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读书 资讯

提问历史,想象未来:“三联·新知大会”举办四场论坛

新浪读书

关注

4月3日,由三联书店发起的年度阅读沙龙“三联·新知大会”拉开帷幕,持续一个月的四场论坛为读者带来了文化的盛宴。

三联·新知大会创办于2018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及其旗下三联生活传媒公司(三联生活周刊、中读app)、三联韬奋书店等子品牌联合打造,旨在推广深度阅读与学术普及,邀请人文、艺术、科学等领域的一线学者,深入浅出地呈现相关领域的新知识、新观念和新方法。学者与公众,面对面聆听、交流、碰撞……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更新观念、启发思维。

提问历史,想象未来——分享十六位学者的智慧与思想

我们关心的知识永远指向未知,而“未知”既朝向未来,也回望过去。此次三联新知大会的主题是:“提问历史,想象未来”,邀请文学、历史、哲学、考古、艺术等领域的十六位学者举办四场主题论坛。他们围绕考古百年、唐宋文化、“小说”与“历史”的共生等话题展开讨论,与公众分享他们的智慧与思想。

本季新知大会的开场话题是近期被三星堆遗址新发现再次带火的考古主题。从1921年发现仰韶文化至今,中国考古走过百年历程,数代考古学者的努力,揭示了今天中国版图上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和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百年考古发现带来丰富的资料,同时提出更多的问题:中国进入文明的标准如何界定,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理论架构,如何看待传说和历史、本土和外来,研究成果如何最大限度回馈社会、发挥实际作用……上一个百年,素材都已到位;下一个百年,我们期待新知——李零、陈胜前、姜波、常怀颖等四位学者将为公众抽丝剥茧,讲述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方向。

唐和宋是中国历史上引人瞩目的两个朝代。

充满活力的盛唐气象是如何形成的?在这个世界性的中华帝国里,唐人如何看待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重新思考唐朝的世界性,将为我们的当下和未来提供源源不断的教益与启迪。

宋,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人文精神、极有教养、极富审美的朝代之一。宋朝的帝王、士大夫和百姓如何看待个人与天地自然、家国人伦的关系?他们如何把审美融入日常,活出文雅、洒脱、有趣的人生?我们中国人为什么是今天这个样子?我们为之自豪的民族文化为什么是今天这个样子?这些,都可以回到宋朝去寻找答案。

葛承雍、邓小南、李四龙、杨立华、孟宪实、余辉、尹吉男、江湄……新知大会第二场、第三场将邀请历史、哲学、艺术等领域的八位学者为大家介绍学界对唐宋两朝诸多方面的最新的研究与见解。

小说与历史,是人类探索自身文明与心灵的两种不同形式,我们很难说它们谁更“真实”。自小说诞生以来,围绕其虚构的形式与现实的功能之间的讨论就从未停止。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派,不同时期的小说写作都与历史保持着或隐或显的张力。进入21世纪,上百万字的穿越、玄幻小说随处可见,打破创作门槛的非虚构作品亦极受追捧——在两者的夹击下,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再难找寻文本的“理想读者”;而历史,也随之变得轻忽、飘渺。新知大会第四场,格非、苗伟、董强、范晔——作家与翻译家共聚一堂,将重新讨论小说、历史与形式,检索一个世纪以来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想象,为叵测的未来留存一份备忘。

知识永远承诺开放:将学者的研究转化为大众都能享有的财富

本季的主题源自三联书店编辑部和三联旗下知识服务平台“中读”共同开发的系列音频课程内容。这些课程秉承三联书店的出版传统,就某一主题,邀请相关领域的优秀学者,通过的新技术手段,使得知识资源在学者与公众之间双向流动——对学者而言,知识经过了质疑、挑战、检验而变得更具理性;对听众而言,平常看上去冷僻、高深的问题因走出书斋变得亲切而感性。知识本身也因分享与体验激荡出更多的可能性。

这些音频课程播出后广受好评,现已陆续结集出版。这套丛书不仅是音频课程的简单整理,根据听众的反馈,经过编辑团队的策划,邀请老师重新编写,辅以丰富的插图,将专深的学术研究转化为生动可感的知识读物,系统地勾勒知识演进的过程,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呈现给读者。

这些专业的学术问题,以出版学术专著的方式言说只能是一家之言,而今却以开放的形式,在或许永远无法达成共识的讨论与争执中共同丰富着知识的阐释空间。

有别于“知识胶囊”对读者喂养式的知识贩售,“三联·新知大会”选择将前沿的、可靠的、充满可能性的知识置于公共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有提问,有挑战,而不是将知识视为关于世界无可置疑的真理,它将帮助我们每个人认识过去,理解当下,应对未来。

“新知大会,不是简单的时髦包装,也不是一次性的消费,它是由议题设置引发的对某一系列知识、学术研究的关注。我们将依托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再次为学者与公众搭建起思想与知识沟通的平台,延续基于现实的大众启蒙,将人们思考的点滴汇拢、聚合,理解当下,了解彼此。新知大会只是个开始。”三联书店相关人士如是说。

相关图书:

三联·中读文丛——知识永远承诺开放:将学者的研究转化为大众都能享有的财富

“三联·中读文丛”源于三联书店旗下知识服务平台“中读”开发的系列音频课程,课程秉承三联书店的出版传统,邀请各领域的优秀学者,通过的新技术手段,使得知识资源在学者与公众之间双向流动——对学者而言,知识经过了质疑、挑战、检验而变得更具理性;对听众而言,平常看上去冷僻、高深的问题因走出书斋变得亲切而感性。知识本身也因分享与体验激荡出更多的可能性。

文丛的出版,不仅仅是将线上音频课汇编为文字,而是在课后,根据听众的反馈和编辑团队的策划,邀请老师重新编写,辅以丰富的插图,将专深的学术研究转化为生动可感的知识读物,系统地勾勒知识演进的过程,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呈现给读者。

中读文丛已出版四种:

《了不起的文明现场:跟着一线考古队长穿越历史》

什么是“文明”?中华5000年文明如何证明?

