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引进20周年:书迷狂欢“相遇霍格沃茨”

新浪读书
正值2020年上海书展期间,人民文学出版社于8月14日至16日在上海、杭州两地举办四场庆祝“哈利·波特”二十周年读者分享活动。活动分别在上海钟书阁书店芮欧百货店、长宁区图书馆、上海展览中心中央大厅与杭州新华书店庆春路购书中心举行,“哈利·波特”系列责任编辑王瑞琴、马博,译者马爱农作为嘉宾参加了此次活动,与读者通过讲述、互动和分享等方式一同步入充满爱与友谊、成长与力量的魔法世界,分享20年间读书感悟。

庆祝“哈利·波特”二十周年读者分享活动
“哈利·波特”引进中国20周年
时光回溯到2000年10月,《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哈利·波特与密室》《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的简体中文版首次与中国读者见面。这三部神奇的小说立刻风靡了校园,成为无数青少年最喜欢的书。始于彼时,经过20年的时间,“哈利·波特”的意义已远远超越一部小说,特征鲜明的“哈利·波特”阅读文化覆盖了全国几乎所有大中城市,影响了数千万中国哈迷。就在这特别的一年,中国哈迷迎来了“哈利·波特”引进中国20周年庆典。
在这次书展系列活动中,责编王瑞琴以自己的亲历、亲感与亲证为读者讲述了“哈利·波特”在引进中国的20年间所经历的努力与收获、惊喜与感动,生动而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带领读者重走一本译文图书的诞生与发展之路。马爱农就如何将涉及众多咒语与魔法生物的外文作品翻译得贴切、生动、易懂,与读者分享了她的思考与求证。马博结合自己的读书感想分享了从中国第一代哈迷成为“哈利·波特”系列图书编辑的成长体验。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格兰芬多)(“哈利·波特”20周年学院纪念版,哈迷收藏版)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赫奇帕奇)(“哈利·波特”20周年学院纪念版,哈迷收藏版)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拉文克劳)(“哈利·波特”20周年学院纪念版,哈迷收藏版)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斯莱特林)(“哈利·波特”20周年学院纪念版,哈迷收藏版)
最值得哈迷收藏的版本
分院是哈利·波特和所有学生进入霍格沃茨学校面临的第一件事,这既是对加入某个学院的选择,更是对人生的选择。哈利入学之时就面临了人生中第一个重大的选择:进入格兰芬多还是斯莱特林?这是一个贯穿故事始终的重要情节,更影响与启发着所有的哈迷去思索:什么才是人生最值得珍视的品质?是格兰芬多的勇敢、斯莱特林的野心、拉文克劳的智慧还是赫奇帕奇的忠诚?很多哈迷在深思之后,也纷纷选择了自己中意的学院。
基于读者热爱的学院概念,人民文学出版社特别推出了学院纪念版庆祝这部20年来魅力不减的作品。同样的故事,本次推出四个不同的版本:格兰芬多、斯莱特林、赫奇帕奇和拉文克劳四个学院版本。四个版本共同拥有最新修订的译文,完整收录了小说内容;而不同之处在于:每本书都根据自己的学院增加了大量相应的全新内容,如学院创始人、著名学生、知名校友、院长、学院幽灵的简介等等。此外,装帧是此版本区别于其他版本“哈利·波特”的另一亮点,这本书完整复制了英国学院版的工艺,不仅全部使用触感膜封面加以烫金、UV、起鼓等工艺,每个学院的书口更是刷上了标志性的学院配色——这是一套真正值得收藏,备受所有哈迷期待的“哈利·波特”版本。

