话,是中国的二三线以下城市,或者说一些比较偏远的地方,我偏爱跑西南,西北,北上广来得比较少。这三年百城百校的话,在上海可能只来过,加在一块只有3,4天时间,不太多,今年的百城百校的话,之所以之前说是有可以不办了,是因为我最近这一年的时间,我身体不好,身体不适非常好。然后就一直认为可能撑不下来了,第一次体检的时候,医生给的建议是讲话太耗元气,伤元气。但是前段时间的时候,又做了一次,然后在前两天拿到了体检报告,应该问题不是很大,既然不是很大的话,今年还可以再出来见一下,跟大家来见见面,来握握手,签签字,人家既然抬举咱,咱不能给脸不要脸,这是第一。而今年的百城百校首发量的话,是想在伦敦开设,因为那边有一家书店,要求的意向非常浓厚。他们说留学生,有很多人也是读者,但是他们没有新书,买不到新书,他们有两三年之前,或者一两年之前,买的一些老书,问可不可以过去帮忙签一下,我说这个非常好,那就去一下吧,这样子。

再一个,百城百校的概念,不仅仅是我个人的签售演讲,从去年开始的话,我们百城百校启动了一个150场免费音乐会的项目。就是我书中的主人公,还有我的歌手兄弟们,然后走遍全国给大家免费唱歌,是走高校,也可以走一些公共场合,平均每场是1000人起。然后分三个小分队,覆盖全中国,去年他们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唱了150场,没有一场收一分钱的门票钱。因为我书卖得还不错,我有稿费,这帮兄弟们也也仗义,他们也不问我要劳务费,他们只是让我给他出路费钱,食宿钱就可以了。

去年的150场玩完了之后,觉得非常得开心,因为我的价值观的话,一直是到死之前,我们都应该是拼命折腾的孩子,这样才能够不会停止发育。当个小孩子挺好玩,现在有个词要实力任性,那我看了我银行户头,卖书挣的钱还可以,还不少,现在也是个万元户。所以说,今年的话打算来个百城300校的免费音乐会,百城300校的话,看看能不能覆盖中国二线以下,更多的这样的学校。因为我们主要跑的不是211,985高校,我不是偏执,是因为我上的大学也不是211,985。我上了四年大学,只听过一次讲座,还是跟专业无关的,也不知道上面讲了些什么东西,挺不忿的。现在有点能力了,我就觉得我们是不是应该尽量跑一些那种,并不是211,985这样的学校,跟大家来见见面,唱唱歌,聊聊天啥的这种东西。

主持人:谢谢,音乐的伙伴们,像前两本书您介绍自己是“民谣歌手”这么一个身份,新的这本书中已经变成了“民谣推手”,这个转变是为什么?

大冰:他不是一个转变,其实一开始的话,身份都是恒定的。其实有心者的话,你仔细去网上搜一下,你会发现你在网上能够听到我的歌,基本都是我25岁之前写着唱的,12年之前的作品。这些年以来,我自己创作的歌曲,没有再录过,也没有再推广过,目的很简单,我觉得我已经获得的资源配置权足够多了,我也赚到很多钱了。然后我也获得了一些名望了,所以我没有必要,非得靠音乐这个领域,让自己再大红大紫或者干嘛。实话实说,我也不具备这个能力,因为本身我也是残疾人,手都断了,不能是很好的弹唱歌手。但是,你自己实现不了的音乐抱负,你的兄弟们可以替你去实现,所以这些年大冰的小屋,我们收留了很多的歌手,包括到今年上个月,我们给歌手发的工资,将近30多个人的工资,月薪都是上万。然后,我们想想有没有一种办法,来责备一下我们自己的同类的族人和族群,让大家过得好一点,吃饱了饭再写歌唱歌。所以说是在这本书创作之初的时候,虽然这本涉及到音乐的信息很少,那个时候比较坚定的这样一个观念和想法,就是自此以后我可能都不会我歌手的身份再演出或者干嘛。不可惜,其实去年和前年,也没有以歌手的身份,那时候组织了很多的演唱会,但是这些演唱会的话,我上去只是报幕。只有到了最后收尾的时候,大家总来了,给大家点面子,然后唱半首歌,其他的时间我给我兄弟们当报幕员就可以。

