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峥嵘推荐生活艺术新知类2021年10月好书

新浪读书
1、《原动力:改变未来世界的5大核心力量》[美]史蒂文·霍夫曼 著 周海云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1年10月
硅谷知名风险投资人、“创始人空间”的CEO史蒂文·霍夫曼结合前沿科技和大胆的想象,详介了改变未来世界的五大核心力量——海量连接、生物融合、人类扩张、深度自动化以及智能爆炸,从脑机接口到混合现实,从生物黑客到人体冷冻技术,从机械手臂到基因编辑,从量子计算到太空电梯,让人目不暇接、大开眼界。现实世界的发展堪比科幻,本书的思维方式和全新概念有助于拓展我们的视野,看到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也可应用到游戏、文学、艺术等创意领域。
2、《孤独社会》[日]菅野久美子 著 蓝春蕾 译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21年10月
一本令人沉痛的纪实作品。作者花了4年的时间研究日本社会孤独死的现象,并用了半年多的时间跟着特殊清扫团队前往孤独死的现场,记录下鲜为人知的孤独死亡场景。为什么有人会离群索居,孤独死在如同垃圾堆般的家里?死后的财产和遗体如何处理?如何预防孤独死亡的发生?《孤独社会》记录的是日本的社会现状,同时也可给所有即将迎来老年社会的其他地区以启发。社会、工作中的高压,经济困窘、人情冷漠和养老政策的不完善等原因使得一些人主动或被动地陷入独居生活,自我放弃,最后在孤独困苦中死去。让人感到痛心的是,很多孤独死去的人并不是孤寡老人,也有子女和亲属,但年老时却没有一个人陪伴。因此对我们的启发就是永远不能与社会脱节,不要放任自己沉沦,同时覆盖到每个家庭的社区服务和人工智能的普及也都非常重要。
3、《太空居民:人类将如何在无垠宇宙中定居》[美]克里斯托弗·万杰克 著 李平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年10月
随着中国太空事业的发展,普通民众也越来越渴望了解宇宙知识,作为一本既有专业性又不失想象力的科普作品《太空居民: 人类将如何在无垠宇宙中定居》值得一读。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资深作家克里斯托弗·万杰克系统地回答了人类定居其他星球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这本书既科普了人类悲壮的航空发展史,包括美苏争霸的秘闻,也对太阳系各行星进行了科学分析,对未来进行了大胆的预测,提出了在近地轨道建立旅馆、月球采矿以及在火星建立科学基地等具有科学依据的合理想象。而政治家、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正在努力将幻想变成现实。人类终将冲破重重阻挠,踏上其他的星球。
4、《百工记》潘伟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9月
作者不辞辛劳进行实地考察,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了衣食住行等多个领域的传统手工艺人以及百工技艺:桑农伐木捞石螺,打铜制墨钉马掌,糖画修表补胶鞋,染坊锁匠榨油坊,卖土布买热水瓶,点痣庙祝耍皮影,淘金背夫脚蹬车……那些即将消失的旧行当、老手艺曾经深刻影响着人民的生活,而在时代发展的潮流里,他们逐渐被淹没,但是其中蕴含的民间智慧、生活哲学和人文精神却历久常新。
5、《看见生命:一个医生的濒死体验报告》[美]布鲁斯·格雷森 著 杨清波、姜丽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1年9月
精神科医生布鲁斯·格雷森博士偶然发现一位患者产生了濒死体验。这些濒死体验是幻觉还是真实,有何科学性和意义?从此,格雷森博士开始了数十年的濒死体验研究。书中记录了丰富的临床案例和翔实的研究数据,能够帮助我们提升对生命与死亡的认知,重新审视活着的意义。书里记载了濒死体验改变了体验者的人生,从死亡边缘返回生活之后,如何寻找到新的目标,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改变生活方式。阅读这本书也能够减少人们对死亡的恐惧,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死亡也许没有那么恐惧和可怕,生活的意义不是财富和控制,只要找到人之为人的意义、与他人建立深度的生命的连接和情感的共鸣。
