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读书 资讯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主办《流风》创作出版研讨会在江阴举行

新浪读书

关注

12月1日,由中国青年出版总社主办的“文脉永流传——《流风》创作出版研讨会”在江苏省江阴市举行。

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原副主席张炯,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李准,全国政协委员、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副社长王瑞,中共江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程政,江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韶峰,以及张陵、张洪溪、傅建生、丁晓原、蒋元明、刘育熙、李硕儒、傅小北、李淑琴、刘正、许瑞、薛建国、唐晓峰、钱晴、唐汉章、吉云飞、江怡等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

研讨会气氛热烈,与会专家高度评价本书,认为在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出版这样一部作品恰逢其时。作品以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三兄弟为主线,讲述了刘氏三兄弟为弘扬民族文化事业呕心沥血的传奇,展现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和近百年的社会变迁,并借此绘制了一幅中国苦难-觉醒-振兴-崛起图。作品史料扎实可信,可读性强,将史料、叙述、议论融入一炉,将风土人情与时代气象化入到人物的成长之中,是一部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

研讨会上,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副社长王瑞致辞。他指出,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三兄弟是江阴的文化名片,为弘扬民族文化事业呕尽心血,取得了令人敬仰的成就。《流风》聚焦于刘氏三兄弟的人生经历,将个人境遇与家国情怀结合在一起,具有文学的温度、思想的高度与情感的深度。他表示,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特点鲜明,出版了大批高质量、高水平的图书和期刊。在新时代,要有新作为。中青社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聚焦主责主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共江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程政致辞。他指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五四”运动100周年。江阴市上下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力推进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他表示,胡美凤是土生土长的江阴人,是江阴市文学界的一位优秀代表,长期笔耕不辍,创作热情不减。她创作的《流风》一书跨越百年,展现了刘氏三兄弟的心路历程和社会变迁。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坦诚相见,畅所欲言,用真知灼见引领作者和作品进入更高的艺术境界,相得益彰。

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原副主席张炯表示:今天,我们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我们应该站在这样的时代高度来看待刘半农三兄弟的努力和贡献,从学习《流风》这本书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刘氏三兄弟为建设新文化所表现的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为江阴、也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尽我们每个人的一份力量。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李准致辞。他指出,《流风》书名很好,简练、博约,给读者留下了美妙想象的空间。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对刘氏三兄弟文化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所作出的发掘和揭示。刘氏三兄弟放在中国现代性转换之中,来看他们的突出与贡献。刘氏三兄弟带着坚强、坚硬、坚韧的江阴文化底蕴从江阴走出去,走向全国,成为一流,一定意义上,从不同专业,走向了世界。这些都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也展现了江阴文化在现代传承与转化之间强大的生命力。

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表示,《流风》无一字无来历,有江阴味道、文献味道。《流风》写刘氏三兄弟是对当前文化建设重要的贡献。文化自信是从文化自省与文化自觉而来。刘氏三兄弟都有文化自省和文化自觉,兼收并蓄,形成文化自信,为我们树立很好的文化榜样。《流风》的出版显示了江阴市政府对乡贤文化的重视,同时,也对乡贤文化与乡土建设都有很好的贡献。

评论家、作家出版社原总编辑张陵致辞。他表示,《流风》生动讲述江阴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三兄弟的故事,真实反映了中国一代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国家贫弱的年代,寻找光明和真理,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艰难历程,表现了一代知识分子的民族热情、社会担当和道德情操,从而,站在时代精神的高地上,深刻揭示了追求进步的一代知识分子的人生命运。

而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教授丁晓原表示:《流风》是有滋有味,有情有义,有重要价值的人物传记。名字取得很巧,且有深意。“刘”“流”谐音,“流风”即前代流传下来的风俗、精神。这本书写了刘家三杰留下来的遗风,精神传统……尚真求实,事信而不诞,言而有文,形神兼得,作品可读,这才是好的传记。《流风》的有效书写,达成了本书主题鲜明,人物形象卓然可见,叙事精美,形成了有审美感染力的作品。

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原副会长张洪溪致辞。他表示,作者胡美凤在此书写作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将刘氏三杰写成一部合传。在作品题材和写作手法上有所创新,有利于真实完整地表现传主的成长背景,从而更为深入、生动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在共性和不同之处。这是一部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的传记文学作品,为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评论家、人民日报文艺部原副主任蒋元明发言。他指出,作者胡美凤详细地研究了刘家的来龙去脉,理出了一条主线,在“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三兄弟的家国情怀”上,下足功夫,着力把刘家几代人写深写透,写得感人肺腑,传扬美德、家风与精神。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刘北茂之子刘育熙深情、激扬地回忆了父辈们的艰辛故事。作为刘氏的唯一健在的第二代,仍然奋斗在父辈留下的路上。同时,作为刘氏亲属,对这本书表示诚挚的肯定。

江阴市名贤研究院副院长、江阴市博物馆原馆长唐汉章发言。他说:捧着还散发着油墨余香的新书,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这本充满作者心血和情感的新书笔法新颖,故事和人物引人入胜,刘氏兄弟的业绩、奋斗历程以及良好家风跃然纸上。1987年,江阴市政府修建刘氏三兄弟纪念馆。刘家后人不仅慷慨地把故居财产无偿捐赠给政府,而且将各自收藏的先父遗物悉数捐献出来,支持纪念馆的建设,其中有由徐悲鸿、张大千等11位书画大家合作创作的书画长卷。回忆及此,他不仅敬仰 “江阴刘氏三杰”为振兴中华所作的杰出贡献,也钦佩他们子女高风亮节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欣慰刘氏家风得到传承与发扬。

最后,作者胡美凤作总结发言。她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今后我要进一步向刘氏三杰学习,为人民大众、为读者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有思想、有情怀的文学作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果有一天,我躯体的生命结束,但是能有作品流传下来,并依然能感动读者,这将是我无尚的光荣!此生无怨无悔!

江阴不仅经济发达,连续多年名列全国百强县之首,而且人文荟萃,底蕴深厚。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三兄弟是江阴的文化名片。刘半农是我国五四新文学运动先驱,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他首创“她”“它”二字,积极倡导中文新式标点,实践白话诗歌创作。他创作的新诗《教我如何不想她》脍炙人口,久久流传。同时,他还是汉语现代实验语音学的奠基人。在新文学运动初期,刘半农发表了著名的战斗檄文《我之文学改良观》,并与钱玄同上演一出著名的“双簧戏”,为新文学鼓与呼,得到鲁迅高度评价。刘天华是我国近代民族音乐革新者、一代宗师。他一生致力于改进国乐,通过继承传统民族音乐、借鉴西洋音乐的方式,致力于二胡、琵琶等民族器乐的创作、教学、学术研究,贡献卓著,谱写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新篇章。刘北茂是现当代著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他继承刘天华“改进国乐”的遗志,从文学专业英语教学与研究转而投身于民族音乐的创作与教学,创作了许多耳熟能详的二胡作品,被誉为“民族音乐大师”。他一生授业育人,培养了大批音乐教育、研究和演奏人才。

在近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刘氏三兄弟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从五四运动前夜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们怀着一颗炽热之心,以科学求实的精神,靠着“常人所不能及的恒和毅”,为弘扬民族文化事业呕尽心血,取得了令人敬仰的成就。本书作者胡美凤是地道的江阴人,长期在基层坚持创作,笔耕不辍。她与刘氏三兄弟故居比邻而居,自小耳濡目染,听街坊邻居讲述他们的故事,经过长期的素材积累、酝酿思考,创作了这部兼具文学温度、思想高度与情感深度的传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