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读书 资讯

《十月》年度中篇小说榜“双年颁奖典礼”举办10位作家上榜

新浪读书

关注

12月19日,“松山湖·《十月》年度中篇小说榜(2019/2020)颁奖典礼在东莞松山湖举行,邵丽《黄河故事》、蒋韵《我们的娜塔莎》、艾伟《敦煌》、葛亮《飞发》、郑执《森中有林》等5部上榜作品获奖。蒋韵、艾伟、郑执等上榜作家和尹学芸、孙频、凡一平、东君等2019年度上榜作家一同上台领奖。

2019年度松山湖·《十月》年度中篇小说榜,此前已于今年夏天揭晓。受疫情影响,与2020年度颁奖典礼合并举行。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东莞市委常委、松山湖党工委书记刘炜以及评委等众多文学名家亲临现场,为上榜作家颁奖。

刘炜当天表示,松山湖是国家级高新区,20年来一直坚持科技与山水一色,新城与产业齐飞,大力推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因为众多作家的到来,松山湖显得特别不一样。以前各种会议、场合,来的主要是科技工作者,“今天我们迎接的是文学的大家,松山湖科技与文化齐飞”。

李敬泽表示,松山湖和《十月》的这份合作,是一个美好的、向着未来的合作。松山湖不仅应该是技术的湖、工业的湖、制造的湖,同时也应该是文化和精神的湖。而《十月》在松山湖这里,也一定能够获得新的视野、新的力量。

身为第二届评委会主任的他还希望,未来的评委会一定要把松山湖放在心里,一定要意识到“我们是在这样一个地方评选最优秀的中国中篇小说”。评奖的标准是什么?“我觉得松山湖给了我们一个标准和方向:那就是向着未来,向着中国人民创造未来的伟大实践,向着时代的发展和前进,向着正在改变和塑造我们生活经验的有力的、庞杂的、生机勃勃的力量,向着这一切而去。选出真正能够和这一切产生对话,真正写给正在创造未来的中国人的小说,讲述他们的故事,表达他们的精神。由此,我就坚信,这样把松山湖放在心里的排行榜,就一定不会像现在数不过来的排行榜一样,榜榜相似。这个榜就一定是一个站在时代潮头和前列的,真正能够引领风尚的一个好榜。”

当天,首先颁奖的是2019年度的获奖作品:尹学芸的《青霉素》、孙频的《狮子的恩典》、陈楸帆的《无债之人》、凡一平《我们的师傅》、东君的《卡夫卡家的访客》。

作家东君表示,站在台上,就有湖风吹过来的感觉。但是自己不会飘飘然,回去之后还要踏踏实实写自己的东西。

凡一平表示,《十月》是自己的福刊。自己第一次在《十月》上发表《寻枪记》,后来被改编成姜文主演的电影。20年后再次在《十月》发表作品,获得了中篇小说奖,感到非常幸运。

陈楸帆因故未能来到现场,他通过视频表示感谢,希望以后能多与各位作家学习交流,有更好的作品回报给大家。

孙频在致谢时表示,自己10年前就已经在《十月》杂志发表小说,感谢杂志社和松山湖。

尹学芸表示,中国有几个地方是以草命名的,其中就包括东莞和自己的家乡蓟州。天津的蓟草跟东莞的莞草有相同之处,一样都可以果腹,在困难年代拯救过无数生命。在因疫情推迟颁奖的几个月里,自己恰好完成了对东莞的思念。

《十月》杂志主编陈东捷揭晓2020年度上榜作品。他表示,《十月》创刊以来,中篇小说一直是最重要的文体形式,一直想围绕中篇小说做一些事。去年和松山湖敲定合作,因为疫情颁奖推迟到现在,所以两届获奖作品一起颁发。

郑执的《森中有林》,刊发于《芒种》2020年第10期。评委会认为,“郑执以平常心和敏锐眼去处置现实百态,从而创造出一种波澜不惊却又耐人寻味的叙述,还包含着难以割舍的东北情感,将东北故事讲出了新意。”

郑执发表获奖感言时表示,前些天写小说,因为对一个词拿不准,所以爬书架翻看《辞海》。那一刻他想到,自己好像有10年时间遇到拿不准的词习惯用网络搜索了,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那天翻《辞海》,感觉自己好像又在严肃对待写小说这件事了。19岁的时候他就写了第一本小说,那时候对严肃文学抱着一腔热血、踌躇满志。后来因为个人原因,10年时间远离了这个阵地。2018年因为一些契机,又重新开始好好写小说。今天获奖也给了自己非常大的鼓励。“我觉得对待写小说这件事,就像跟来松山湖一样,既然来了,就赖着不走了。从此以后,东莞在我心中就是文学之都了。”

葛亮的《飞发》,刊发于《十月》2020年第5期。评委会认为,“在抽丝剥茧又平淡如水的叙述中,《飞发》将一个看不见波澜的市井行业故事安排成了一个闪耀着辉煌光彩的人生大戏。葛亮在这部小说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和叙事节奏控制力,与小说的整体格调氛围之间,构成了相当完美的呼应唱和。”

受困于疫情未能到场的葛亮,通过视频发表了自己的获奖感言:“与《十月》结缘是在2010年,当时发表了一篇中篇小说。整整10年过去了,在时间的长河中10年可能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杂志来说,十年对于文学的坚守是一件特别尊敬的事情。借此机会,致敬《十月》,致敬文学!”

