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日本思想史学者子安宣邦作品集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新浪读书

“子安宣邦作品集”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5月26日,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主办的“子安宣邦作品集”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日本著名思想史学者子安宣邦,“子安宣邦作品集”译者之一、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教授赵京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子安宣邦作品集”译者之一董炳月,鲁迅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黄乔生等出席,围绕子安宣邦作品产生的背景、子安先生的思想脉络、日本的现代化道路以及东亚的现代性等话题展开讨论。

子安宣邦,著名日本思想史学者
子安宣邦,1933年生。毕业于东京大学,大阪大学名誉教授,著名日本思想史学者,曾任日本思想史学会会长。子安宣邦以一系列著作,对江户时代以来的日本思想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批判性的研究,在学界广有影响。他与丸山真男、竹内好、沟口雄三等日本著名学者的深入对话,也为我们理解日本、中国乃至东亚的现代历史提供了极有启发性的视角。
子安先生在研究之外,还致力于向普通日本市民围绕现实和历史问题进行宣讲,多年不辍,至今以86岁高龄,仍每月三次坚持进行义务的市民讲座。
据介绍,三联书店从2018年开始出版“子安宣邦作品集”,计划共九种,目前已出版四种(《孔子的学问》《江户思想史讲义》《何谓“现代的超克”》《国家与祭祀》),其余五种将于近期陆续出版。
子安宣邦先生研究的特点是跨学科、视野广、跨度大,以《孔子的学问》为例,子安宣邦认为这本书能够在中国受到欢迎,是因为他对《论语》解读的方法比较新鲜。“我认为在《论语》的历史上来理解《论语》是怎样的存在具有思想史的意义,我在《孔子的学问》的这本书里所做的工作,就是研究历史上《论语》是如何被解释的。从思想史的角度来说,我研究的对象是历史上解释《论语》的各种学说,我认为研究原汁原味的《论语》是否存在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论语》在历史上是如何被解释下来的,这是思想史的方法。简言之,整个思想史研究的方法是对历史上的某事、某物、某种学问的各种解释来进行研究。”
做为译者和读者,赵京华表示,子安宣邦先生能够把后现代的思想和方法与对日本,以致亚洲的近代或者现代的历史批判结合到一起,这恐怕是他的著作至今还有生命力,或者在我们中国还能够发现读者,这是他的一点非常重要的地方。了解日本有几种方法,阅读子安先生的著作就是其中一种,因为他的著作早期是研究江户时代,或者近代以前,到了上世纪末开始,他开始对日本的近代、乃至亚洲的近代历史做批判性的研究,这些著作他所提出的一些问题,其实不光是日本的问题,而是整个亚洲近代的问题,也包含着中国的问题。读者通过阅读子安先生的著作,可以去了解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历史,也可以了解亚洲、乃至中国的历史。
子安宣邦作品集
![《孔子的学问》 [日]子安宣邦 著 定价:49.00元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6](http://k.sinaimg.cn/n/book/transform/537/w550h787/20190602/c02b-hxvzhtf3833990.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孔子的学问》 [日]子安宣邦 著 定价:49.00元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6
《孔子的学问》
[日]子安宣邦 著 定价:49.00元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6
《论语》是可读的,然而《论语》如何读却大有不同。作为思想史家,子安宣邦在书中梳理了近代日本解读《论语》的代表人物:诸桥辙次、伊藤仁斋、荻生徂徕等,并兼及朱熹、李泽厚等中国学者的解读,记录了学者们接近孔子曾经面对的问题的努力。在循着先贤们对《论语》认识之路径前行的同时,作者更是将视线引导回《论语》文本本身,与孔子“最初之发问”相遇,并由此开始,对既成概念作出重问。此时的《论语》成为了能够赋予读者新的解读可能性的“敞开的文本”,不断触发着我们内心对概念进行重问、反省式发问的冲动。
对于希望了解日本思想现状的中国读者而言,本书是一个“窗口”:在今天的日本,《论语》仍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而近代日本的《论语》解读也一定程度上折射近代日本的思想、社会与政治特征。子安宣邦的解读方法同样可以启示:再次思考《论语》中的“学”“仁”“道”“信”“天”“政”“礼”等核心问题,对于当今中国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江户思想史讲义》 [日]子安宣邦 著 定价:49.00元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7](http://k.sinaimg.cn/n/book/transform/530/w550h780/20190602/6f51-hxvzhtf3833442.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江户思想史讲义》 [日]子安宣邦 著 定价:49.00元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7
《江户思想史讲义》
[日]子安宣邦 著 定价:49.00元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7
本书是日本著名思想史学家子安宣邦的代表作。
江户时期是日本近现代发展历史中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出现了一批重要的思想家,他们对包括中国儒家思想在内的日本思想资源进行了新的阐发,建构了其后日本思想史发展变化的若干重要基础,影响至于当代。
本书通过对中江藤树、山崎暗斋、伊藤仁斋、荻生徂徕、贺茂真渊、本居宣长等江户时期的重要思想家的重新解读,重构了江户思想,并以新构建的江户时代观,反观于近代,使读者可以更为清晰地理解日本近现代思想发展的脉络,而本书作者具有创造性的解读,更为中国读者提供了了解日本思想史的方便门径。
![《何谓“现代的超克”》 [日]子安宣邦 著 定价:49.00元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http://k.sinaimg.cn/n/book/transform/412/w486h726/20190602/4737-hxvzhtf3832728.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何谓“现代的超克”》 [日]子安宣邦 著 定价:49.00元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何谓“现代的超克”》
[日]子安宣邦 著 定价:49.00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6
本书对于日本近现代思想界的重要问题,现代的超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回顾和批评性的回应。子安宣邦认为,起因于日本帝国对世界秩序以同样属于帝国主义的战争方式进行重组的要求的十五年战争,是日本“现代的超克”论成立的背景,作为对重组要求的回应的“东亚新秩序”“东亚协同论”也应运而生,并由此出发将“十五年战争”双重化,使之成为“两场战争”,从而为无法正当化的对中国的战争找到了历史的和哲学的理由。
《国家与祭祀》(待出)
[日]子安宣邦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在《国家与祭祀》中,子安宣邦“作为思想史家”展开了自己的政治神学批判。“作为思想史家”——这是一种身份的界定同时也是方法的界定。“作为思想史家”展开批判,就是在纵向的日本思想史脉络之中展开批判。于是,靖国神社问题被追溯到作为“天皇制国家日本之大祠”的伊势神宫,并且被置于十九世纪水户学经典《新论》的延长线上来认识。战后由美国主导制订的、规定着和平宪法政教分离原则的《神道指令》也被置于与“历史再认识论”的关联之中重新认识。“作为思想史家”的论证方法,也就是子安式知识考古学方法。在本书中,他把知识考古学方法与文本(语言文本以及被文本化的历史事件)细读结合在一起。例如,第二章通过对相关史料的解读展示了伊势神宫被“制造”出来的过程,第七章则通过对参与《神道指令》起草工作的美国人伍达德论文的正本清源式细读,揭露了“历史再认识论”者为了恢复国家神道的地位对于伍达德论文的断章取义,并阐述了“政教一致”与“祭政一致”二者的关系。子安宣邦的此类批判所呈现出来的是日本政治神学的生成过程与实践形式,《国家与祭祀》是一部将学术性与现实批判性进行了完美结合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