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读书 资讯

回避不如了解:《神秘欢娱:人与香烟500年》出版

新浪读书

关注

香烟深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却在几十年来背负了“损害健康”的恶名,以至于我们大多数人以这样一种单向评价忽略了它的复杂意义。

烟草产业和香烟文化实际上是与全球化历史与人文发展紧密关联在一起的,理解烟草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及香烟生活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表现是理解全球化与人性的一个重要视角。“烟草(香烟)、人、全球化”--由广东人民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神秘欢娱:人与香烟500年》通过对500年来烟草产业及香烟文化的独特解读,解释了烟草是如何风靡世界以及香烟与人的紧密关联是如何产生的。

解读1:香烟500年与全球化500年恰好重叠

烟草原产于美洲。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开启,哥伦布于1492年发现了美洲,同时也带回了烟草。这本书从这里写起,讲述了烟草从美洲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以及在世界各地不同时期所扮演的角色。通过烟草产业的全球史,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欧洲资本最初的积累与崛起,看到美国是如何使用烟草资本和烟草政治的,中国是如何“被吸收和容纳烟草”的。本书告诉我们,并不存在一个所谓的“独立世界”,500年来所有的一切都是全球化的。

(选自书中精美插图)   

解读2:烟草产业如何参与历次工业革命进程

全书追溯了烟草业5个世纪的沧桑——如何从美洲印第安人的生活及宗教活动发展成为一项总产值与芯片产业相当、全球十多亿人参与的社会活动。这个过程伴随着全球贸易网络的重组、种植及生产技术的进步、文化与风俗、如何参与政治与军事。之后,一个并不简单甚至相当复杂的事物逐渐浮出水面。而烟草产业从种植园、手工作坊时代进入到卷烟机时代,从大工业文明让香烟香飘全球到互联网创新时代的电子烟,完美对应了历次工业革命进程。

解读3:现代文明与国家治理不可或缺的表达

本书将烟草与历史、政治、经济贸易和战争联系在一起,其强大的创造财富的功能让政府将它作为重要的财税手段,烟草对健康的影响也让各个时期的政府都将它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那就是“禁烟”,甚至烟草的宗教功能也历经不同政令下的政府作为。烟草业的发展还伴随着文艺复兴、两次世界大战等人类文明重大事件,是现代文明建设与国家治理不可或缺的表达。中华文明对应世界文明这500年来的起伏,也体现在烟草产业与香烟文化中。

解读4:从人性的欲望需求到人类的哲学升华

食色性也,吸食香烟也在其中。首先是一种生理需求,然后才是其它。只不过人性欲望需求的复杂性让这种需求与动物产生了不同,这时这种欲望转化为了理性。当萨特用香烟、烟斗、抽烟的过程来解释存在主义,香烟成为哲学。并且这不是唯一,而是其中之一----人的命运是如何与烟草产业、与香烟文明发生关联的,又是如何塑造世界的。思考香烟就是思考人类自身,思考香烟可以让复杂的事理燃烧成简单的灰烬,也让人看到思考的外形----烟雾。

解读5:从礼仪社交文化到文学艺术深度渗透

烟草产业或许并不复杂,但香烟文化却充满着人类社会的复杂性,一元化或多元化的视角对这一文化现象的看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香烟从一开始就不只是物化的,一开始就与礼仪与宗教紧密联系。传到欧洲,欧洲贵族将它礼仪化社交化,传到中国,中国人将它与另外两种“礼仪用品”合称为“烟酒茶”。同时文学艺术附身也就不足为奇了:电影《卡萨布兰卡》中影星们一直在抽烟、毕加索《拿烟斗的男孩》2004年拍出1.04亿美元……

(从左至右分别为电影《低俗小说》剧照、世纪偶像格瓦拉、画作《 拿烟斗的男孩》)

解读6:社会规范与行为自由冲突的解决范例

这是一个香烟如何走进全人类生活、不同区域的人如何改变烟草的特别叙事,涉及烟民、烟农、宗教界人士、国王、士兵、商人、资本家等各类角色。。所讲述的这一切,让我们了解到:烟草,蓬勃发展却也争议不断,为人类带来快乐,也带来烦恼。面对社会规范与行为自由之间的冲突,我们要做的正如菲茨杰拉德所说“(需要)在头脑中同时持有两种相反的观点,并且仍然保持大脑的正常运转”——包容、不伤害他人、遵从内心。

《神秘欢娱:人与香烟500年》于2025年1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雷景是资深传媒人,对产业文明和人性有深刻的洞察,长年媒体视角对事物的观察和文本实践让这样一本书具有广阔的视野和深度的思考,同时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而人文化更是本书重要的行文特征,不仅是由于人性关切,更有着文字表达方面独特的人文色彩。

本书还具有这一领域书籍国内出版的填补空白价值:在此之前,除了学术化出版,这类图书全部为引进,并且内容以文化思考为主,原创性版本不易找到。并且本书对烟草产业的整合与分析,形成了与《棉花帝国》《小麦战争》《咖啡如何搅动全球历史》《了不起的面包》等畅销图书近似的效应:以一个侧面看人类近现代经济文化生活的发展。

而此类图书之所以稀缺,很大原因是非多元化意识在不经意间对思想的主导和钳制,它与整个社会对于烟草(香烟)的看法是相融的:过于夸大了它的某一个方面,也就是它的危害性方面,--反而少了对它的了解,在现代文明社会走上了集体意识替代。所以,无论作者还是出版机构,真诚希望全社会能够对可能被忽视了的事物多做一些了解,而不是对立先行。如果能达成这样的目标,这次出版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