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读书 资讯

韩松和他的鬼魅中国

南方人物周刊

关注

文 / 本刊记者 刘诗蕾 发自北京

星云奖颁奖前一天,刘慈欣说:“同样的文字容量,韩松作品背后包含的信息量和内涵比我要更丰富。”

宗教感

确实不像一个52岁的人的眼睛。

韩松的眼睛很乖,有一种介乎孩童和小动物的温顺,还有一种稍稍能给人震惊的疏离感。

11月19日下午,北京,第八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会场,几位读者都是第一次见到韩松。他们熟悉韩松笔下幽深诡谲的科幻故事,即使知道这位科幻作家平时害羞,但见到这样乖的一个韩松,还是有些措手不及——“韩松原来是这个样子的啊。”

熟悉的“实在抱歉啊”的表情又浮现在韩松脸上了,“是啊”两个音被拉得很长,他羞歉地笑着,说话时他微微弓背、前倾着身子,下一秒似乎就要鞠躬了。

今年是韩松写科幻的35年。

这天下午颁发的星云奖中,韩松的科幻小说“医院三部曲”中的第二部《驱魔》获了最佳科幻电影创意金奖、最受瞩目的最佳长篇小说金奖。

上台领第一个金奖时,韩松透出一丝歉疚,“觉得确实比较意外,我的这部作品很难拍成电影的,出版都很困难,是出版社冒着很大的风险给出版了。” 打了追光灯的台上,韩松站得有些拘谨,我后排一位观众来回重复了三遍:“韩松老师好像在罚站啊哈哈哈哈。”

领第二个金奖时,韩松还是有些不好意思,他总觉得自己写得不够好。“这是我第一次拿这个奖,写长篇还是很难的,这次是我捡了个漏”。一旁的主持人小姬从中学起就读韩松的小说,她忍不住补充了细节,数届星云奖韩松都是评委,“他主动放弃了参评机会。”

腼腆、拘谨、总是对所有人充满了抱歉的韩松,文字里却释放出一个肆意浓烈、荒诞的鬼魅中国。如果说刘慈欣在《三体》中展现了一个崇高壮美的未来图景,那贯穿韩松所有作品则是一个深幽诡谲的鬼域,那些惊骇、看上去完全异于中国科幻传统创作的作品,阅读反响两极分化。

而无论好恶,读者们达成了一致,韩松是“唯一的”。

数年前,刘慈欣就讲过:“我写的是二维科幻,韩松写的却是三维科幻,如果说中国科幻是一个金字塔,二维科幻是下面的塔基,而三维科幻则是塔尖。”

“多一个维度,不完全是思想性那么单纯,还有一些东西我很难用语言来表达。韩松的作品里是一种只有他能表达的感觉,一种诡异阴暗,对现实很扭曲的感觉。”星云奖颁奖前一天,刘慈欣表示:“同样的文字容量,韩松作品背后包含的信息量和内涵比我要更丰富。”

在“医院三部曲”中,韩松赋予医学以宗教感。“宗教的起源就与医学有关。人们因为病痛绝望,祈祷出现一个全能的神来拯救他们。”韩松说。《驱魔》中,人工智能“司命”掌控着一艘载满老年男性病人的医院船,当它发现病的不是人,而是世界时,决意消除人类。

“这不就是人们向神祈求的吗,消除病痛,延长寿命。”韩松说,医疗技术即拯救人类的奥义,作为科学技术象征的司命,似乎成为了新的神,医生、护士掌控生死,病人虔诚吃药打针,祈望获得救赎。

“医院三部曲”的末章,贯穿着韩松一个发问——当人如神明般脱离凡身病痛、得以永生,等待我们的会是一个美丽新世界吗?

