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日作家蒋丰做客新浪聊新书《说说日本十大侵华人物》

新浪读书

旅日作家蒋丰聊新书《说说日本十大侵华人物》
8月17——23日,以“我爱读书,我爱生活”为主题的2016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各大出版机构精品云集,诸多文化名家也即将汇聚于上海。新浪阅读联合其下品牌新浪读书、微博读书将以全新的面貌亮相上海书展,通过线下新浪直播间名家采访直播、线上专题页面全面展示、“爱心一本书”公益募集新书活动等让众多读者更积极地参与到其中。
8月19日上午9:00,旅日作家蒋丰[微博]做客新浪上海书展直播间,与网友畅聊新书《说说日本十大侵华人物》。
点击进入视频:旅日作家蒋丰聊新书《说说日本十大侵华人物》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本场访谈为蒋丰的访谈。新浪网友好,这里是新浪读书上海书展视频访谈直播现场,本场访谈的嘉宾是旅日著名社评作家蒋丰,上海书展期间,新浪读书联合微公益,举办“爱心一本书”公益活动,本场直播的收益,将全部捐赠中国社会福利基金的专项基金“叶柏公益基金“,让更多的孩子亲近读书,亲近阅读。蒋老师您好。
蒋丰:主持人好。
主持人:您和我们的网友打个招呼吧。
蒋丰:各位网友好,也许我们在网上有很多互动,但是今天我们用一种直播的形式和大家见面,谢谢大家的收看。
主持人:您好,咱们先聊聊您的新书吧。
好啊。
主持人:为什么会想起创作《说说日本的十大侵华人物》这样的一本书呢?
蒋丰:这本书应该是这样讲,本来去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70周年,也是日本战败70周年,其实这本书是为这一次的活动所准备的。但是因为这个中间在准备的过程当中,一个我自己的身体不好,把这个书的写作拖延了一些时间,同时,这本书在送审的时候,也需要了一些时间。所以这本书没有想到,晚了一年,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1周年的时候,也是日本战败71周年的时候,这本书才能够和大家见面。应该说,这本书其实是一本纪念之作。
主持人:您在书中写到,对于日本的这些侵华人物的历史遗迹,日本民众的态度各不相同,有的将此作为荣光,有的感到羞耻,还有的就是对此缄口不提。就您多年来的观察,当下的日本民众是怎样看待这段历史的?
蒋丰:可以这样讲,已经到了战后71周年的时候了,我记得前几天,也是8月15号的时候,我到靖国神社去采访,我也围绕着这个问题,采访了一些老兵,采访了一些友谊的团体,包括采行采访了一些日本的民众。他们对这场战争的认识,今天可以讲,真的是各具自己的特点,也可以说是异彩纷呈,是属于这些状况。比如说有的老兵,你在采访他的时候,他自己把自己这段的事情,当作光荣的历史,那么当作光荣的历史,其实我再继续问他,我说如果现在,中国和日本,或者日本和中国,再要发生战争的时候你怎么办。他说,以我自己的心情,我还要到战场上去,但是我已经92岁了,我的体力已经不行了。那么当时我就接着问他,既然你的体力不行了,那么你可以不可以让你的儿女去,你可以不可以让你的孙子,或者孙女去。他听完这话以后,他马上就摇手,他说不行,他说如果那样的话,日本就没有后代了,所以他心里边也非常明白。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就是包括这些日本的老兵们,我在日本这么多年,反省自己的战争的人有,但是也有的人,他是这样的态度。
我就记得我在福冈的时候,碰到一个老兵,这个老兵跟我讲,他说我自己到中国去打过仗,我觉得我做过对不起中国人的事情。但是现在我们回来了,我们回来了以后,都说我们错了,但是真正的天皇还在皇宫里边,我们当初是为了天皇去打仗,我们是天皇的军队,那么天皇没有错,怎么会我们有错呢?而且我们要都去承认错误了以后,天皇不也就错了吗?他抱的是这样的一种理论。也有的人,我记得我在去年的时候,陪着一个日本当地的合唱团的团员们,这个民间团体是反省战争的。我特别印象深刻的一位女士,她在接受了广东卫视的采访以后,然后她就第二天上车的时候,她就跟我说,她说昨天你帮我做的翻译,我非常感谢你。你现在能坐在我旁边吗?我说可以,我说你有什么事情,她说我告诉你,我昨天没有说实话,因为她只是,我们去看的平顶山的这个大屠杀的这样一个纪念馆,看完了以后,她说我没有想到日本人会做这么残酷的事情,她只是讲到这。后来她就跟我讲,她说我这次为什么来,因为我父亲曾经是当年侵略过中国的近卫师团的这个军官。她说他参加完了这场战争以后,回去以后,我们小的时候,我记得他也跟我们说过,他说我曾经在中国杀过人。当时我们很小,我们就问他,说你在中国杀人,肯定是你面对被中国人杀的背景之下,你才会杀人的。
