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读书 资讯

打开文学新可能:《取出疯石》获第四届PAGEONE文学赏首赏

新浪读书

关注

在当今的充满变量世界中,谈论文学似乎成了一件“不合时宜”的事情。不止“文学已死”,连“文学已死”的论调都已成了陈年的沉沙。疫情、战争、快消主义、“丧”文化、“精神内耗”……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内心像是险象环生的丛林,常常缺少坚固的藩篱,抵御未名之物的进攻。

道一句坚持,倒不是为了鸡汤和打气,而是出于隐藏在分秒中的智性;也不必歌颂忍耐,现实中的超越总像自古以来的共境——我们总能体会到,西西弗并非神话,那巨石也蕴含于我们日常的一言一行之中。

是以我们还能睁眼看文学。那不是瞬间的饱足,而是一寸寸的想象之地,我们借此展开远与近的联结,寻找那实然的共同体。PAGEONE文学赏持续把目光聚焦于新一代写作者们,在这段有幸同航的旅程里,我们惊喜地看到,写作对他们而言,是勇气非凡的冒险,是将自己放置于移动的审视之下。因而我们也相信:今日的困境总是短暂的,与此相比,人们内在的角斗将比这恒久得多。

现在,就是出发的时刻。

走出写作的象限,呼唤变量世界里笃定的时刻

2021年初,秉承挖掘优秀原创作品、鼓励年轻创作者和文学新力量的理念,PAGEONE书店联合清华大学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国际出版品牌Astra House共同发起了PAGEONE文学赏。历经三届评选,以《夜晚的潜水艇》《奇迹之年》《潮汐图》等首赏作品为代表,PAGEONE文学赏以其专业、多元、前瞻、公正,在华语原创文学领域形成了独特的声音。

第四届PAGEONE文学赏的评选范围为2022年上半年首次正式出版的中文简体作品。经过多轮筛选和审读工作,清华大学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和评审团成员从三千多部作品中推选出五部入围作品,最终首赏作品在研讨会现场由五位评委票选推出。

回溯历史被曲解的尘埃、观照主流话语外少数派的生存境遇、关注女性成长、在博大庞杂的知识体系下开启虚构的冒险……入围的五部作品,风貌不拘一格,写作者们一次次的文学尝试都如棱镜折射出现实的冷光。他们立足于自身经验,走向眼下的生活,借由文学遥遥地呼唤变量世界里笃定的时刻。

本届的终评会,也堪称历届以来最具“挑战性”的一届。历经漫长的数轮讨论,评委们才达成一致,票选出最终的首赏得主。评委杨庆祥认为:“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第四届PAGEONE文学赏入围的五部作品,那就是‘打开’——作者们都在试图打开自己的经验,以抵达事物的更深处。如果写作存在一个象限,那他们就在试图走出自己的象限,找到更好地表达自己和观察世界的方式。”

自我冒险、角力和重塑,打开当代文学的新可能

本届获得PAGEONE文学赏评审团赏的作品是:

路魆《暗子》

杨典《恋人与铁》

倪湛舸《莫须有》

张天翼《如雪如山》

五位作者以各自的作品为基点,围绕“还原历史多重维度”“群体和个人经验”“自我寻找和角力”“身份的游离态”“作品的民族性”等话题,畅游思绪,表达了创作理念,并分享创作经验。

路魆出生于1993年,是本届入围名单中最年轻的作者。《暗子》是他首部长篇小说,以“山魈之子”孙圣西的寻父之旅展开一段荒诞、奇诡、混沌的后现代主义风格叙事。小说风格别致,评委卫毅指出为“暗黑、奇绝”;评委杨庆祥则表示,在他的阅读视野中,《暗子》可能是90后作家的长篇小说中完成度最高的一部,作者在语言和形式上打造了令人惊艳的模型。

成长和求学过程中,路魆基本寄居在不同亲戚家里,这段流转的寄居生涯令他知觉:“我应是一个不断被重塑的个体,与自我角力。”这也暗合了《暗子》主人公孙圣西的寻找之旅,就像他在小说中所塑造的市剧院、帝国旅店和沙门寺之类的封闭空间,其对应着的,正是一个个“我不断在其中来回、铸造并质疑自我心灵是为何物的家庭熔炉”。