庆祝“哈利·波特”二十周年读者分享活动海报
全年新书不断、庆祝活动不断
今年6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极具标志性意义的学院纪念版重磅上市。学院纪念版正是基于读者热爱的学院概念来庆祝这部20年来魅力不减的作品。同样的故事,共推出四个不同的版本:格兰芬多、斯莱特林、赫奇帕奇和拉文克劳四个学院版本。四个版本共同拥有最新修订的译文,完整收录了小说内容。而不同之处在于:每本书都根据自己的学院增加了大量相应的全新内容,如学院创始人、著名学生、知名校友、院长、学院幽灵的简介等等。此外,装帧是此版本区别于其他版本“哈利·波特”的另一亮点,这本书完整复制了英国学院版的工艺,不仅全部使用触感膜封面加以烫金、UV、起鼓等工艺,每个学院的书口更是刷上了标志性的学院配色——这是一套真正值得收藏,备受所有哈迷期待的“哈利·波特”版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今年将出版的“哈利·波特”相关作品还包括:出版原创封面多卷版全部20种、英汉对照版全部7种、《哈利·波特:电影角色书》(共四本)、《霍格沃茨学年手册》、《神奇动物在哪里》《神奇的魁地奇球》《诗翁彼豆故事集》三本书的全彩绘本、拉文克劳和赫奇帕奇的学院笔记本、《霍格沃茨探秘指南》与《哈利·波特圣诞立体书》。
除此之外,罗琳新作《伊卡狛格》中文版图书将在2020年11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个独立的故事,以传统故事的形式写成,但其中仍然有着罗琳作品中常见的主题,如阴谋、冒险、正义,并充满了罗琳式的幽默和悬念。故事的目标读者是7到14岁的少年儿童,但成人在其中亦能读出另一层滋味。
在出版图书的同时,人文社还计划举办众多线上庆祝活动,包括已经搭建的“哈利·波特”中文图书网,已经举办的“4.26”读书之夜,还有接下来的系列播客、各系列作品发布活动等,具体活动主题、日期与形式将通过人民文学出版社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哈利·波特”中文图书网www.plph-hp.com公布。

庆祝“哈利·波特”二十周年读者分享活动现场
爱与友谊的陪伴和成长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作者是英国女作家J.K。罗琳,她花费11年时间才完成这部经典之作。该系列图书共七部,以第四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为过渡,前三部的情节都是以魔法、冒险为主,构建起整个全新的魔法世界,而人物个性也是相对简单,正邪两立,爱憎分明;而到了后三部作品中,故事的情节越来越复杂,故事的发展回环曲折,关于人性复杂性的探讨表现得尤为突出。
这样的情节发展与过渡模式,对于伴随 “哈利·波特”成长的一代人来看,是非常契合心灵成长的。读者在成长不同阶段中所思考与面对的问题,是同哈利在每一部书中的成长与思考相吻合的。从这一角度来看,“哈利·波特”系列绝不是简单的儿童文学作品,而是真正能够伴随读者成长并影响其一生的系列图书。中国的哈迷通过20年的阅读也逐渐领悟到,魔法不仅存在于一个虚幻的世界里,更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魔法世界不仅仅是在讲述咒语和道具,更是在告诉读者勇气、爱、友谊与正义的力量。

“相遇霍格沃茨”活动现场
温儒敏老师眼中的“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引入中国以后,多年持续荣登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其影响之大,为多年来翻译文学中出版界所未见。为什么一本外国童话体小说能够赢得如此众多的读者,以至形成社会阅读的兴奋点?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部编本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破解了这个“文化现象”。
温儒敏认为,就故事本身而言,成功的儿童文学,第一要素就是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而“哈利·波特”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虽然该系列为皇皇巨著,读完不易,但很多孩子还是蛮有趣味地啃完了,这缘于“哈利·波特”的“奇幻”生成于“现实”之中,和“现实”打成一片,奇幻之中的“合理”与“真实”是这部作品特殊的魅力所在。
就主题而言,“哈利·波特”让读者在这个过分物质化的时代感受到道德的力量。“哈利·波特”的主题是多义的,写到了生、死、爱、恨、贫穷、财富、命运、奋斗、正义、阴谋、邪恶等等,也写到了人性的阴暗。阅读七本书,读者跟着哈利一块儿长大,会从最初倾心于奇幻,到逐渐体会人生的复杂,最后和哈利一起面对成人世界。毫无疑问,“哈利·波特”有教化的意义,甚至有些哲理,不同层次的阅读都会各有所获。
就文学性而言,“哈利·波特”的可读性很强。在书中可以看到许多西方文学经典的元素,从罗马史诗、希腊神话,到狄更斯小说,某些精彩的故事原型和描写素材,都创造性地“转化”为这部小说的组合件。作者显然还借鉴了好莱坞电影的某些技巧,包括《魔戒》三部曲、《星球大战》等电影,更让这部小说形成雅俗交融的当代艺术特质。“哈利·波特”是流行读物,但有高超的艺术品格。
[作者简介]
J.K。罗琳(J.K.Rowling, 1965— ),畅销书“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该系列小说在全球刮起一股股“哈利·波特”飓风,在世界范围内掀起规模宏大的“哈利·波特”阅读狂潮,屡创销量纪录。迄今为止,“哈利·波特”系列销量已逾5亿册,被翻译成80种语言,并被改编成8部好莱坞大片。她曾荣获众多奖项和荣誉,其中包括表彰她为儿童文学做出巨大贡献的大英帝国勋章、法国荣誉军团勋章,以及安徒生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