重庆森林

长江穿过重庆,江面水雾静悬,整个山城也雾蒙蒙。

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是韩松的童年时代。家住在父母单位的大院里,院子像个微型社会,甚至还包括一座百来米的小山,墨绿植物疯长。一年中,半年光景在下雨,每个人的裤腿总溅了泥渍,晕着圈水纹。

医学对生命的疾迅把控,韩松几岁就已经反复体验了。

幼时,韩松得了肺炎,病没治好,落成了哮喘。潮湿空气加重了他的病情,发病时窒息感强烈。用药可立刻缓解,没药则窒息感愈烈,“像在海拔很高的地方没有氧,或者人憋在水里,我喘不过气了。”

因为身体不好,韩松念小学推迟了一年。白色,冰凉,儿童医院成了韩松的童年回忆。13岁那年,韩松在儿童医院住了近一个月。病房六张病床,家长们常傍晚下班后才出现。重庆多是阴天,白昼漫长,六个孩子静静躺在病床上,没人说话。

数十年后,韩松回忆起当时的自己,“沉迷于孤独和幻想。那时候,每一天都格外漫长,仿佛时间永无尽头。不知道接踵而来的,都是命定的。”

“有的小孩子会突然死掉了”,韩松目睹了隔壁床小孩发病死去的全过程。当时他抽搐了吗,也记不太清楚了,小孩发病,鼻子涌出血,家长不在场,医生抢救了一小会,小孩还是死去了。白布一裹,小小尸体放在医院走廊地上,像一件人世间淘汰的物品,将运往别域。

医院过道常有一卷卷白布,没人时,韩松会去摸一摸那些死去的孩子,软的,有些还温热。懵昧的童年时代里,韩松还不太懂得“害怕”,只觉得“有一点好奇”。疾病与死亡,一点点撬开着年幼的他对世界的感知。

“人的内核似乎童年时就定了,一生都带在身上的就是童年那些东西。只能接受,要改变它是很徒劳的。后来生活修改的是一些表象性格,内核没法修。”韩松的小说贯穿了他对死亡的形而上思考,近四十年后,他写下,“被称作人的这件行李,是为谁服务,才暂时寄存于世间的呢?”

后来的科幻小说里,各式幽谲绮丽的世界在他笔下轻轻松松生长出来,却都读起来湿漉漉的。书里总像是下雨,或在潜在深海里。“后来我想,可能就是记忆深处的童年记忆。”韩松眼里,世界的本来面貌也是这样,深幽潮湿,总是下雨,没有太阳。“欢乐稍纵即逝,痛是世界本质。”

1982年,中国首次进行电火箭发动机的飞行试验,改革开放的整个国家充满了活力和希望。联合国举办的外空探索中学生作文比赛中,中国组织了十城市参赛,重庆在其中,参赛同学们都写的是熊猫坐火箭、中国上太空等。

这是韩松第一次写科幻小说。语文老师建议韩松也写个积极向上“熊猫上太空”的,韩松没听,写了自己想写的,但最终没资格参加全国评选。他记得那个故事:“一个陨石砸下来,砸了一个巨大的坑,然后所有人都围着看……”

“然后呢,他们看见了什么吗?”

“只是围着看。”

万花筒

位于北京宣武门笔尖一样的新华社大楼汇总着来自地球各处的信息,每个第一次走进十五楼北那间钉着“对外部副主任”金属门牌的办公室的人,都会愣住,不少人会接着一声惊叹——“哇”。

“来了啊。”桌子和书堆砌的一米四高的城墙后探出了个脑袋,韩松腼腆笑着站起身,他有点茫然四周望,看哪儿能腾出空间来。“真是不好意思啊,太乱了,他们说年底办公室都要清干净,不然就要扣对外部的分了。”

书填满了办公室的柜子和墙的缝,这是韩松在新华社划出的异次元。《航空知识》、《对应南海仲裁案》、《新世纪福音战士》……一摞书山上是科幻迷送的漫画《新世纪福音战士》主角凌波丽的手办(人物模型)。当看到几份红字标注的“内部文件”,我才又反应回来这位科幻作家的另一重身份,一位国家通讯社的正局级领导。

