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心灵鸡汤”《围炉夜话》是如何诞生的
中外很多的文学、哲学名著,有时候是在对话中产生的,人与人语言的接触,思想的交锋,结果摩擦出智慧的火花,从而形成经典名著。在欧洲,有柏拉图的《理想国》,薄伽丘的《十日谈》;而在中国古代,《论语》、《孟子》和《世说新语》等的产生也和对话有很大关系,或者以对话形式,或者因为对话而产生,富有哲理意味的同时,又富有文采之美,且接地气,和我们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所以乐于被人们接受,从而流传长久,成为传世经典,清朝王永彬的《围炉夜话》也是这么一部著作。
一群农民聊天烤山芋,产生了传世精句
王永彬是谁?他中过什么功名?担任过什么职务?对于这些,恐怕大多数人都是一头雾水,说不出所以然。他是清朝人,按照他自己谦虚的说法,无非是一个“识字农人也”,在当时,识字的农民并不多,然而,农民识字,在封建等级社会也高贵不到哪里去。他的职场成就和名声,远不如清朝的高富帅纳兰性德,或者高富而不帅的纪晓岚;也不如和他一样一生未取得功名的说狐说鬼的蒲松龄。
按照这个逻辑,王永彬先生应该一辈子埋没在民间草野,默默无闻,如此而已。
然而,提起《围炉夜话》,知道的却大有人在,这是一本“传世心灵鸡汤”,从清朝咸丰年间开始就流传朝野,和曾国藩的家书一样,识字的人几乎人手一本,或者说每家一本,按照现在的说法,那可是杠杠的畅销书,就清朝而言,发行量绝对上千万册,阅读量上亿。说它是清朝民间的一篇爆文,真不算为过。它和明朝的《菜根谭》、《小窗幽记》被誉为“处世三大奇书”。
《围炉夜话》的作者,就是这位不出名、似乎没干过什么大事的王永彬。按照现在的标准,王永彬老师肯定是一位货真价实的大V。
关于王永彬的资料,确实没有纳兰性德、纪晓岚、曾国藩那样光辉绚丽,他很普通,寿命还算长,活了七十八岁。湖北荆州枝江人,他一生的功名,也没有走出荆州这个地方。他没有考上过举人,更不用说进士,很晚的时候才获得贡生名额,这跟蒲松龄72岁获得贡生很类似,后来参与过枝江县志的编修,算是一份公差。
然而,在当时看起来低微的身份,并不妨碍王永彬的文化使命感,他时时刻刻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责任的读书人,总得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尤其是为思想文化工作做点什么。哪怕冬天的晚上,和一群农民在炉火边烤火煨地瓜的时候,他也在这么思考着。
且说在王永彬家乡的乡下,冬夜,外面寒风呼啸,或者白雪飘飘,农家人虽然贫寒,然而平平安安地聚集在房间的火炉旁,就着火炉取暖,还顺便烤着香甜的地瓜,不亦乐乎?王永彬也是这欢乐群体当中的一个,“寒夜围炉,田家妇子之乐也……余识字农人也,岁晚务闲,家人聚处,相与烧,煨山芋。”真是一幅美好的农家乐图。
然而,除了烤火煨地瓜,总得说点什么吧,不然一点乐趣都没有。说点什么呢?如果只是说说低俗的段子,也太辜负王老师满腹的经纶了,“或默默然无一言,或嘻嘻然言非所宜言,皆无所谓乐”,这不是虚度美好时光吗?“不将虚此良夜乎?”
这个时候,文化程度高的王永彬,主动担任围炉朋友圈的群主,给大伙传授文化知识,尤其是讲授为人处世的经验,首先是口述,然后叫子女们记录下来,慢慢地聊天记录越来越多,于是形成了纸质书,名曰《围炉夜话》,“心有所得,辄述诸口,命儿辈缮写存之,题曰《围炉夜话》。”
由此可见,温馨的气氛,相对和平的环境,安宁的家庭,也是产生思想火花和经典名句的理想环境。
火炉边的平民谈话,却能影响天下
王永彬先生很谦虚,对自己的这本书评价很低调,认为立意不深,文辞粗糙,不值得一提,“但其中皆随得随录,语无伦次且意浅辞芜”,真的如此吗?