最早的中国在哪里?殷墟的甲骨文写了什么?

三星堆文明与中国以外的上古文明有何相似性?

海昏侯墓为什么那么多金子?长安城最繁华的商业街长什么样?

水下考古怎么考?莫高窟为什么是世界艺术宝库?

“上下五千年”早已刻入每一位中国人的基因,而考古学让我们看到另一个与古籍文献所载的中国相似又不同的华夏,也许难说二者谁更“真实”,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所能见到的中华文明景观,得益于考古学的襄助,已经殊为精彩,蔚为大观。

十位长年负责一线勘探的考古领队,以亲历者的角度为公众揭开考古探掘的面纱,带领读者来到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现场,讲述中国十个重大考古发现的发掘经历、前沿进展以及文明背后的故事。这一个个现场如同“时间胶囊”,展现了中国各阶段的社会生活与文化风貌,提供了独立于文献之外的历史信息,改变了世界对中国文明的基本看法。

《宋:风雅美学的十个侧面》

真实的宋朝是怎样的?

宋朝士大夫的人格伟大在哪里?

宋画与文艺复兴有什么联系?

宋瓷如何体现优雅内敛的极简美学?

为什么今天的“雅”是宋朝的日常?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人文精神、有教养、有思想的朝代之一,有些历史学家将之比作中国的文艺复兴。它结束了残唐五代乱局,使中华大一统的主体文脉得以延续,又在诸多领域独具开创性,深远影响到元明清乃至近代中国文化的基本面貌。宋代士人看重内在自我人格的实现,又兼具书法、绘画、诗词等多方面修养,呈现出文雅、洒脱、有趣的人生。其“士气”通过抚琴、调香、赏花、观画、饮酒、烹茶等活动化入民俗,贡献了一系列雅致的生活范式,风尚所及,上至皇家宫廷,下至巷陌百姓,成为后世追慕的审美典范。

三联邀请十位学者,以文化和审美为经纬,分别从国势、理学、书法、宋画、宋词、宋瓷、名物、茶事、雅集十个侧面,编织宋代文人的生活美学指南,立体呈现宋人丰富的精神世界。全书四色印刷,选配近三百幅精美高清图片,充分展示宋代文物的质地和细节,可供鉴赏与收藏。

《唐: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

什么是唐朝的“世界主义”?

唐代的政治文明达到了怎样的高度?

日本为何邀请鉴真东渡传法?

唐代的写作现场是怎样的?

唐代家族式的书法传承系统意味着什么?

如果中国历史有一个“黄金时代”,那么或许就是唐朝。她像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各方面卓越于世,极具辐射力。

本书邀请十位重量级专家学者,从全球视野和文明的角度来理解唐帝国,在吸纳近数十年考古发现和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详实而活泼地讲述唐代的政治文明、物质生活和审美风尚,并通过佛教、诗歌、乐舞、书画等主题,立体呈现唐人丰富的精神世界,以及千年不坠的伟大传统。

《12堂小说大师课: 遇见文学的黄金时代》

为什么要读小说?小说死了吗?

怎样才能读完《追忆似水年华》?《城堡》中的K是谁?

《寒冬夜行人》的悬念是怎么样设置的?

菲茨杰拉德如何炫富?

马尔克斯为什么不认为自己是魔幻现实主义代表?

普鲁斯特,伍尔夫,乔伊斯,卡夫卡,劳伦斯,菲茨杰拉德,福克纳,博尔赫斯,加缪,卡尔维诺,马尔克斯,昆德拉。这些名字代表着有史以来最璀璨的文学的黄金时代。他们的思想与作品至今对人类文明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现代主义塑造了“现代人”感受世界的心理和方式。强调反叛性、先锋性、实验性的现代主义小说,既在自我意识、人物性格、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同时也挑战小说的创作手法、读者的审美习惯与人们的道德伦理。

这些经典的现代小说,带我们去往无数具有挑战性的心灵视域。那是审美的旅行,也是伦理的旅行,既能帮助我们理解20 世纪所经历的“荒原”与“魔幻”体验,也能让逐渐湮没在数字化、网络化时代中的心灵,重新恢复意识与情感的双重敏感,更好地体察作为现代后果的当下。

12堂异彩纷呈的小说大师课,12位国内最具权威的学者译者,每人讲解一位20世纪的小说大师与一本代表作,结合时代状况与作家背景,揭开文字织就的面纱,带领我们洞见作品内涵,透析西方社会、思想与文明。以这些最经典的作家作品为点,时代背景为面,搭建文学的常识与基础,体会语言与生命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