“白天忙于新华社的新闻工作,晚上写着阴郁诡异的故事”,1997年美国《新闻周刊》对韩松的这句描述,成了外界描述韩松的基调。

“我在两个世界里面跑来跑去,没有分裂的感觉啊。”韩松声音轻轻的。

1991年,武汉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韩松在新华社招聘中,兴冲冲把《宇宙墓碑》等“许多黑暗压抑的科幻小说”拿给招考老师看。老师很喜欢,把他招进了新华社对外部。接下来,近三十年的中国急剧变化的巨大社会景观,万花筒一样在他面前展开。

钱钟书葬礼,神舟一号、二号发射,非典袭城,2008北京奥运会,记者韩松的经历密度远远超出常人。他见过灾难和死生,近距离接触到全世界聚光灯下和隐秘角落的人,包括十七世噶玛巴。兼任中央新闻采访中心副主任的他,也接触到了“操纵这个社会运行的决策机构”。

在国家通讯社的历史性宏观视角中,最吸引韩松的还是诡谲的侧面。“韩老师特别喜欢鬼,还给鬼写了一本书。”新华社同事们津津乐道,2001年,韩松和同事一起去云南陆良调查当地的闹鬼现象,写了本非虚构作品《鬼的现场调查》。

同事眼中,韩松没有“领导感”,采访和人打交道会害羞,连拿走年轻同事们送他的一个甜筒冰淇淋都要犹豫很久,始终和热闹有种疏离感。而在新闻专业领域,他却有股“刺人”的睿智锋利,报道中也保持了强烈的个人风格,“稿子一看就知道是韩松写的”。

科幻是韩松观察世界的切入口。“新闻成为世界的镜子就很不容易了,讽刺小说是一面哈哈镜,科幻像个万花筒。”韩松在这个万花筒中,看到“世界切割成了碎片,交织折射重叠。稍微动一动,它就变化成另外一个途径,整个世界变形了,但每一个细节它都在里面。”

2008年汶川地震,建筑师刘家琨通过地震损毁的废弃砖料重新加工形成“再生砖”用以灾后建设,媒体一时对此报道不断。韩松将这一社会景观放入了小说《再生砖》,对死亡的形而上思考延续到了当下历史进程。小说写到,大地震后,建筑师用废墟瓦砾、麦秸和死尸制造了新型建筑材料,斩获国际大奖,进而在灾区和全国推广。裹藏着死者灵魂的再生砖开始风靡世界,带动了灾区重建、灾民再生、经济复苏。

虚实交织中,韩松探讨着大地震的创伤和重建,和灾难后人对“民族情感共同体”的溢美。小说写到,人们如此迷恋再生砖,以至于期待并寻觅新灾难,甚至在外星球播撒人造微生物,从而制造毁灭。而在小说结尾,人们却通过新型天文望远镜发现,宇宙本身就是一块建立在废墟上的再生砖。

驱魔

经济繁荣、科技进步、迁徙范围扩大、互联网自由讨论,韩松看来,这些更容易给人造成某种美妙的假象。“通过新闻这个行业,可以更深地去了解到这个时代荒谬的东西。暴力更直接,也以更加隐蔽的方式在呈现。”韩松始终警惕。

纷繁的新闻表象之下,韩松摸索着这个社会更恒久运行的脉络。这样的探索,却在过于年轻而不谙世事的科幻读者那里少有共鸣。

“从某种意义上说,韩松处在从鲁迅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先锋作家的人性批判的延长线上。”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写到。

十多年前,韩松在《态度是超越荒谬的一种武器》杂评中写到:二十多年的空前社会剧变,这种扭曲人性的荒谬存在,经过原汤般的沸煮和震荡,在许多层面上达到了它表现的极致……五千年的固有逻辑并没有从根本上发生多大的改变。

