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读书 资讯

我们为什么关注阿富汗:《阿富汗战地手记》分享会举办

新浪读书

关注

提起阿富汗,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战火纷飞?恐怖袭击?贫穷落后?没错,确实是个非常悲剧的国家。然而,你可知道,它也曾有欢歌笑语,灿烂千阳?从2021年1月到2022年6月,由于动荡不安和未来的不确定,世界各国的驻阿机构纷纷撤离阿富汗。此时,来自中国新华社的史先涛,成为这期间唯一驻扎阿富汗的国际媒体记者,他在一线亲历了这一幕幕历史性的时刻,发出了中国的声音。回国后,他把这些经历、体验,如实记录在《阿富汗战地手记》一书中。

8月25日,《阿富汗战地手记》作者史先涛,曾四次赴阿采访阿富汗女性的摄影师原老未,一直在阿富汗从事考古美术研究的邵学成博士,以及第一位常驻喀布尔的中国女记者徐群,围绕新书分享了关于阿富汗的故事,聊聊我们为什么关注阿富汗。“那些鼎革之际的日常生活,不同阶层人们的反应,乃至历史的宿命感”扑面而来。

阿富汗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度。熟悉是因为常年战乱的它经常成为国际新闻报道中的“主角”;陌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战乱,两国之间的交流较少,踏上那片土地的中国人也不多,对它了解的人更是凤毛麟角。而且,恐怕大部分人都不会特别关注阿富汗,更不会像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那样看待阿富汗—“研究人类事务的学者,无论研究人类的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必须关注阿富汗”。

汤因比按照地理位置将世界上的文明区域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绝地,一类是通衢。他认为,阿富汗在古代历史上是连接西亚、中亚和南亚地区的通衢,“在人类历史破晓时,这里(阿富汗)已经是世界上最繁忙的交通要道了”。作为文明交汇的十字路口,多种文明和宗教都曾经取道阿富汗向周边扩张,居鲁士大帝、成吉思汗和巴布尔等人都曾经征服过这片土地。

阿富汗的通衢地位保持了两千多年,15世纪欧洲开始掌控海洋后,阿富汗的命运惨遭逆转,成为绝地。按照汤因比的观点,机械化轨道、道路、车辆、飞机等新技术给了阿富汗翻身

重新成为通衢的机会。可惜的是,汤因比的美好期待至今也没能成真。

近现代以来,英国、苏联、美国等世界强国虽然都在这儿折戟沉沙,但最受伤的还是这块被称为“帝国坟场”的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饱受战争苦难的阿富汗人民。

从1919年阿富汗独立至今,命运多舛的它经历了多种政体,君主专治王国、君主立宪制王国、社会主义共和国、资本主义共和国,以及如今塔利班自称的“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学者刘瑜在前言中分析道:“回顾阿富汗的国家建构进程为何如此困难重重,我们发现至少有四重因素:第一,多山的地形使得中央集权式政府难以形成,造就了部落主义的政治传统;第二,大国对冲的地缘位置使得内战往往成为大国代理战争,战争难以打出胜负,暴力垄断格局难以形成;第三,苏联入侵激起的宗教狂热主义,毒化了阿富汗的文化土壤,使世俗政治力量难以建立;第四,多民族国家的结构,又使得各方政治力量难以就权力分配的方案达成共识。”一百多年过去了,阿富汗始终在摸索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次塔利班再次走上历史舞台,能够带领阿富汗实现和平稳定吗?能够找到适合阿富汗的发展道路吗?

来自中国新华社的史先涛,作为特殊时期唯一驻扎在阿富汗的国际媒体记者,实地亲历了一幕幕历史性的时刻:阿政府出人意料土崩瓦解、塔利班势如破竹重返喀布尔、美军丢盔弃甲撤离阿富汗、疫情雪上加霜地不期而至……作者还爬梳文献、访问专家,勾勒了阿富汗的历史文化、社会风俗,在巴米扬大佛的千年回响、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百年见证中,在历史和现实的错综交叉中,带着读者走进邻国阿富汗。这一过程中,读者也能感受到战地记者的不易与坚守、赤忱与悲悯。更有实地照片170余幅,直观呈现阿富汗的社会与生活。

史先涛表示,“阿富汗是一片既有故交又有故事的土地,在阿富汗的经历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回忆。在我一多年阿富汗生活的经历中,我对阿富汗印象最深刻的是战乱、苦难、贫穷,还有那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他们还是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依然非常坚韧、坚强,而且有些人还在非常乐观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