别小看王永彬这位从未担任过要职的“村学先生”,他除了参与过县志的编修,并未参加过什么重大政治和文化活动,然而,这并不妨碍他有高深的见识,宽阔的胸怀,以及一语中的的智慧。
王永彬所处的时代,已不是史上有名的康乾盛世,他本人虽然出生在乾隆末年,然而主要生活在嘉庆、道光、咸丰和同治年间,正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候,内外危机重重,外则西方列强步步紧逼,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个又一个的不平等条约;内则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从乾隆末年的白莲教起事,到太平天国起义,以及北方的捻军,弄得清王朝焦头烂额。
身处这么一个时代背景,作为读书人的王永彬,你以为他真的只是在冬夜的火炉边,烤烤火,吃吃香甜的红薯吗?非也,这很不符合他的责任心,他是有所表达的,我们且看这一句:“古之言忧者,必曰天下,廊庙忧,可知当大任者,其心良苦。”在这短短的一句话里,我们似乎看到了宋朝范仲淹忧国忧民的身影,“先天下之忧而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王永彬所说的“廊庙”,即范仲淹说的“庙堂”。范仲淹忧天下,王永彬也忧天下,而王永彬所处的时代比范仲淹所处的时代更令人担忧,而王永彬又不像范仲淹那样位处庙堂之高,因此只好语重心长地寄语朝廷,你们应该像当年的范仲淹一样,用心良苦,担当起国家大任,只是没有明言而已。
而作为村野的一介平民,王永彬的眼光除了远瞻国内和国际之外,也落在当下,落在眼前,谆谆教诲眼前的儿女子辈,以及周围的乡民,要有独立的人格,不要投机取巧,不要弄巧成拙。例如“误用聪明,何若一生守拙;滥交朋友,不如终日读书”,这一番话,凝聚着王永彬高超的处世智慧。他虽然见的世面不算很广,然而,通过熟读史书,通过仔细观察,他看到了很多因为卖弄聪明而导致一败涂地的人生,甚至人生悲剧,因此他发出由衷的呼唤,做一个诚实人,而且做一个诚实的读书人,远胜过耍弄心机,乱交朋友圈。王永彬不只是嘴巴上说说而已,他身体力行,一生只管努力读书,而不是去热衷于功名利禄,虽然没有取得令人羡慕的功名,然而却学富五车,满腹经纶。
因此,要写出名动天下的文章,不是靠取巧就能获得的,它是实实在在的积累,来不得半点机巧。
王永彬还懂得儿童教育心理学,例如他认为对儿女的教育必须严格,这种严格的作风可以矫正儿女的娇气和焦躁之气,“教小儿宜严,严气足以平躁气”。要有独立的人格,但求我不负社会,不求社会不负我,“但患我不肯济人,休患我不能济人;须使我人不忍欺我,勿使人不敢欺我”,强调了个体对于社会的责任心。
当然,“处世精句”也得讲究文采美,“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有好思想的文章,想要传播得广,阅读量大,点赞多,那就得有点文艺青年的范,否则受众也不会买你的账。王永彬饱读诗书,因此《围炉夜话》绝对不是村野粗谈,而是文采斐然,同时脍炙人口。往往具有诗词的美,精炼优雅,尤其讲究对仗对偶和工整,可以当成对联用,例如“看书须放开眼孔,做人要立定脚跟”,“凡事谨慎规模,必不大措;一生但足衣食,便称小康。”要有爆文,内容文采都不可少。
清朝开始,民间话语传播有了地位
像《围炉夜话》这种平民所作,但在民间乃至朝野都影响巨大的著作,在明清时期开始出现。例如这一阵争议很大的《弟子规》,不管它算不算国学经典,地位如何,有一点不得不承认:《弟子规》的影响确实巨大,起码关于它的争论已经刷屏了吧。而这么一部影响巨大的蒙学著作,其作者李毓秀不过是康熙时期一位普通的秀才。
再例如《聊斋志异》,这部影响海内外甚大,粉丝无法计算的爆文,作者蒲松龄也是个秀才而已。
从这些情况来看,在明清的时候,民间人士在文化论坛上已经崛起,文化话语权在下行,更加接地气。
如今流传甚广,学习古文必须的教材《古文观止》,其小编吴楚材、吴调侯二人也是普普通通的秀才,一生从事私塾教育。吴楚材还编了一本历史普及读物《纲鉴易知录》,也是清朝人必不可少的历史入门读本,读书人几乎人手一本。(刘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