她说,但是我父亲当时就一句话都不说,她说我们知道他可能不是被动地杀人,她说到了后来晚年他病了,病了以后起不来床的时候,我们就到寺庙里面,去为他祈祷,做这个事情。当时,和尚主持就说,说你们家里是不是有一把军刀,她说我回来就问了我父亲,我父亲说真的有,而且这把军刀就是我在中国杀过人的,然后就把这把军刀献给了这个寺院,从此要抹去,减轻自己很多心里的负担。所以去年我们去的时候,去了九一八纪念馆,这个女的就跟我讲了他许许多多的事情,她说我父亲在晚年的时候,在最后病床上的时候跟我讲,你将来一定要代替我到中国去一次。那么到中国去一次,这一次不是去道歉,只要你去了,实际上就代表我道歉了。所以我就说,到现在为止,日本这个国家的百姓,对这场战争的认识,真的是有方方面面,有各种各样的,是不可以完全用一个结论来把它们概括出来的。
主持人:就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那您觉得现在在日本民众的心中,尤其是年轻人的心里面,军国主义思想,还是像原来一样根深蒂固吗?还是已经逐渐淡去了?
蒋丰:这个话题我也是经常讲,有人经常来问日本会不会军国主义复活,其实我在很多媒体讲,我觉得日本战后走了70多年的和平的道路。日本要走军国主义复活的道路是很难的,当然我看我们国内一些学者,又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说会不会日本有新军国主义复活,我说看来大家怎么都要给日本戴上军国主义这顶帽子。但是,我个人还是认为,因为凭我在日本这么多年的观察,日本到战后70年,71年,他们遵守着和平的宪法。特别是年轻的一代,对战争真的是没有那么大的兴趣,所以以至于被日本的高层,被日本的一些老人说,现在的年轻人患上了和平痴呆症。我们也看过日本朝日新闻,曾经对2000多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说如果一旦发生了战争以后,你怎么办。这些受访者的2000人里边,有87%的人回答是逃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军国主义的复活,我还是坚持认为在日本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就是中国在和平崛起以后,那么日本的政府,包括像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都是极力地在渲染中国威胁论,让日本的国民感受到了一种不安。那么因为有了这种威胁论的渲染,因为有了这种不安的情绪,所以实际上给安倍晋三的扩军,备战,强国,强军就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舆论上的环境。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第二次梅开二度,重新出任日本首相以后,是连续4年增长军费,然后让日本的军费突破了5万日元。而且让日本的法律修改成了,日本可以成为一个战争国家的法律,让日本的军队,可以成为一个参加战争的这样一个军队,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今年在815的采访的时候,我就突出了一个概念,我说战后70年,日本距离战争越来越近了,而不是距离战争越来越远了。
主持人:就是其实对战争,还是有无限可能的。
蒋丰:应该是这样讲的,我们更具体地讲,如果说看中日两国之间,我们现在有很多人坚持说中日两国必有一战,我并不完全赞成这样的说法。但是我是觉得,从我的观察,中日两国在军事摩擦上,是必定有一个摩擦,我觉得这个事情存在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主持人:您谈到松井石根的时候,用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小标题——“菩萨都救不了他”。历史上,日本人对佛教非常虔信,但对武士道精神也很尊崇。您能给我们分析一下,在文化中,这两种信仰有没有矛盾之处?
