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读书 资讯

“松果生活”创始人:我们为什么要做LIFE+演讲?

新浪读书

关注

文/《三联生活周刊》松果品牌创始人 魏一平)

我第一次登台演讲是初二那年的开学典礼,当时在大操场上,各个班级都像豆腐块一样整齐排列。讲的内容早就忘了,我只记得,当时讲完之后,在掌声之中踉跄跑下台的我,因为紧张,竟然找不到自己的班级了。

这是演讲留给我的初印象——不同于小型沙龙,演讲者在舞台上的时候,是看不到台下每个听众的脸庞的。或者说,讲者面对的不是一个个具体的个人,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群。

今年5月底,当我坐在第二场LIFE+的现场,聆听周云蓬的演讲时,他也表达了类似的感觉:“因为看不见,所以我在演讲的时候,不管台下坐着多少人,我都像是在面对一个很具体的人。”

对一个人说话,和对一个群体说话,这可能是一个好的演讲所要做到的平衡——既要有面向大众讲话的激情,同时还要有面向个人讲话的真诚。

作为一个倡导品质生活,聚合生活家的平台,当松果生活(微信号:songguo_life)在思考如何在现实中创建一个舞台,为那些有思想、有态度的人提供一个面向大众说话的通道时,我首先就想到了演讲这种古老却经久不衰的形式。

什么样的讲者?讲什么? 

我们要找什么样的人演讲呢?可能大部分人第一个念头就是:有名气,第二重要的是口才要好。对于一个演讲者来说,这些很重要,但我却觉得这并非最首要的。名气是包装出来的,口才可以集中训练加以改进,但有一个东西却是很难包装的,那就是经历和故事,用直白的话说就是“有料”。

这个“料”,并非高深的知识,也不一定非得是深邃的思想和观点,而是要有独特的经历,要有动人的故事。我一直觉得,知识和思想可以通过很多渠道传播,但情感的共鸣,最好的接收方式还是面对面的共情。

现在人生活节奏这么快,每天被各种资讯狂轰滥炸,喧嚣之中,人们期待接收什么?娱乐节目可以让人放松,但哈哈大笑之后,仍旧是挥之不去的虚无感。想象一下,有多久我们没有被真正触动过了,有多久没有被一个陌生人所触动了。这就是我们选择演讲者的第一要义,也是我们对演讲内容的最大期待。

到目前为止,登上LIFE+舞台的讲者也确实如此。社会学家李银河、民谣歌手、诗人周云蓬、原住民歌手胡德夫、作家梁鸿等等……都是在某个领域里有真才实学的引领者,他们心中的“料”要比社会名气更加诱人,演讲娓娓道来,像是智者的自述,也像朋友的对话。

除此之外,几场演讲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有两位讲者——编剧李静和纪录片导演秦晓宇。李静戴着眼镜,文文静静,很像一个普通的出版社编辑。她在“王小波与逝去的九十年代”演讲中,谈到了早年与王小波的交往经历,讲到为王小波的书修订文字,再到王小波的猝然离世,真情流露之时几度哽咽,让在座的观众也情不自禁眼含热泪。秦晓宇带着对中国打工诗人群体的关注来到LIFE+演讲舞台,他是一个感情含蓄内敛的人,用极其克制与平淡的语气,讲述了三位打工诗人的亲身故事,但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却让现场600多位听众潸然泪下,只能用掌声致以敬意。

我想,他们的演讲之所以能打动人,还是跟真实的生活体验分不开。这不是粉饰过度的心灵鸡汤,也不是每日轰炸的成功学,而是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在默默坚守的真实生活。

其实,《三联生活周刊》何尝不是如此!20多年来,这本杂志之所以获得了一大批忠实读者的厚爱,就是因为我们一直在关照真实的生活。三联的文字不徐不疾,不温不火,也不擅长制造新词,某种程度上与现在擅长营销与包装的新媒体语言有些格格不入,但唯有真实,方才具备触达心灵的力量,绵绵悠长,回味无穷。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场LIFE+演讲,其实就是一本立体的、面对面的杂志,是一个大众与被采访者的交流与碰撞。只要是对这个时代有所影响、有所反射的人,是值得被这个时代所记录的人,无论名气大小与口才好坏,LIFE+演讲都会张开双臂欢迎他们。

生活需要一点仪式感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与无处不在的碎片化,可能仪式感已经是离我们越来越遥远的事情了。不是有句话来形容现在的年轻人吗,就叫“你若端着,我便无感”。

仪式感,不是端着,不是装,不是高高在上,也不是冷若冰霜。我所理解,仪式感,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恰到好处的距离感。就因为现在物质丰富,资讯发达,似乎任何东西都可以唾手可得,来得容易,也便无需珍惜。无论是冰冷的商品,还是有感情的朋友亲人,也许物理距离很近,但心理距离却很遥远。我们拥有,却并不珍视。

从谋划LIFE+演讲开始,我们就在琢磨,如何才能让人关掉手机,暂时远离喧嚣,全心投入进来,做一次短暂的心理逃离或远游。所谓仪式感,首要的不是为了视频拍摄好看,而是能够让讲者和听者都能全情投入。

首先从内容上来说,LIFE+的每一场演讲都会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所有讲者完成每人15分钟的独立演讲之后,主持人会组织大家有一个对谈环节。这虽然让LIFE+看起来不那么像一场标准的演讲,但嘉宾们之间的碰撞,却极大地增加了一场演讲的信息含量。

与现在流行的所谓互联网演讲节目不同,这要求讲者降低表演的成分,而是增加干货。对于观众来说也是如此,来听演讲的人,不再是配合视频拍摄贡献掌声的群众演员,而是变成了有机交流的一部分。我们最欣慰的就是,当一场演讲结束,观众们在我们微信上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刚刚嘉宾提到的书,有没有书单?”如果因为一次演讲而愿意打开一本书,这真是最好的结果了。

其次是地点的选择。LIFE+演讲创办之初,我们就在思考,它应该在一个什么样的场域里发生?最后,我们选择了剧场,这样一种古老而略显庄严的地方。

灯光暗下,大幕拉开,讲者走到舞台中央,一束光打在他的身上……LIFE+的舞台很简单,甚至有些简陋,没有炫目的舞美设计,没有五彩的灯光效果,有的只是舞台中央的那束光,以及被光所环绕的讲者。只有这样,才能让舞台下面的听者,专注聚焦,用心聆听。我窃以为,那些光怪陆离的花哨效果,是智能手机里每天都在输送给我们的,唯独清净与专注,更加稀缺。

当然,按照我们的设想,未来的LIFE+演讲,也可以走出剧场,甚至有一天完全摆脱对物理舞台的依赖,它可以发生在喧嚣的街头,也可以发生在安静的公园,甚至可以在一列飞速行驶的火车上……到了那个时候,演讲才能超越仪式感的成分,变成一种无处不在的独角戏。而这,也正是LIFE+这个名字的初衷——生活本就五彩缤纷,只要勇敢做自己,精彩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