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读书 书摘

老北京风沙很常见:为何当时的人还觉得“空气好”

新华每日电讯

关注

有人看书发现了两段有意思的史料,发到朋友圈,很快就刷屏了。这两段出处很难考证的记载说,钱钟书夫妇和梁思成夫妇当年海外留学毕业后,都有机会留在欧美发展,但因为家人有肺病,所以选择回到北京任教,理由是,北京空气好。

北京空气好,空气好……很多人以为自己看错了,确认之后,顿时泪流满面。

原来,那时候北京空气还很好,比英国和美国都好,甚至成了吸引高端人才的核心竞争力,这跟现在好像正好相反。

那么,北京(当时叫北平)空气真的很好吗?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坏的?

根据老北京人的记忆,尤其是当时很多著名作家的记录,北京的气候条件总体并不算好,干燥多风沙,但却给很多人留下了不坏的印象,这是为什么呢?

文人笔下的北京,有两大特点被提起最多,一是春季特别短,短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有个专门术语,叫“春脖子短”,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有时候岂止是“春脖子短”,简直是没脖子。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往往是最美好的季节,草长莺飞、百花争艳,但北京几乎没有春天,这难道不是很悲剧吗?

春天短,秋和冬就显得长,但北京的秋冬季节,最大的问题是风沙多。郁达夫在《北平的四季》中说,北京的秋冬季节“天色老是灰沉沉的,路上面也老是灰的围障”。老北京人说,“风三儿,风三儿,一刮三天儿。”北京刮起风来,往往就要连续三天才肯作罢,夹杂着沙尘的七、八级大风很常见。

还有很多在北京住过的作家,都写过北京的风沙。鲁迅在日记中形容北平刮沙尘暴的情形:“风挟沙而昙,日光作桂黄色”;梁实秋在《北平的街道》中写道:“‘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这是北平街道的写照。还有人说,北京下雨时像个大墨盒,刮风时像个大香炉,不仅风沙大,空气也很脏。

这种情景,一直到十来年前还很常见。早些年来北京的人,都对北京的沙尘暴印象深刻,风沙一起,漫天黄色,迎风一嘴土,背风一身汗。风沙过后,地上、车上、路边的绿植上,都是一层黄土,天然的沙画画板,很多人在上面写字:“北京下土了”。

既然如此,为什么当时的人,还对北京的气候印象不错呢?这里面有情感因素,可能也跟风沙的特点有关。风沙虽然可怕,但却是可以防护的,大不了躲进屋里关上门窗,或者戴上口罩纱巾,而且一般风沙过后,空气往往格外清新明亮,连地上的沙土仿佛都闪着金光。

所以作家李健吾在《北平》中说:“在北京呆的时间越长,越习惯这风沙,住久了北平,风沙也是清净的。”曾任北大校长的蒋梦麟在《西潮与新潮》中回忆北京:“回想过去的日子,甚至连北京飞扬的尘土都富于愉快的联想。我怀念北京的尘土,希望有一天能再看看这些尘土。”

1949年重新成为首都之后,北京人口逐渐增多,这么多人吃饭、取暖都要烧煤,还建了不少厂矿企业,站在天安门城楼上都可以望见烟囱林立,空气质量估计也好不到哪儿去。

除了风沙,还有灰霾,刮风时漫天沙尘,下雨时一地黑泥。所以在北京胡同长大的一位领导人说,那时候骑自行车去上学,一路下来,鼻子里都能擤出一个“小煤砖”来,那时候可能还不知道PM2.5,但有PM250。

这当然不是为现在北京的空气污染开脱,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环境问题。现在让人又恨又怕的雾霾,主要来源已经变成了工业和尾气污染,也就是颗粒更小的PM2.5,看不见摸不着,给人的感觉更可怕,对身体的损害也更大,戴口罩有时候也没用。

近十年来,北京的风沙明显少了,已经很久没见过“下土”的场景,但雾霾成了新的心肺之患。据科学家解释,这跟北京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北京三面环山一面靠海,刮北风的时候,其实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但因为城市越来越大,周边建筑越来越密,风就越来越少了。风沙虽然少了,但空气流动也变慢了。再加上企业增多、汽车排放,各种污染物搅在一起,发生物理化学变化,雾霾不仅越来越频繁,毒性也越来越大。这可能就是北京风沙和雾霾的前世今生。

所以,钱钟书、梁思成夫妇因为北京空气好而回国,如果确实有这回事的话,也是因为当时北京人口没这么多,汽车和工业更少,清华大学之类又地处郊区,如果不考虑可以预防的风沙因素,空气质量肯定比现在好得多。

而与此同时,英美等国正处于工业化如火如荼的时代,空气污染问题也未引起足够重视,两相比较,北京空气质量好,自然就有了比较优势。所以,这让今人泪流满面的反差,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