《恋人与铁》收录了杨典39篇短篇小说。本书以怪异的艺术面貌示人,篇目不拘一格,构建出庞杂的知识体系,除了对古籍文本的再创造,也有前沿理论如量子物理等概念的混融,极具智性特征。作者游走在叙事与议论、文学与哲学、历史与未来之间,同时也透露出对生命流逝的焦虑。评委路内认为杨典极富经验,写作有非常清晰的轮廓,是“能让人一眼就辨认出来的独特”;而在评委杨庆祥看来,这种独特写作本身就暗含一种“打开”,是通过一种高度寓言化和脸谱化的处理方式,打开中国当代文学的可能。

倪湛舸的《莫须有》围绕南宋“莫须有”冤案,以岳云、赵构、秦桧、岳雷的第一人称视角进入同一段历史,化史料为真实可感、幽微动人的叙事。评委卫毅赞赏倪湛舸写作态度上的真诚,认为“它不止是历史,也是当下”,是探讨“个人与制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确认自我的问题”。评委陈鹏也认同,倪湛舸在作品中像一位亲历者,把机位拉低,还原出历史中被遮掩的个人痛苦,极大丰富了历史文学的创作方式。

回顾《莫须有》的创作,倪湛舸表示,其中的难度在于如何处理第一人称限知视角叙事和依次陈列的多视角叙事之间的割裂感。对她来说,第一人称的多视角切换是“一次冒险”。倪湛舸自述,在还原历史的多重维度上,她想走得更远,《莫须有》里每章的人物自述都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人物塑造,她追求叙事上既有史料的支持,又能超出学术研究的局限,尽可能地去描摹人心人情。

《如雪如山》是张天翼的最新小说集,她通过七位女性主人公的人生断面,梳理出名为“lili”的女性成长史。同为女性,评委白丽雅对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认为这是“全世界的女性都会面对的情况”;她认为,张天翼极其擅长处理细节,看似平实的文字中倾注了浓烈的情感。评委卫毅看重作者在结构上的巧想,小说集涵盖七个同名主人公的故事,不是数量的简单叠加,而是时间和空间上的有机拼接,以此展现女性的整体命运。

张天翼在访谈中回应,所有群体都有其独特、共通的经验,她只是尽量写好她所了解的生活,并希望传递给读者“篝火和拥抱一般的暖意”。谈及女性写作中处理女性苦难的问题,她说自己不太相信“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强大”,也不相信人定胜天,甚至有点怕那些对“强大坚韧”的歌颂和褒扬,她想写的是“那些被打败的、那些走不出来、被困在雪山上的人”。

独特的域外视野,挖掘日常性的戏剧与荒诞:首赏得主90后作家周婉京

90后作家周婉京凭借《取出疯石》最终斩获第四届PAGEONE文学赏首赏。

《取出疯石》是周婉京的首部中短篇小说集,也是她历经多年沉淀后的成熟之作。在这部小说集里,她通过锋利老练的文风书写不乏温情的当代故事,呈现了她作为“文学新人类”精彩的跨文化、国际化写作。

评委卫毅称这部作品挖掘了日常生活里“疯石”般戏剧和荒诞的一面。评委路内也认为,周婉京的学院派身份能够让她在切入人物的时候有自己独特的方式。评委杨庆祥则尤其赞赏《取出疯石》对于“域外视野的开拓”,是一种“世界性的写作”。他表示,这是未来文学发展的趋势,随着新生代作家跟世界互动越来越多,他们将写出越来越不像汉语写作的作品,“在这种意义上,他们是在重塑汉语的传统”。

周婉京游走于作家、学者、艺术评论者等多重身份之间,她的写作体现出多元文化和精密的知识架构,其笔下人物也具有身份和职业上的“游离态”。书写海外华人这一群体时,她寻求全新的表达,希望通过作品展示“老一代移民参照系的消解、新一代移民信仰与真理观的失落”。谈及作品中的“中国性”,她认为,写作是她“回望”中国性的方式,但她一直都在提醒自己不要陷入一种自我东方化的叙事,“中国小说得益于它的文化和语言,让你在使用中文时不自觉地被拽回到历史的场景之中。你使用它,就要先处理历史的重量”。

得知自己获首赏的消息后,周婉京发表感言:“感谢主办方,感谢评委会。能和另外四位优秀的作者一起入围,已经是我的荣幸。小说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作者在结构与空间中辗转腾挪,以自己的一方天地来抵抗现实。若有人在未来造访此地,或许我们手植的丛林只剩下几棵树,但它们依然挺立。”

作为首赏得主,周婉京将获得多语种的海外出版机会,借此与全球不同地域的读者相遇,让世界更加理解中国的过去、当下与未来,看到中国原创文学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