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读书 资讯

北大最有故事的人之一:乐黛云与众老友共话《九十年沧桑》

新浪读书

关注

3月26日,乐黛云先生的自传《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新书发布会暨学术人生分享会在京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北京大学世界传记研究中心、中国文化书院联合举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和分享乐黛云先生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突出的学术成就。会前,北京大学校长郝平、副校长王博专程看望了乐黛云先生,祝贺新书出版,祝福先生健康长寿。

乐黛云:北大最有故事的人之一

乐黛云,苗族,1931 年 1 月生于贵州贵阳,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专聘教授,中法合办《跨文化对话》集刊主编。曾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深圳大学中文系主任、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全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著有《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知识分子的形与神》《跨文化之桥》《中国小说中的知识分子》(英文版)、《比较文学与中国 — 乐黛云海外讲演录》(英文版)、《跟踪比较文学学科的复兴之路》《涅槃与再生——在多元重构中复兴》《跨文化方法论初探》等。

乐黛云先生是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也是北大最有故事的人之一。《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是她的最新自传和心灵独白。命运本来很可能安排她去担任北京市领导人彭真的秘书,但她更喜欢学术;机缘也曾经使她可能成为一名外交官,但她选择了留在学校。她说:“我很庆幸选择了北大,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选择了文学研究作为我的终身事业。我从小就立志从事文学工作,最大的愿望是把美好的中国文学带到世界各地,让各国人民都能欣赏到优美的中国文化,进而了解中国。”

关于自传,乐黛云先生在新书发布会现场表示,“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有两个原则,一个是真话不一定讲,一个是傻话和谎话一定不讲。大家看这本书的时候,看到谎话一定挑出来告诉我,这是我非常尊重的一个原则。真话要讲,可是讲得不好,有的应该讲的没讲,不应该讲的也许讲了。所以我很希望听听大家的批评。”

乐黛云先生在《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中回忆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和求学经历,以及从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后遭遇一系列的坎坷曲折——当过猪倌、伙夫、赶驴人、打砖手,最后又回到教学岗位。五十岁的她,在一般人以为“人到中年万事休”的时候,毅然决然选择了重新开始。此后,她重新焕发学术活力,在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和理论开拓中披荆斩棘,取得了斐然成就:因为她,北京大学有了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研究机构;中国有了自己的比较文学学会;全国各高校有了一个又一个比较文学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培养点;中国学者开始走向世界,并在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中担任要职;而中国比较文学学科也成为整个人文研究中一条异常活跃的“鲶鱼”。

九十年历经沧桑,却始终坚韧如初。乐黛云先生将自己一生的人生经历,包括她的家庭,她的爱情,她与时代的沉浮,她跟命运的较量,她对学问的追求,她对一颗颗自由灵魂的怀念,都在书中用隽永的文字娓娓道来。

一代中国知识分子,一代北大人历史的见证

在新书发布会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贺桂梅代表中文系为乐老师献花。贺桂梅说,《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不仅讲述了乐老师个人的故事,也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一代北大人历史的见证。“乐老师1948年从山城贵阳来到北大,那也是新中国刚刚建立的时期。从那个时候起,她的生活和命运就和北大,和当代中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荣辱与共,有过辉煌也有过磨难,但是她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祖国和人民的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精神自由和生命价值的思考探索。磨难时沉静,辉煌时进取,她始终保持了一个优秀的知识分子和北大人的精神品格,成为这一代人中的杰出代表。”

在学术人生分享会环节,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陈平原、洪子诚、王守常、赵白生、贺桂梅、干春松、张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王达敏,中国文化书院副院长陈越光,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李潘,清华大学世界文学与文化研究院院长颜海平,北京外国语大学王佐良外国文学高等研究院院长金莉等人进行了精彩发言,他们结合自己的经历,从各自的角度谈了他们所理解的乐黛云先生,对乐先生在比较文学、跨文化和文化思潮方面所作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

