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梓新:中国三明治

分享

导语

“我选择了一种书写方式,让人类可以为自己发声。”
              ——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西耶维奇
  20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非虚构作家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西耶维奇,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入到陌生的“非虚构写作”领域。
  早在五年前,一个致力于“非虚构”写作的团队默默创立。“中国三明治”作为集结了国内众多非专业写作者的非虚构内容平台,观察到一代人的孤独与困苦,刊载了许多他们写作的故事,让他们的故事被更多人读到。
  不久前,“中国三明治” “破茧计划”首部非虚构纪实作品集《破茧001》发布。在接受新浪读书记者采访时,创始人李梓新刚刚结束北京的行程,回到上海。此次的北京之行,李梓新同领域大咖们就“非虚构写作”做了一次有趣的探讨,“几位老师谈非虚构写作,很有见地。非虚构写作并非只有特稿一个标准。”在朋友圈,李梓新谦卑地记下了那场讲座的“学习心得”。
  接下来,他将在上海稍作停留,便马不停蹄地奔赴台北和广州,筹备两地的线下写作工坊,忙碌却乐在其中……

“新兴新闻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在2011年创办“中国三明治”之前,李梓新尝试过很多生活方式——在南方报业做记者、在公关行业工作、去英国攻读国际公共政策硕士、为“散落在全球各地的中国人创建“iColumn爱专栏”,之后再度回归媒体,成为某传统纸媒的执行主编。
  每一个光鲜艳丽的角色,都在临近着“职业价值”的饱和,却唯独少了人间的烟火气。李梓新更愿将这种缺失称为写作中的“生灵”,它们显露着生命的底色,是“血肉”般的存在。
  这种追寻或许与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西耶维奇存在共通。记者出身的李梓新,在脱离行业多时后,依旧保持着对社会、对个体的敏锐观察,他带领着“中国三明治”团队,回归最本质的记录,笔触真实,构建着对“非虚构写作”的解读。
  “这些故事中,我最在意的一件事就是用词恰当平实,拒绝打鸡血的描写,拒绝大而无当的辞藻。”李梓新曾如是说。

“中国三明治”线下活动/

  “中国三明治”线下活动

  新浪读书:在你的职业生涯中,有很长一段时间从事的是新闻工作,这一经历是否对你探讨非虚构写作存在影响?
  李梓新:当然有。其实很多探讨非虚构写作的人,都是新闻出身。一方面,有新闻背景的人,可以把生活化的东西用社会意识解读,在当今中国,我觉得这是个好事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中国的新闻业并不是特别的成熟和发达,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做新闻太久,就会受到一些格局的限制。如今,新的新闻业与传统新闻业分崩离析,在传统新闻业里从事非虚构写作的人越来越少。在这个情况下,只看到数目,不见生灵,我觉得很可惜。
  新浪读书:在做记者期间,是什么原因让你关注到非虚构写作领域?
  李梓新:我觉得,如果没有自我写作意识,就是一个比较功能化的人。
  像我的第一本书《灾难如何报道》。2008年汶川地震,我们在做灾难报道题材,大家觉得有必要第一时间去现场。当时,我的写作题目是去采访前线记者,我觉得他们的经历和记忆特别宝贵,如果耽搁一段时间,很多东西都会淡去。
  当时,我走访了南方周末、三联生活周刊、路透社、华盛顿邮报等等这些媒体,我事无巨细地把采访问答整理出来,这些人物的材料非常宝贵,我甚至不舍得把它们写成一个经过我个人处理的稿件。我当时只想让它变成一本供后人研究的素材,所以它不是那么文学化,只是真实地记录了这些参与其报道的记者,以及在灾难现场,他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
  另外,2009到2010年我在英国读书,碰到英国大选,我写了一本英国大选的书(《民主是个技术活儿》)。这种独立规划的写作,属于非虚构写作,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非虚构项目。
  新浪读书:你如何理解非虚构写作中真实性与文学性、创造性的关系?
  李梓新:非虚构写作都是力求去接近真实。“真实”其实是一个哲学命题,这个世界没有百分百真实,我们要力求去接近它。
  “文学性”需要有一定的故事表述能力。其实日记、回忆录也算是非虚构,只是在狭义的范畴里,大家认为“非虚构”一定是媒体的“特稿故事”,我觉得它的定义可以更宽泛。在我看来,“文学性”是从读者出发考量的。非虚构作品的公开与传播,需要考虑受众群体的阅读体验。让故事受欢迎的手法,我觉得是值得借鉴的。
  我认为,“创造性”不是让你去创造细节,构造情节。而是通过收集采访信息、故事细节等,把这些原材料进行组合,然后进行一番重新写作。它需要从远到近地描写,去呈现一个事情,它可以有多空间、多维度,甚至可以像电影剧本的手法。

图片描述

  李梓新

新浪读书:在中国文学别类中,非虚构这个概念比较模糊,你是如何定义中国当下的非虚构写作?
  李梓新:国内业界去借鉴国外的非虚构概念,主要是因为新闻界的引入。现在有一个现实,新闻界专门写非虚构特稿的人越来越少。我一直主张,非虚构写作不应该只存在于专业人士群体中,它应该面向大众,这样才会给非虚构写作注入更多的生命。
  新浪读书:有人曾指出,目前中国非虚构写作处在一种非常业余状态,它缺少一种规范,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李梓新:我觉得非虚构写作应该有百花齐放,多姿多彩的面目。它的文体本身可能有很多种,比如日记、调查、访谈。我觉得这跟业不业余没太大关系,每一个类别都可以有优秀的作品产出。  如今,传播视野里给公众看的好作品太少了,公众对非虚构作品的兴趣也没有被开发到最大程度。
  新浪读书:在你心中,优秀的非虚构写作应该具备哪些要素?
  李梓新:我个人偏好具有故事性,文笔要好的作品。故事要来源生活,从各种方面去记录它,最后拥有一些高于生活的启发或思考。
  我甚至曾提出“生活写作”这个事儿,不想叫非虚构写作。大众觉得非虚构写作是很专业的,听起来还有点陌生。如果换一个称谓,叫做“生活写作”的话,大家就能知道它是来源于生活的。