艾伟的《敦煌》,刊发于《十月》2020年第2期。评委会认为,“艾伟的《敦煌》,一如既往地探究中国人的罪感和耻感、欲望和道德的微妙关系。貌似庸常的故事,隐藏着对欲望的深度思考和对自我的艰难辨认;叙事的一次次曲折和逆转,映照出的是人性的斑驳、复杂、多变。”

艾伟发表获奖感言说,《十月》编辑部就像一个大家庭,对作者特别好,跟他们相处感觉特别温馨。

蒋韵的《我们的娜塔莎》,刊发于《收获》2020年第6期。评委会认为,“蒋韵通过娜塔莎的凄美故事,将被层层铁幕包裹起来的历史还原成一个个情感复杂的血肉之躯,从错谬的命运中追问爱的沉浮。娜塔莎激活了‘苏联’这一曾经死去的词语,在凝重的历史感中传递了自我救赎的神圣情怀。”

蒋韵发表获奖感言时说,刚才看《十月》40年的短片,其中有一句话“《十月》,因国运而生”。这句话让自己特别有感触,差点掉下泪。“像我这样年纪,几乎是跟着新时期文学走到今天的人,特别知道这句话的分量,也特别珍惜这句话的分量。今天领这个奖,上这个榜单是有重量的。我谨记在心。”

邵丽的《黄河故事》,刊发于《人民文学》2020年第6期。评委会认为,“邵丽的《黄河故事》讲述的是一段家族史,更是女性自立自强的命运史。其叙述语调的生活化和平实性带来了艺术技法的‘陌生性’和风格化。是近年来中篇小说创作的翘楚之作。”

邵丽本人当天未能到场领奖,通过视频发表了获奖感言。她表示在自己的写作道路上,如果没有《十月》的扶持和鼓励,不可能走得这么好、这么稳、这么快。自己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作品,就是在《十月》上发表的。

本次活动由《十月》杂志社、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东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东莞文学艺术院、松山湖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旨在评出并奖励当年国内发表的中篇实力佳作。5篇上榜作品经由12家国内重点原创文学期刊及文学选刊推荐,邀请国内重要文学评论家投票,最终荣誉胜出。

松山湖·《十月》年度中篇小说榜(2020)入选篇目(以得票多少为序)

邵丽,《黄河故事》,《人民文学》2020年第6期,6票

蒋韵,《我们的娜塔莎》,《收获》2020年第6期,5票

艾伟,《敦煌》,《十月》2020年第2期,5票

葛亮,《飞发》,《十月》2020年第5期,5票

郑执,《森中有林》,《芒种》2020年第10期,3票

松山湖·《十月》年度中篇小说榜(2020)上榜理由

邵丽,《黄河故事》,《人民文学》2020年第6期,原刊责编马天牧

邵丽的《黄河故事》讲述的是一段家族史,更是女性自立自强的命运史。“黄河母亲”不寻常的命运、坚韧和伟岸,是小说的主旋。包括母亲在内的女性黄河般地一往直前不可阻挡,一如九曲黄河水波涛翻滚摧枯拉朽。小说对女性获取独立地位的新解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其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讲述方式在是与非之间,在虚构与非虚构之间,讲述的仿真性强化了小说的真实性。其叙述语调的生活化和平实性带来了艺术技法的“陌生性”和风格化。是近年来中篇小说创作的翘楚之作。(孟繁华)

蒋韵,《我们的娜塔莎》,《收获》2020年第6期,原刊责编钟红明

苏联姑娘娜塔莎就像是蒋韵存在内心的一个童话人物,穿越历史一路走来。蒋韵通过娜塔莎的凄美故事,将被层层铁幕包裹起来的历史还原成一个个情感复杂的血肉之躯,从错谬的命运中追问爱的沉浮。娜塔莎激活了“苏联”这一曾经死去的词语,在凝重的历史感中传递了自我救赎的神圣情怀。(贺绍俊)

艾伟,《敦煌》,《十月》2020年第2期,原刊责编谷禾

艾伟的《敦煌》,一如既往地探究中国人的罪感和耻感、欲望和道德的微妙关系。貌似庸常的故事,隐藏着对欲望的深度思考和对自我的艰难辨认;叙事的一次次曲折和逆转,映照出的是人性的斑驳、复杂、多变。受难者的隐秘快感,施虐者的痛苦沦落,性与爱的若即若离,爱与恨在极点的交缠转换,人类赖以获得秩序感的安稳日常与赖以证明存在感的官能刺激的剧烈矛盾,给我们带来的是极致而精微、荒诞又逼真、失重且深沉的阅读体验。而《敦煌》结尾处小项收到匿名短信时,小说叙事陡然脱轨,惊惧之余亦开出了一个玄异的空间,这仿佛又喻示着艾伟在写作上实现了一次自我突破。(谢有顺)

葛亮,《飞发》,《十月》2020年第5期,原刊责编季亚娅

在抽丝剥茧又平淡如水的叙述中,《飞发》将一个看不见波澜的市井行业故事安排成了一个闪耀着辉煌光彩的人生大戏。翟师傅与庄师傅的行业之争,翟氏父子之间的理念冲突,以及时代轮转的盛衰之势,从人性到伦理,从性格到命运,一幕一幕拉开,秩序井然,不动声色却又始终扣人心弦。与此同时,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怅然,被人性的温暖彻底照亮。葛亮在这部小说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和叙事节奏控制力,与小说的整体格调氛围之间,构成了相当完美的呼应唱和。(陈福民)

郑执,《森中有林》,《芒种》2020年第10期,原刊责编张启智

“森中有林”这一标题以拆字游戏的智慧暗喻了小说是在进行一场拆解生活的叙事,故事盘根错节,人物相互纠结,仿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善中有恶,恶中有善。在貌似宿命的故事里,作者不动声色地审视人性的复杂与多面。郑执以平常心和敏锐眼去处置现实百态,从而创造出一种波澜不惊却又耐人寻味的叙述,还包含着难以割舍的东北情感,将东北故事讲出了新意。(贺绍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