还是那句话,有些时候殊途同归,不见得有些事情,或者有些想法非要亲力亲为地去实现,你自己实现不了的一些梦想和理想,你的朋友们可以替你去实现,这是一个层面。第二个层面的话,很多人不喜欢我唱歌,我接受的这个教育,就是你如果不喜欢的话,我不搭理你,但是如果说是你不喜欢我,你又骂我的话,那你赢我输行不行,你不想让我唱,我就不唱。但是你别不让我兄弟们唱,你讨厌我跟讨厌我兄弟是两种概念,你想弄死我,和想弄死我周围的人,这是两个概念,你想骂我的话,不愿意和你计较。但有的时候,大冰是混蛋,他周围的兄弟们也都是混蛋,那不行,不好意思,这个事不行,这样我会弄死你的。但是在此之前的话,我很愿意,你既然不喜欢我唱歌,我就不唱了,我就不当民谣歌手,但是我可以当个民谣推手。一直以来也是个民谣推手的角色,但是这个和我书的关系并不是非常的大。

主持人:据说这本书是您在去南极的路上写的,甚至成全了其中的一个故事《叔叔再见》,给大家讲讲去南极路上发生的事吧。

大冰:去南极路上没发生什么事,其实一路上一直贯彻着我的情绪的是,一种很心疼的感觉,因为太贵了,确实很贵。就是这种很贵的感觉,一直绵延到在南极,后来南冰洋那边脱光了冬泳,上岸之后,我才觉得值了,我赚回来了,因为太贵了,你问的不是这个吧?

主持人:是这个,你想怎么答怎么答,没关系。

大冰:我觉得大家倒不着急现在去,因为那边挺贵的,太贵了。

主持人:去南极路上,是不是要坐很多天的船?

大冰:船是要坐好多天,他要过一个杀人西风带,叫德雷克海峡,就是有个2天多时间,你24小时都是在过山车上的感觉,那个风浪很大。但是因为我是渔民的后代,我是生活在山东胶东的中国最东部的,那个海岸线上,我在那里长大的。所以从小的话,坐这个坐得比较多,唯一不晕船的,找个带子,把自己绑在后甲板的椅子上,然后拿笔记本来写,后来发现苹果不好用,半个小时冻的没电。手机没事,也挺好用的。后来我就拿手机,来打字来写,手机的话,插着充电宝,这样能写的时间长一点,然后就打字,就写文章。你会发现,那个海岸线特别有意思,一会海岸线在你这,一会的话,就什么都看不见,然后这个船头船尾一直这样子,在那里写文章,感觉还不错。我说一件事,这个不算我做宣传,我去完南极了之后,我觉得特别棒,因为我都说我的书是我生的孩子,这是我的小女儿,然后我小女儿生在南极,特别隐蔽,这词能说吧?

主持人:可以。

大冰:我小女儿生在南极,我特别开心,然后的话,这本书的话,预售征订情况非常的好,我们不是第一个小时卖了15万册,我算了一下,我可以赚不少钱。我就想把我预售期赚的钱不要了,后来我就打听了一下,发现北极的船票比南极还要贵,北极的话,差不多一个人的话,光船票15万。后来我又想,算了一下,我预售期赚的钱,可以提供两张北极船票,而我小女儿生在南极,所以我就在我的后期的最后一张里面,我就印了一张北极船票的二维码,11月1号开始抽奖,只抽我的读者。你是我读者,我就要拼命对你好一点,抽中了之后,我送你去北极,然后只有一个要求,我女儿生在南极,你要带上我的女儿,带她去看一看北极光。好矫情,真事,我觉得特别好玩,你想象一下,如果有一个我的读者,他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出过国,他第一次出国是去北极,而他随身带的读物,是一本在南极写的书。

主持人:这一辈子太值了。

大冰:跟这辈子没关系,它一定特别好玩的一件事,是这样子的,所以我说这个一定要做到,就在这本书的后面,还有我的裸照,你要看嘛。你看,北极的船票,这个特别好玩。

主持人:多少页。

大冰:就是最后,而且我用了一种特殊的技术,买盗版的话扫不出来,盗版的复印扫不出来,只有正版能够扫出来,还是不建议大家买盗版,因为买盗版考不上研。这就是关于南极的这个事,之所以去南极的话,也是因为这帮读者们,因为读者中有很多逗逼,我不是愿意喝点酒的人,山东人,成年了之后老喝白酒。去年年底的时候,喝白酒有一次就是喝的

