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深情的共同体:王蒙《在伊犁》研讨会举行
“在那段日子里我深深感受到我们是民族的共同体,是命运的共同体,价值的共同体,文化的共同体,还是生活的共同体”,29日,著名作家王蒙《在伊犁》新书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王蒙当日再忆“在伊犁”,感慨称,“于我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深情的共同体”。
1965年,王蒙来到伊犁,在伊宁市巴彦岱镇(原红旗人民公社)劳动。他吃住于农民家中,抡起坎土曼,学习维吾尔语,爱上奶茶泡馕……这六年的经历,成为他后来创作“新疆叙事”系列作品的宝贵源泉。写作于1983年至1984年间的《在伊犁》系列作品,正是以他的这段经历为背景。
《在伊犁》共收入《哦,穆罕默德·阿麦德》等九篇作品,于1984年8月由作家出版社首次结集出版。作家出版社社长、董事长鲍坚介绍说,2024年重新出版的《在伊犁》,对该版本进行了重新编辑修订,特别恢复了后续版本没有使用的代序——《故乡行——重返巴彦岱》一文。该文是王蒙1981年在离开新疆近两年以后重返新疆巴彦岱,和他的维吾尔族农民兄弟把酒言欢,用深情的笔触写下的,既感人至深,又对《在伊犁》的人物和故事原型有重要交代。在图书装帧风格上也力求淳朴大方,体现民族风情。此次出版的《在伊犁》能够以最完整的和本真的面貌与读者见面,使其成为探索王蒙文学艺术价值的一个重要范本,也给新时代读者了解新疆、认知新疆文化打开一扇出版之窗。
《在伊犁》中,王蒙有意回避了职业的文学技巧,通过散文化的日常生活叙事,塑造出众多可爱可亲可敬的人物形象,意蕴丰富的同时,视角别致有趣。“那可能确实是一段困难的日子,别人也问我,怎么你写出来显得那么高兴”,王蒙当日表示,因为自己感受到“爱护”,“我很感恩,‘恩’正是身边人给我的深情”。
回忆起当年在伊犁的生活点滴,王蒙直言,直到如今一提到新疆还是感到非常兴奋,“我是在一个艰难的时候到的新疆,到了伊犁,但是,我在那确实感受到了快乐和幸福……”“这种深情的共同体,这种共同体的深情,也许是40年后再出《在伊犁》的意义所在。”王蒙说。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致辞中表示,“王蒙先生的文学创作生涯跨越了70年,发布作品字数超过了2600万字, 去年进入耄耋之年依然笔耕不辍,每年都有新作问世,这样旺盛充沛的创造力令人十分钦佩和敬仰。他出版的近百部散文、诗歌和学术著作,很多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如璀璨星辰一般照亮中国当代文学的星空,本次1984年作家出版社首次出版的《在伊犁》,便是其中散发出独特耀眼的文学光芒。今天我们举行《在伊犁》的重新修订出版发展研讨会,既是向文学致敬,向王蒙先生致敬向经典文学作品致敬,也是为了学习王蒙先生的创作精神,创作理念,创作手法,从王蒙先生这里汲取力量,汲取文学的养分,激发文学创新活力,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
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副司长钟廷雄致辞说,新时代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各工作的主线,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家园,需要文化的支撑,也需要文学的贡献。王蒙先生与新疆各族群众的深切交往,就是中华民族一家亲,浓情大爱的生动写照,王蒙先生用文学之笔写出许多生动的民族团结故事,《在伊犁》就有很多这样反映各民族之间生动、交往的故事。
与会专家认为,《在伊犁》的文学价值和给读者的启示超越了时代,王蒙先生在写作中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做人民生活的歌者,《在伊犁》中让人心动的人物形象,源自作家丰富而深邃的心灵,根治于对国家和人民深层的爱,他们身上传递出的勤劳、善良、坚毅,他们对生活保有的乐观、热爱,激励一代又一代读者在平凡中发现生命之真、人性之善、生活之美。王蒙先生多次提到伊犁是他的第二故乡,多次提到他对少数民族朋友的感恩感激,那片辽阔大地和那些不同民族的、生动鲜活的男女老少,早已融入他的生命,融入他的血液,成为他的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在伊犁》坚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跨文化的深度书写,拓展了民族叙事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在伊犁》也体现了王蒙先生高超的文学功力和艺术功力,让我们看到他对文学永不停歇的探索和追求,看到人民艺术家的责任和担当,创新和突破,这也是王蒙先生永葆创作青春、攀登艺术高峰的方法。
就在不久前的10月15日,笔耕不辍70载的王蒙迎来90岁生日,谈及自己乐观积极的青春心境,这位“高龄少年”笑言:“快乐是应该的,快乐是自己对自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