“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人,是中国特色”

“几个月前,我把十年光阴打包进八个纸箱,从北京搬到了另一座城市。”在《我把生活连根拔起,扎在名字都念不出来的马路上》中,李依蔓以此开篇。
  从稳定的国企单位辞职,“成为这家体制内‘温棚’第一个辞职的正式员工。”今年她带着旁人的不解,及“十年光阴”来到上海,正式入职“中国三明治”。
  “从小语文就不错”的依蔓告诉新浪读书记者,深受“博学”的语文老师影响,在高中她读到很多书,做了非常多的读书笔记,也爱上了纯粹的写作。
  这与“中国三明治”的理念近乎相同。2015年,李依蔓参与到“破茧计划”中,“密集地接触到媒体界的老师,每周上一节课,我们都是普通的写作者,那对于我们来讲,这是很难得的一个窗口。”
  一年过去,决定完全投奔于写作的依蔓,转为“中国三明治”幕后的一员。一切都在自然地发生,成为命运的归属。在那篇文章的结尾,依蔓俏皮地用做沪语做了结尾“吾刚刚来,还请侬多多关照。”

图片描述

  李依蔓

  新浪读书:经历过这么多职业,最后是什么原因让你决定建立“中国三明治”这个纯写作平台?
  李梓新:从英国回来之后,我做了一段时间的财经公关,本职不再是写作了,但自身却还很想保持写作观察。其次,我是个有好奇心的人,对同龄人的生活很感兴趣,但大家好像都挺熟视无睹的。
  比如,你不会知道一个地铁司机,他在生活中会想些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会谴责医生的怠慢,却不会知道,面对着蜂拥而来的病人,他在想什么;一些从小长大的朋友,你们有着相似的人生轨迹都,但因为读了不同的专业,道路就改变了;有时你并不知道,那些500强公司的白领,他们每天是怎么度过的。
  而我偏偏对这些题材感兴趣。我开始从身边的,一些有意思的人开始采访。按照这个意识去创建平台,让更多人来写,邀请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逐渐变成一个“众包写作平台”,报道当下同龄人在中国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三十岁上下群体的生活状态。
  新浪读书:为什么将中国三明治的用户群定位在出生于70年末、80年后的群体?
  李梓新: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人,是中国特色。我觉得,70末、80初是一波人,85后是另一波人,他们现在都已30岁了,会碰到一些问题。
  我身在其中,很自然关心到这些同龄的群体。当我了解了以后,觉得有意思的人比我想象的多很多。不同的职业背景,家庭背景,决定了他们的一些想法和选择。
  我把我们这一代人定义为“第一代追寻自我生活方式的中国人”。我们的起点不高不低,没有赶上第一波互联网风口,房价不断上涨,压力不断增大。你可以自然而然地生活,但也有很多人开启了国际化思维,他们拥有不错的教育背景,英语不错,接触了许多外来文化,在这种随大流的生活中,他们开始看到一些不同的生活状态,然后去追求。
  所以我选择了这样一个主题,诞生了“三明治”群体,给我和我的同龄人一些启发和帮助,并把他们记录下来。

“新媒体门槛降低,不意味着写作门槛降低”

新浪读书:现如今,有很多人开始接触非虚构写作,这是否跟新媒体时代下写作门槛放低有关?
  李梓新:我觉得没有直接的关系。十几年前,《南方周末》写了影响力很大的报道,都是非虚构写作,但那时候没有人把它们贴上非虚构写作的标签,所以非虚构写作并非比以前繁荣,它还是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甚至都没有虚构写作及IP的那种虚火。反而,我觉得不要那种虚火也好,一方面我希望更多人来接触练习非虚构写作,但另一方面我也不太想让它有资本介入,变成功利性质的。
当然,现在大家有自己的新媒体平台,比以前方便多了。可以开微信公众号,很容易传播。渠道门槛的降低,不意味着写作门槛降低。其实还是一个技术活。
  新浪读书:在这种开放自由的平台下,非虚构写作者如何能保持客观?
  李梓新:我觉得会有市场和时间去检验的。最开始,它不需要拥有限制,如果能够保持一定的自由,给平台增加一些发展,会有更多人来写,那就会水涨船高了,而一些不好的东西自然会被淘汰掉。
  新浪读书:新媒体公号出现了很多非虚构写作平台,身在其中,中国三明治具有哪些独特性?
  李梓新:其实平台还不够多。有的平台发表的是普通稿件,或者利用的是投稿制,他们很少提供写作辅导。有的平台提供一些资助,但是这要求受助人比较专业,不然也不值得。
中国三明治希望在教学互动过程中产生出有价值的作品。破茧是一个教学辅导计划,可以把它说成写作孵化。破茧计划中一些有天赋的学员,我们没有收取任何费用,是一个公益的项目。
  新浪读书:在未来,中国三明治有什么新的计划?
  李梓新:将写作与社群结合,更多的去探索用户原创与专业创作间的结合,希望在这一机制上走的更远,也希望孵化培养更多的非虚构作者,给这个时代记录下更多好的故事,留下更多印记。

采访、编辑:马捷

制作:马捷、周亚丽

主要作品

《破茧001》

《破茧001》

本书收入 “中国三明治·破茧计划”青年作者培养计划产出的非虚构纪实作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