主持人:经常听人说一句话,平行世界多元生活。

大冰:这是我说的话,平行世界多元生活。

主持人:里面贯彻了你写这本书的情感。

大冰:四本书里面,有三分之一的篇幅,是跟这个有关,剩下的话,跟这些无关,三分之一的篇幅,算是贯穿了。

主持人:给大家大概解读一下这句话。

大冰:平行世界多元生活的话,完整的这句话,应该这么念,平行世界,多元生活,既可以朝九晚五,又能够浪迹天涯。因为在我的价值观认为当中,我认为任何一个文明健全的时代,都理应是多元价值观并行,而任何一个心智健全,人格健全的个体单位的自然人,像你我这样的小生命,面对生活两个字的时候,我们是天然享有多项选择的权利。而过往这么多年,从我们的父辈开始,我们接受的教育是你要当好社会的螺丝钉,平时我只能当螺丝钉了?我能不能既当螺丝钉,又当螺丝帽,同时当把螺丝刀呢?谁说我不行。你只要求我当把刀子,我能不能当把瑞士军刀,面对生活有没有选择权。如果有的话,我把自己生活平衡好了就行,我没有说我不上班,我从来反对退学,特别反对,我既把班上好了,我在这建筑一个很稳固的时间,同时我给自己多创造几个世界。

每个世界里面,大胆地畅想,如果每一个世界里面,我都可以有一个稳固的经济来源,稳固的社会地位,独特的朋友圈子,独立的生活方式。而我要做的是把这几个世界平衡好,在我能力范围之内,尽量多的让它来平行,平行,那这样的一生,是匮乏的一生,还是丰富的一生。之所以很多人年过40了之后,会有中年危机,很多人刚到弱冠之年,就说自己迷茫,空虚,只不过就是你面对生活的时候,你的选择的这个人生,本身就已经打了折扣。所以我通过写我的这些故事,写我周围朋友的这些故事,来弘扬一下这种理念,这个理念的话,差不多3,4年之前就提出来了,抛出来了。后来过了1,2年之后,流行另外一个词,叫做斜杠青年,有很多这样的身份,我觉得这样非常好。

但是平行世界,多元生活,跟斜杠青年还不太一样的是,平行世界,多元生活讲究的是每一个世界都同样得重要,没有主次之分,不应该降序排列。不见得我当过主持人,主持人的身份就是我最主要的身份,其他的身份是一个附庸,不是,平行世界不应该互相竞争,而是一个并列关系。而你要做的是努力地在每一个世界当中,取得一种平等,来把所有的世界平衡好。可能就有朋友问了,那你时间和精力怎么来分配,你怎么样达到自己这样的状态,如何能够实现你的平行世界,多元生活。我的回答很简单,就另外一句话,想不想要,想要多少,如果说你真的喜欢,你真的理解,乃至于你愿意追求平行世界,多元生活的话,首先你要问自己想不想要,真想要的话,好好要,把每一个世界都经营好。二是想要多少,你想要六分熟,还是八分饱,每一个世界要到12分,其他的世界没有空间了,想不想要,想要多少。当然,这个东西的话,在这里讲,再过15分钟时间也不够了,在《好吗好的》的那个旁人笑得太疯癫那篇文章里面,对这个有一个详述,而且提供了其中一个案例,大家可以来看一下。

主持人:好的,谢谢您。咱们的时间差不多了,我有一个需要,我们有一个爱心一本书的公益活动,产生的所有收益都会捐献给少数民族和较贫困山区孩子们,希望您在这里跟他们说一句话。

大冰:出身不决定你的金身,起点也不决定终点,世界永远是平庸的,我们每个人也都是普通人,但是请记住,孩子,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奇迹,全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们,把心意化作了行动而已,加油。

主持人:可以,谢谢您。

大冰:谢谢。大家可以在天猫微博图书旗舰店,买到我的新书,尽量不要在地摊上,一般书摊上面基本上都是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