蒋丰:日本的武士道,是一个发展很漫长的历史。到了江户时代,它已经成为武士道精神。到了明治时代,这种武士道精神,被融入到军队里,山县有朋提出了一种武士道的尊崇精神,在军队里面,蔓延形成开来。包括不能做俘虏,如果做俘虏一定要自杀,所以这成为军队里边的贯彻,是非常通行,渗透得很深的。
它跟佛教之间的关系:日本是一个讲800万种神的国家,他们认为神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与此同时,他们也相信佛教,到了日本以后,它经过一个海上渠道,然后以陆上的渠道进入到日本。它跟我们传到中国的佛教,已经不完全一样了,我们经常讲中国的佛教,不吃肉不喝酒,不能结婚,不能生孩子。
日本的佛教,和尚可以吃肉,喝酒,娶老婆,生孩子,坐奔驰,干什么事情都可以的,全是我们所谓的“花和尚”。所以他们对佛教的信仰,更多的是一种,心灵恐怕上的安慰。当他们感觉到自己焦躁不安,没有出路的时候,他们就会去信佛。
主持人:他们把佛教当成了心灵的救赎。
蒋丰:对。其实他也知道,救赎是救不了了,只是在这个时候,实在是没有事干了,总是要有一点精神上的依靠。
主持人:很多日本战犯,都已经认识到他之前的罪恶了。
蒋丰:我看过东京新闻有一篇报道,有一些老兵回来以后,不提战争的事情。到了晚年的时候,就不断地做噩梦,夜里会呼喊起来,有的人甚至会跳到床下,甚至走起来。这样的人,被送到老的陆军医院里,作为精神病患者被收留。所以我想,你犯下过罪恶,你手里边有鲜血,有些人曾经在你手里失去过生命,他一生都不会安定,你认罪也罢,不认罪也罢,心灵会永远受折磨。
主持人:您在书里写了十个侵华人物,最后一个人很有特点,他是日本的媒体界的人物——德富苏峰。他发表了很多煽动战争的言论,战争期间的日本媒体,整体是一个怎样的状态?除了德富苏峰之外,有没有一些其他的声音?
蒋丰:一般写日本侵华战争人物,都是从政界、军界人物写,大概很少有从媒体界人物开始写的。在这方面,这本书应该是一个尝试,而且这个媒体人物,用我们今天的网络语言来讲,是大V,是大咖,他说话是可以撼动的。
其实在写他的时候,我内心的心灵也是非常震撼的。有一点我需要强调,这个人熟读了中国的《史记》,熟读了中国的《战国策》,对中国的古典文化很熟悉,在日本侵华战争里边,一直有这样一批人,他们精通中国文化,用中国文化“打”中国。我们看到,日本被处以绞刑的甲级战犯,里面居然有三个人就是中国通,我们在这本书里边也写到了这些人。我们经常对自己的文化强势,他的内在力是什么,有的时候我们中国人自己不一定知道,为什么我们的文化的东西,到了这些侵略者的手里边,会成为一种实力,而且会把我们,在一定的时候,会把我们打败了。真的是让我们值得深思的,我觉得这是一个事情,也是我要写他的一个因素之一。还有,就是这个人是通过了中国的甲午战争以后,改变了他自己的人生。
我们这本书里边,谈到了暗杀张作霖的这个策划者河本大作的时候,这个人是因为甲午战争的时候改变了人生。我们谈到的东条英机,东条英机小的时候,赶上甲午战争,他父亲参加过甲午中日战争,那么他是因为甲午中日战争改变了人生的问题。我们这本书里写到了日本的外相广田弘毅,广田弘毅就是因为中国发生了鸦片战争,日本打过中国,所以他要立志做外交官,所以也是甲午战争改变了人生。德富苏峰这个人,就更是这样,甲午战争的时候,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签订了以后,德富苏峰自己本来是派了68名的记者,到中国来采访。实在不过瘾了,必须自己亲自上阵了,所以自己到了辽东半岛,到了辽东半岛的时候,得知中国割让辽东半岛的事情。因为三国干涉还辽,所以没有办法,他们又被迫,日本人说把吃到嘴里边的肥肉又吐出来了,要还给中国,拿了3000万两白银。德富苏峰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扑通一下跪在地上,放声大哭,然后把辽东半岛土地上的一把土,搁在自己的手绢上。他说我们现在实力还是不强,我相信将来这块土地,还会属于日本。