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科幻作家宝树最新小说集《你已生活在未来》出版

新浪读书

近日,AI成为社交媒体上最为火爆的话题,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生产力的变革,同时还有人们对未来的焦虑与不确定。那些曾经在科幻作品中触不可及的内容,如今真实地出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现在成为历史,未来走向现在,而科技的加速狂奔究竟会将我们引向何方?宝树新作《你已生活在未来》以十三个短篇故事作为棱镜,内容涉及爱情、婚姻、教育、工作等多个方面,企图向我们照见未来社会与生活的冰山一角。
1、科技为谜面,人性是谜底
《你已生活在未来》以“未来”作为锚点,涉及到科技发展的多个不同领域——基因编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数字人格、智力药物……这些科幻元素的创作符码从不同的切面向我们展现出未来世界的诸多可能性。宝树并没有让自己的小说陷入纯粹技术畅想的“黑洞”中,在对科技发展的构思下隐藏着的是对人性的思考与探究,他以冷静的笔触剖析未来的社会与生活,讲述关于理性与爱之间的悖论与和解,这无疑是他创作中对人文精神关怀与思考的最好体现。科技发展是小说的谜面,而对人性的挖掘与探究才是小说要表现的真正内核。
《相亲》中的“我”面对让自己心动的秦娜,最终选择了拒绝,在冰冷的基因评级的规则下,基因等级成了爱情跨不过去的门槛;《留下她的记忆》里,记忆黑匣子原本是案件与事故调查的重要帮手,却因人性的私欲成了施暴的工具。科学前沿技术的发展本就不是一个单纯的自然科学的问题,同时也涉及到重要的伦理道德与价值判断,无论技术发展到何种程度,人始终应当是那杆衡量的标尺。
2、在“未来”的故事中寻找“现在”的答案
伴随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宝树近年来在创作上的思考与转向,便是希望能够关注到“个体在一个科技发展狂野诡谲、价值观分崩离析的新时代,如何找到和安放自己的生活意义”。在《真爱》中,“我”和薇娅跨过虚拟与现实的壁障,最终走到一起并举办了盛大的婚礼;而在《我的高考》中,“我”最终选择逃避现实,进入虚拟世界,去寻找自己熟悉的生活和爱人。虚拟与现实之间或许已经难以分辨,但人与人之间的爱与情感的连接依旧真实可触。
当过去那些只能存在于科幻小说里的东西正一步步走进我们真实的生活,当我们处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秩序与架构都将面临新技术的冲击并迎来重构,如何在科技发展的时代浪潮中,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找到那些不变的核心,这正是宝树希望通过他的创作传递给我们的。
3、一场从科幻出发的探索与历险
文学创作本身就是对认知与表达边界的不断探索,而科幻文学的创作在文学维度之外,更多出了一层科幻的挑战。科幻的想象始终指向我们的技术还未能达到的边界,而当下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让科幻与现实之间的边界逐渐变得模糊,这无疑对当前科幻小说的创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作家如何面对时代的新挑战,不断拓宽对未来想象的边界,创造出科幻文本的更多新的可能。宝树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同样带入到了小说的创作当中,这部《你已生活在未来》既包含了宝树对当前科学技术的思考,也包含了他对未来世界的构想,更是对科幻小说创作新的可能的一次探索与尝试。
在《未来故事》中,宝树幻想未来伴随着AI的发展,人类的传统写作逐渐被淘汰,而利用AI的高产能大批量创作特定需求的文化产品成了新的趋势。这一故事本身代表了宝树作为科幻作家的焦虑与思考,面对迅猛发展的AI,人类自身纯粹的创作究竟能坚持多久?宝树在这样的未来世界中仍旧保留了一些可能,他构建出“文学非遗馆”,希望仍能有一小部分人偏安一隅,继续进行只属于人类的创作,这或许正是他作为一个创作者的坚守。《未来故事》既是小说的题目,又包含在小说的内容当中,作者有意在文本内部与外部建立起一种奇妙的呼应关系,既是作者对当下现状的回应,又可看作一封写给未来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