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敏·马卢夫“历史三部曲”中文简体版上市
世界知名历史学家、龚古尔大奖得主、法兰西学院院士黎巴嫩裔法国作家阿敏·马卢夫作品《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军东征》、《撒马尔罕》、《非洲人莱昂的旅途》中文简体版首次经红点智慧公司引进国内,近日由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此类用小说形式呈现中东及中亚地区历史文化的题材,目前在国内尚属空白。
阿敏·马卢夫的作品被翻译成二十七种语言,引进到四十余国,此次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引进出版的三部作品是马卢夫非常重要的代表作,出版三十余年来累计销量逾千万册。中国此前曾出版《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军东征》维吾尔语版,中文简体版出版尚属首次。配合目前国内提倡一带一路的背景,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读者更加关注中亚及中东地区的历史文化。
作家马卢夫原籍黎巴嫩,因祖国内战,携家人远走法国,自1983年他的成名作《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军东征》问世后,佳作不断,斩获各项重要国际文学奖项。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始终能感受到那种身为“异者”的感觉,这或许与作家多元化的家庭背景有关,马卢夫被称为最有国际影响力的阿拉伯与穆斯林文化作家,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他独特的东方背景。
作为西方世界里的阿拉伯人,阿拉伯世界里的基督徒,他的作品有独特的历史意识,至始至终都在追寻伊斯兰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和平共处这一终极命题,他在向世界介绍伊斯兰世界与伊斯兰文化,也企图通过作品寻找当今世界面临一系列宗教民族问题的历史根源,在小说家的身份之外,他更是一位深邃的历史探究者。
马卢夫擅长用历史学家翻检故纸堆的耐心寻找文学创作的灵感。比如说,《非洲人莱昂的旅程》是他从一本不知什么书中的脚注里最先发现的线索。而他与奥马尔·卡亚姆的结缘,则要归功于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的《哈德良回忆录》。在这本书的结尾部分,马卢夫发现了几行有关这位波斯诗人的评语,赞誉之高不仅令他怦然心动。于是他顺藤摸瓜,凭借自己细腻的叙事天赋,将这位波斯诗人的传奇变成了一部伟大的命运之书。
“故事里的一切并非空穴来风,”马卢夫解释说,“我的文学想象建立在真实事件的基础之上。即便‘泰坦尼克’号上载有手稿一事也是有据可依的。”
马卢夫具有高超的串连历史、铺陈故事的能力,他用绵密细腻的文字,成功地将两个相距遥远的时代编织在一起,呈现出那两个时代各自的繁盛和喧嚣。有法国评论家称,《撒马尔罕》“情节跌宕,历险迭起,不啻于凡尔纳的手笔”。
在《撒马尔罕》中, 马卢夫将虚构与历史交织在一起,升华了人们对东方的想象。然而,作者所要传达的最重要的信息则是相互矛盾、彼此对立的两个世界、两个时代的相遇和融合。这里的东方已经褪去了异国风情的浪漫面具,而这里的西方却设计出新的世界模式,这样的两个世界能否最终实现融合?
马卢夫自称深受托马斯·曼(德国)、阿尔贝·加缪(法国)、托尔斯泰(俄罗斯)、玛格丽特·尤瑟纳尔(法国)、狄更斯(英国)、茨威格(奥地利)等人的影响。无可否认,奥马尔•卡亚姆和阿拉伯诗歌也同样在他身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迹。
作者简介
阿敏·马卢夫 (Amin Maalouf)
黎巴嫩裔法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历史学家,法兰西学院院士。1949年2月25日生于黎巴嫩贝鲁特,1976年移居法国。他曾周游世界六十余国,亲历了越南战争、伊朗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被公认为阿拉伯及中东世界专家。
这样一位原籍黎巴嫩的阿拉伯作家,他本人又出生于基督教家庭,父母都是基督教徒,少年时代就读于贝鲁特的耶稣会学校。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亲眼目睹了黎巴嫩内战之后,为了摆脱政治动乱与同胞相残的苦痛,他选择移居法国。独特的文化背景使阿敏·马卢夫对阿拉伯人深怀手足之情,对基督教又没有根深蒂固的偏见,因此,他的书多年来无论是在穆斯林世界,还是在西方读者群中,都经久不衰,新版本不断出现,并且被翻译成二十七种语言。他被誉为国际文坛中代表阿拉伯文化的主流声音。
1983年出版论文集《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军东征》,从此走上写作之路。其小说代表作包括《非洲人莱昂》、《撒马尔罕》、《光明花园》、《贝阿特莉斯之后的第一个世纪》、《东方诸港》、《迷失的人》等。1993年,马卢夫凭借《塔尼奥斯的岩石》荣获法国最高级别文学奖——龚古尔文学奖。2010年,马卢夫被授予著名的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