贯穿韩松所有新闻作品、随笔、诗歌非虚构作品和科幻小说虚构作品的鬼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古典鬼怪。现代社会里,鬼魅披上了科技民主的合理外衣,反而更猖獗了。

“高铁、地铁、移动互联网,快了方便了。按道理说过了两千多年,人越来越聪明了,最早那些有智慧的人孔子、亚里士多德、老子提出来的问题,今天还是没解决。”对于新力量对人类生活的渗透,韩松保持着警惕。

在小说《地铁》《高铁》里,韩松不再满足于重复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而试图进一步探讨在技术文明背景下,一种以信息化、法治化和富裕化为特征的新愚昧,以及科学政治拜物教带来的身心压迫。

“社会在发展,科学技术也越来越发达,传统眼光来看是迷信的宗教应该走向衰亡。但这几年,宗教反而成为一个讨论的热点中心话题。从知识分子到普通人,关注和研究宗教的人也越来越多。”韩松语速缓,断断续续:“那是不是意味着有些问题是无法解决的呢,并且似乎更迫在眉睫、更深重了?”

科技、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更复杂的人类社会运行规则,在韩松看来,整个世界归结到最后,仍只是人。“对人生本质的问题,它们没有任何意义啊。”韩松摇着头。他在小说中刻画的那个软弱、自卑、压抑、欲望扭曲的主角,即自己和他所见之众生。

“在社会发展、生活逐渐繁荣的同时,每个人内心深处有一层伤口。就是《驱魔》里的‘魔’。生活凭靠运气,下一步怎么活下去没有把握。许多担忧与无力交织在人心里边,内化成心底的巨大惧怕。”韩松认为救赎的第一步是正视、再剖析,而对于这层伤口,不管是人自身,还是科幻文学或主流文学,“大家都不愿意去看它”。

“韩松不吝惜把自己剖析开来给大家看,我觉得是一种勇气。有的作家很套路、模式化,但他写作始终是一个非常真诚的状态。”韩松的好友、“未来事务管理局”创始人小姬说:“为什么读到韩松作品时,人们会害怕、会觉得痛。表层文字之下的,那个深幽鬼域里有能触动人内心深处的东西。”

多年前,刘慈欣曾写道,读韩松小说时,觉得“皮肤被利刃浅浅地划了一道”,伤总也好不了,再读一本,“伤口被撒上了一把盐”。“如果一篇科幻小说想表达的东西能够被作者或读者用几句话总结出来,那这篇小说肯定是失败的。如果一篇科幻小说让人看得热血沸腾,那多半是哪儿搞错了。”

也有读者写下了读完《再生砖》的心情:不知道为什么在其实有些糙、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作品面前,自己会完全丧失作为专业读者的能力。只是觉得触到了不明的心事,每次读完都像是从末日废墟里走了一圈回来后的平静。别人所见的我的热情,原来建立在最彻底的悲观基础上。

“当代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世界在人心底内化成了怎样的伤口,我想写这个。我在摸索,也想弄清楚它。我感受得到,我想表达这种痛苦。”韩松直直望着我。几十年的各式碎片化写作里,他不断探寻、贴近的那个“魔”,似乎有了模糊的轮廓。

“可能就是人本身无法逾越的一种悲凉,欢乐是短暂的、表面的。终其一生,最终都很辛苦想办法生存,无法解决生死。驱魔它驱不掉,是因为人本身的局限。”韩松说:“大脑是宇宙的产物,要靠人的大脑彻底弄清宇宙,最终是一个悖论。”

梦幻泡影

从去年开始,韩松对时间的失控感越来越强烈。

过去数十年,韩松常是凌晨四点左右起床,在家写一两个小时科幻,再去单位开始一天的工作。黎明破晓前的一两个小时,是韩松能完全属于科幻的、难得的奢侈时光。

有时候工作太忙,凌晨五点多他就坐地铁去单位了。首班地铁人也不少,有工人、汽车司机、售票员,还有一些拖着行李来市区赶火车的旅客,韩松常见到一位光头男人,手上袋子装着废瓶子。