6、《我们被偷走的注意力》[荷]斯特凡·范德斯蒂格谢尔 著 王绍祥、林臻 译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21年10月
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是家长深为苦恼的一个话题,而对成年人来讲,集中注意力完成一件事情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为什么我们注意力会受到干扰?本书的作者是注意力实验室的首席研究员,他通过大量的研究告诉我们大脑是如何处理视觉信息的、如何鉴别那些分散我们注意力的商业策略,如何不被信息所淹没,不被注意力系统的陷阱所裹挟,而是投入到更有价值的事情上面。实验告诉我们,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而今天这个时代有太多的信息干扰,我们患上了信息肥胖症。如何减少干扰,提高专注力?作者提出了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注视一面白墙。因为白墙能够排除无关的事件的干扰,只注意我们想要思考的问题,包括冥想也有助于排除干扰、保持内心的宁静。掌控自己的注意力,也就掌控了人生。
7、《危崖:生存性风险与人类的未来》[澳]托比·奥德 著 韦斯琳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1年10月
幻想作品中的末日,可能就在不太遥远的未来。新锐未来学家、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所研究员托比·奥德潜心十年专研,探讨人类未来面临的生存性风险:核战争、气候变化、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基因工程、反乌托邦社会……思考人类共同命运将走向何方,如何度过史无前例的“危崖时期”?本书具有宏大视野和跨学科的厚度,融合了人文和科学多个多种学科,并采用数学模型对自然、人为、未来等各类风险进行概率测算和比较分析,为人类的下一步抉择、保全人类的手段提供战略指导。
8、《生于寒冰》[加]保罗·尼克伦 著 花蚀 译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年8月
这是《国家地理》摄影大师保罗·尼克伦的171幅自己最珍爱的摄影集,这些绝美摄影大片展现了摄影师在极地生活15年所见到令人炫目、震撼人心的奇景。保罗·尼克伦出生在北极,他爱冰天雪地,用镜头见证了无数不可思议的景致:一只近半吨重的豹海豹因怕他饿死,而喂给他的一只企鹅;一只北极熊缓缓跨越海冰;成千上万不知惧怕的企鹅……还有那被北极光俯冲、追赶着的奇迹。他要让人们认识荒芜极地的生命之网,冰层下有数百万种生物,它们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基础,也支撑了我们的生命。他的一生致力成为雄伟极地和普通读者之间的桥梁,这本《生于寒冰》把一个人的旅程变成了大众的旅程,澎湃的文字和珍稀景致唤起我们对自然万物的热爱之情。
9、《人类愚蠢基本定律》[意]卡洛·奇波拉 著 信美利 译 东方出版社 2021年9月
本书包括意大利著名经济史学家卡洛·奇波拉撰写的两篇幽默短文。《人类愚蠢基本定律》幽默而不失严肃地探讨了人类社会中有关愚蠢之人的5条基本定律。另外一篇《胡椒、葡萄酒(和羊毛):中世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动态因素》是另类欧洲中世纪历史,历史进程中一粒小小的胡椒,也可能引发历史的巨大变迁。全书精炼诙谐,兼具学术性和通俗性。
10、《一旦能放声嘲笑自己,你就自由了:不完美社交生活自洽指南》[美]梅丽莎·达尔 著 秦鹏 译 中国致公出版社 2021年9月
这是一本讨论尴尬的书,人类为什么会产生尴尬这种感受?能用什么有效方法化解尴尬?大众科普网站“我们的科学”联合创始人、《纽约》杂志前心理与健康高级编辑,在亲身实践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以大量心理学研究成果、科学文献为理论基础,告诉读者如何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尴尬,笑对社交生活中不完美的自己。全书幽默喜感,轻松爆笑,不仅有理论还有解决尴尬的具体办法,比如结束尴尬通话的不尴尬流程:申明主要观点→提出理由→积极陈述→表达再约意愿→表示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