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所有这个人,经历了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1904年的日俄战争,然后到了抗日战争,8年的侵华战争,他统统都经历过了。他经历的一个鼓吹是什么,就是“缩小的日本”要变成“膨胀的日本”,他是专门鼓吹大日本膨胀论的这样一个人。所以,我们对日本有一些认识,我们说日本人很善于缩小,很善于矮化自己,很善于低微,其实不对的。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从明治22年,出现的大日本帝国宪法,日本人就强调了一个大字,从这个时候我们看他写的大日本膨胀论,日本人又强调了一个大字。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是他内心里边有很多的想法,其实真的是膨胀的,而这种膨胀的观点,这种论调,带到抗日战争来边来,可以说日本的各家报纸,都为战争做了很大的服务,宣传,煽动性的工作,我一直在讲,我说这本书写到今天不算晚的,这本书一定要继续地写下去,为什么?要把当时新闻人做的事情,要写进去,要把当时宗教人做的事情,要写进去,要把当时妇女代表界的人物,要写进去,要把当时作家们搞的什么,要写进去,要把当时的一些少年模范,少女模范,干的是什么事情,也要写进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认识到,当日本这个国家全民皆兵的时候,然后外向型对外进行侵略的时候,我们才会知道这是一个多么可怕,可憎,可恨的国家。
主持人:那您这个是打算写成一个系列吗?
蒋丰:这个我将来慢慢的还是想去拓展它,能够将来出一个系列,比如说政界人物,军界人物,文化界人物,包括其他各界的人物,还是想把它拓展开写。
主持人:那期待您更好的作品,您在创作这本书的过程中,翻阅了大量的日本资料,在整个资料过程中,有没有对您触动特别大的事件,或者是一些发现?
蒋丰:如果说触动特别大的时候,因为我这次比较偏重于日本的资料,偏重于日本的人物传记。我们过去写这些人物,比较偏重于他们侵华的一些罪行,那么我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现在平常看起来,日本人都很斯文,好像很有礼貌。所以我们经常说,日本人素质很高,那么为什么看起来很斯文,很有礼貌,素质很高的日本人,一到战场上会这么残酷,会这么凶残。所以我在写这些的时候,我比较注重也是这本书里所讲的,全面追踪战争狂人的人格的养成。就是他的少年的成长经历是什么,为什么会对他形成了这样的事情,我在研究,比如说像河本大作的时候,这个孩子小的时候,就是被爹妈给打大的。我们再看东条英机的童年,也是这样样子,我们说家里要不他母亲对他是女子单打,要么父亲是男子单打,搞得不行了,混合双打,把这孩子打成这样。我们看到这里边讲到的日本首相近卫文麿,为什么有人说这个人这个人远看起来像富士山的性格,富士山是什么性格,远看很漂亮,近看很粗糙。优柔寡断,什么都决定不下来,是这样的一个人,为什么?因为他小的时候,是他后妈把他带大的。
一说后妈带大的,我们就可以延伸说这个事情,一个人如果生活在自己的生父跟后妈之间,他一定是要看脸色行事的,后妈今天脸色好,我也快乐一点,后妈脸色一拉下来,我也赶快很识相。所以在这种家庭里边,培养出来的这样的人格,他会是优柔寡断的,是这样的事情。所以更多地从这些东西去看,比如说我们包括看的像松井石根这样的人,南京大屠杀的刽子手。日本人把他写成了泪人将军,什么叫泪人将军,他到中国来打仗了,一看老百姓已经开始回家了,他在这哗哗掉眼泪。一到了南京城里边,一读追悼文了,他在那哗哗掉眼泪,他在屋里面正在待着,夜里边一听外面有小孩在那哭,他赶快让人看看,怎么有孩子在这哭,人给他抱来一婴儿,说老百姓给扔的。他一说你看这孩子被扔了,多可怜,他又在那哇哇哭,然后给那小孩起个名字,加上松井石根的松字在里边。就是这种的东西,其实我们看,他就不是完全是人格养成的问题,就是我们讲是作秀的问题。那么为什么要作秀?其实我想杀了人的人,郐子手,他内心里边也有一种企图安定的时候,这种泪水是对内心安定的一种企图。所以,我觉得就是这样的一些史料,在过去都是挖掘不出来的,所有我们这本书,为什么我敢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我敢推荐我这本书。我就觉得他这些方面的东西,是有特点的。