星云奖颁奖前一天,因为加班,韩松缺席了白天的研讨论坛。职务会议似乎越来越多。最近的一次,韩松一天参加了六场会,会议安排的任务只能拿出休息时间完成。留给科幻的时间被进一步挤压了。

“我还有很多想写的东西,我怕我没时间写完,更怕再往后就算有时间,我也写不出来了。”对韩松来说,创造力枯竭远比自然生命终结要可怕。“都说比起运动员,文学可以抵抗时间。但好的运动员很快就达到了自己的辉煌境界,成就的荣耀会伴随一生,好的作家有可能写一生都达不到自己的最高。”

上个星期,韩松去新华社院里的医务室拿药,哮喘让他每天都要吃一种激素。九月,他生病了一个月,常去医院打点滴。现在去医院,体验和小时候有些不一样了,韩松说:“小时候看到别人死,不会想到自己的悲哀,现在去医院觉得失控无力,自己离死亡更近一步。”

新华社总社是个大院子,有假山,夏天池塘有色泽晕染的睡莲。岁入初冬,大院里银杏色泽柔黄,天气好的时候,叶子在清朗阳光下闪烁。韩松喜欢猫,院子至少六只猫。有时走在院子里,韩松就忽然蹲下来和猫讲话。小姬之前是新华社记者,和韩松共事的十多年里,每次见到这样的场景,她都愣半天,“诶诶,怎么说也是个领导了啊喂。”

小姬心中,韩松周身充盈着一种轻盈的透明的空气,这种感觉很纯真,很空灵。她说:“小说里毁灭世界是韩老师最擅长的,但生活中他总是担心麻烦别人,年轻人在他眼中都是清澈玲珑可爱的。我并不觉得我们有多好,但是这种包容和理解没办法不让人动容。”

在小姬看来,韩松的善从深渊中来:“正是因为知道什么是痛苦,所以他对人特别好。表面上他的小说很可怕,其实充满了对世界的清醒洞察,他不吝剖解自己给大家看,就是因为他对人和世界充满了爱。”

科幻作家飞氘也是韩松多年的读者,读《宇宙墓碑》时,他惊叹二三十岁的韩松是那么热烈而又忧伤。“宇宙的深不可测、人生的疏忽错失、时空的恍惚吊诡,都在清泉般凛然的文字里汩汩滔滔。这是诗的写法,重重迷雾中,透出一个敏锐而苍凉的灵魂。”

最佳长篇小说金奖是颁奖典礼公布的最后一个奖项,颁奖结束后,飞氘和几位读者上台送给了韩松一个礼物。这一场诗朗诵的文字,是从韩松的科幻小说里摘选出38个句子,汇成这个故事。

一夜一夜,他怅惘地望着海洋上空的繁星。——《沙漠古船》

星光如水一样源源流下来,注入他宽大柔和的衣领,凉嗖嗖地顺着坚直的脊柱往下淌。——《天下之水》

但宇宙中肯定正有什么大事在发生,它已经远远超出了人类的阅历所能推测的情形。——《地铁》

我极可能去写科幻小说。我就这么不停地写下去,直到我不能够或不愿意再写了。——《宇宙墓碑》

故事的结尾似乎不太符合韩松,“但我有一种直觉,新的未来正在我的面前展开”。台下的韩松呆呆坐着,舞台荧幕上,过去数十年他在凌晨时分写下的文字碎片和星河一起出现,他很感动,“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有努力写出更好的东西”。

“欢乐短暂、表象,静下来之后想这种欢乐它的意义,也好像很淡,最后你也解决不了生死的问题。”快乐稍纵即逝,世界本质是痛,这一点韩松从没松过口。

但,“最让人恋恋不舍的,不就是梦幻泡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