钱理群风趣地说道:“据说,乐老师的学生包括了好几代人。如果这样划分的话,那么,我应该算是第一代的老学生了。乐老师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她思想的自由、开放和活跃,和我们读书时的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思想解放的时代潮流是相当融合的。”钱理群表示,“我和乐黛云老师的关系,一个很有趣的变化。开始我是乐老师的学生,某种程度上是乐老师辅助王尧先生把我带到了现代文学研究之路的,后来我真正从事现代文学研究的时候,我就逐渐发现了乐老师是我的研究对象。前几年我写了两篇我自己认为很重要的文章,一个是抗战时期贵州文化与五四新文化的历史性相遇,我研究抗战时期把五四新文化连同世界传入了中国最边缘的地区,这样的一种传入对于那时候的知识分子和年轻一代有什么影响?这时候我就看到了乐老师对于她年轻时候在贵州读书的回忆,她就成了这样一个典型。”

钱理群在研究1980年代文化的时候就注意到,80年代文化热中有一个核心,就是成立的很多组织,其中就有文化书院,而汤一介先生文化书院的主要的组织者,乐老师也参与其中,钱理群为此写了几万字,详细论述了汤一介先生的贡献以及乐老师的一些回忆。“我觉得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不仅是我,乐老师她从历史文学的研究引领者发展到自己也进入到了历史研究者,我觉得有某种象征意义。乐老师不仅走了自己的独特学术之路,而且已经成为一个历史人物了,不仅永垂于我们这一代每个学生的历史记忆中,而且现代文学,比较文学研究史,现当代思想史,知识分子精神史,以及贵州地方史上都留下了她个人的印记,这大概就是今天我们来祝贺乐老师九十高龄的一个更深远的意义。”钱理群说。

陈平原总结乐黛云先生的特点是“既开风气也为师”,“开风气需要学术敏感,需要开拓,需要学术组织,需要登高一呼,这样大量的社会活动会影响到自己的写作和著书,但开风气不为师是大家都能适应状态,但开风气也为师更值得我们尊敬,乐黛云老师在中国学界是少有的、兼具这两种能力的,能够做大量的学术组织工作,举重若轻,同时又能够自己著书。”

更令陈平原感动和感慨的是乐黛云先生的“大器晚成”。“每代人都不容易,回过头来想想,我的老师和老师的那辈人,能够有20年、30年平静读书的很少,所以乐老师什么时候作学问?50年代写过两三篇文章,让我们真正知道乐老师的文章是1981年,那一年乐老师50岁。50岁其实才真正上路。从50岁上路到今年,这40年,乐老师没有停下来。我们个人其实是很难把握大的时代风潮,乐老师50岁抓住那个机会,你们要是仔细看她的履历,50岁以后如何的奔跑,包含50岁出国念书,50岁才开始真正的英语学习写作训练诸如此类的。有时候学生说来不及了,我说没什么来不及,你看乐老师,从50岁才真正登上学术舞台。”

未名湖畔的两只小鸟

乐黛云先生与汤一介先生一直是北大校园里令人艳羡的学术伉俪,“未名湖畔的两只小鸟”(汤一介语)。洪子诚提到一个细节:乐老师说她跟汤先生的结婚纪念日的时候,都要到西餐厅去用餐,1988年在北戴河夏令营期间,两位先生在讲课之余,专门跑到秦皇岛去庆祝结婚纪念日。“当时我就非常感动,我一辈子好像也没有这样一种深情厚义。我后来慢慢知道乐老师的学问也不光是观念的,不光是理解的,不光是概念的,而且有一种非常生活的人情、人性的支持。”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副总编辑刘金双表示:乐黛云先生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重量级作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第一版)的“比较文学”长词条就是乐黛云先生执笔撰写的,她的学术成就滋养了几代学人,她对九十年人生历程的回忆同样也能启迪和激励广大的读者。此次出版的《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是大百科“纵横百家”书系的一种,与汤一介先生的遗稿《我们三代人》都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这两本书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珠联璧合,堪称学人传记的典范。《九十年沧桑》是一本蕴藏智慧、信仰与力量之书,乐先生用穿越一个世纪的“通感”去记忆历史、体味人生、关照时代、寄情文学,给当代和当代的我们以智慧的启迪、精神的滋养和力量的传递。

乐黛云先生说:“命、运、德、知、行,这五个字支配了我的一生。”“命”与生俱来,“运”则充满偶然,“知”意味着对知识和智慧的探求,而“行”则意味着现实人生中的取舍与选择。人生的关键是选择,读这本书,可以看到乐黛云先生在面对人生抉择时的勇气。她坚信:“生命应该燃烧起火焰,而不只是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