主持人:就其实人性很复杂,但他的一些行为后边,其实是有很不寻常的一些经历的。
蒋丰:对,这个事情就是我们可以这样讲,还可以接着刚才这个话题来讲,我就来讲他这个战争的残酷性,我也采访过日本的老兵,日本老兵就跟我讲过。过去我们在农村里边,根本就没人理我们,在村里都没有人理你,不要说去到县城,到省城,上大阪,上东京,那根本就没有见过那些地方,没有钱出去。结果有一天在耕地的时候,看着远处哗哗走出来两个日本宪兵,日本宪兵走过来一敬礼,然后给你拿一张红纸,红纸是什么?叫征兵令,天皇要让你去为他服务了,你这个人,一个草根,突然人家说天皇让你为他服务,你肯定就打了鸡血了。然后晚上全村的村干部,过去没有人到你家来,现在全村的村干部到你家来,晚上跟你喝酒。你看看,你这个人鸡血第二次,第二天早晨,全村欢迎你,然后送你当兵,出征。你看,又是一次鸡血,从来没有到过日本的大城市的人,先到了中国的杭州,到了中国的南京,到了中国的上海,而他听说的是这一级的城市,都应该是我们天皇的。所以中国人如果反抗的话,你就要去镇压他,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这种被打了鸡血的人,他不可能不兴奋的,他不可能不亢奋,他杀起人来的时候,他不会留情面的。所以,他的残酷性从什么地方出来的,就是从这个地方出来的。
主持人:您之前采访过5位日本的前首相,在这个采访过程中,有什么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吗?您能具体给我们讲讲吗?
蒋丰:采访5位日本前首相,其实确实是有一些印象,比如说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就跟我讲过,他说我们日本一直是一个赌国运的国家。就是把国家的命运拿来进行赌博的这样的一个国家,比如说我们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那个时候我们没有中国强大,实力也不如中国。但是我们敢赌,没有想到我们这一次就赌赢了,如果那一次我们是赌输了的话,我们日本也许不会有后面的,这一连串的这样的战争。结果恰恰就是那一次赌赢了,所以在这些背景之下,就是开始10年一战,1940年赌上了日俄战争,1914年赌上了日德侵岛战争。然后1924年的时候,开始对中国进行伸手,到了31年918事变,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一直到了41年打太平洋战争,所以就这么赌过来了。我觉得他这个分析就很有道理的,那么我去采访过村山富市,这是一个渔民,现在首相退休以后,住在自己的家里边,每天要骑着自行车,到外边去买菜。他曾经也参加过日本的军队。他自己就讲,他说如果日本没有战败的话,日本会把这个战争一直进行下去。那个战争,应该说是拯救了日本,让日本还能够存下来,如果不是那样的话,日本可能最后就被分裂了。
当时盟军也曾经有过要分裂日本的这样一个计划,那么我记得我去采访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的时候,正赶上名古屋市长说这个南京大屠杀这件事情,是没有的,没有杀了这么多人。我当时就问海部俊树,我说你是爱知县的选区的人,名古屋的市长是你选区的人,我今天问你一句话,我原来给你的提纲里面我没有写,我怕你不愿意看。但是我现在还是想问你,你来怎么样看这个事情,这个首相一下就站起来,向我鞠了一个躬,他说我觉得实在对不起,他说我家选区的人,我家选区的政治家,能说出这样非常荒唐的话,他不配做政治家。所以我就觉得在日本的首相里边,也各有各样的人物,其实我采访了安倍晋三,我也认为他是一个理想的政治家,是一个务实的政客。那么在他的身上的DNA里边,传承着他的他的外祖父,岸信介,甲级战犯嫌疑人的这种DNA。所以他会要修改宪法,他会要搞新的安保法,他会要求把日本的自卫队,改成国防军,他会去强化日本军事同盟,他会把中国作为他现在的假想敌。但是他也知道,一旦跟中国把关系搞坏了,那么中日不是一种战略互惠的关系了以后,那么今天的日本,已经不是70年前的日本,今天的中国更不是70年前的中国。所以,我觉得他这些方面的意识,也是很清醒。
主持人:刚才听您讲到,日本开启战争模式还是挺稳固的,也希望日本的下一代能够吸取教训,然后不要再开展战争。那刚才您分享了这么多,您觉得我们从日本有什么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因为我们也是近邻国家。
蒋丰:中国到今天还需要不需要向日本学习,这也是我常常谈的一个话题,我们随着2010年中国的GDP超过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后,一直到2015年中国的GDP超过了日本2.2倍以后,我们相对来说,我们也有一种膨胀的心理,我们觉得日本不再值得学习了。我个人认为,不是这样的,首先我们来看我们中国的当代史,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一直非常称赞的,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邓小平是中国当代史里边,一个敢与强敌为师的中国共产党优秀领袖,邓小平1978年访问日本的时候,坐的新干线列车,邓小平就讲过,说我坐这个车,感觉非常好。日本记者问他,他说像有人推着跑一样,所以搞现代化就是这样的速度。说这个车你问我有什么感想,这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坐得快点嘛。那你就什么事情都没办法谈了,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敢于与强敌为师的这样一种情况。
那么到了今天,我们要不要向日本学习,我们看到了在这本书里边,很多的人因为甲午中日战争,关注了中国,研究了中国,甚至从中国古典里边,学习了中国。当然,他们最错误的选择,就是选择了以中国为对手,我在想,侵华甲级战犯,在走上绞刑架的时候,其中有三个人是中国通。我不知道他们后悔不后悔,我怎么还有个中国通的名字,真的,各位网民们,我跟你们开一个玩笑,经常有人管我叫日本通,评介日本第一人。评介日本第一人这个称号,我马马虎虎我还可以接受,为什么?因为我写的东西多,我每天要有一篇评价日本的文章,日本通的这个称号我是坚决不接受的,为什么?不可能有日本通,所以到一个国家,不管你生活多么长时间,你去把他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你都通了,那是胡吹。还有一个,就是我刚才讲的,我看着这三个中国通,我就明白了。本来中国通是应该让中国跟日本走向良好关系,成为友好国家的一些人士,但是他们带着日本走向了战败,让日本成为了一个战败国。所以这样的中国通,真的是不要也罢,还有就是这样的日本通,我们也不能去做的。
主持人:谢谢您,那您在微博上,就是跟粉丝互动很频繁,在节目的最后,您有什么想对咱们的粉丝说的?
蒋丰:对,我在微博上有很多粉丝在进行着互动,可能有人会说了你的女粉丝比较多,这个也是没有办法的,旁边羡慕嫉妒恨,我是说这个也没有办法。要跟粉丝们说什么,我说今天的这种场合说一句,我们一起读书吧。
主持人:好,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