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故事——轻小说版权领域衍生的践行者!

新浪读书
2015年,伴随着动画大电影《十万个冷笑话》取得空前的成功,IP这个原本生僻的词汇开始以另一种姿态进入大众的视野,国内的IP市场开始持续火爆,这也让许多人逐渐意识到原来《天龙八部》、《射雕》、《神雕》等改编古装剧都属于IP的范畴。
关于IP这个词汇,本义“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严格来讲,这个词是中国人发明的,因为传统意义上的IP是指Internet Protocol,即“网络之间互联的协议”,因此,对于不太了解中国情形的外国人来说,很难准确把握IP这个词汇的真实含义。
既然这个IP词汇由中国人开发出来,那么也必然在中国这个大市场下蓬勃发展,于是,我们看到,自动画大电影《十万个冷笑话》之后,IP开始受到资本的大力追捧,于是,在业内,2015年也被称为IP元年或大爆发的一年,这一年,《芈月传》、《花千骨》等网络小说改编剧获得空前成功,在网络上收获滚滚如潮的好评,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全民讨论的狂潮;另外,2015年全年累计有30部IP类电影贡献票房约80亿,原创内容的可开发价值在资本的强势改编下愈加凸显。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2016年,也被称为IP疯狂之年,这一年尚未过去,但是已经可以看到,IP成了资本围猎的对象,各级市场都开始加入到买买买的大军中,好的IP遭到资本的哄抢,其价值也开始水涨船高,有的改编权甚至被炒到上亿元。鉴于IP市场异常的繁荣景像,我们有理由相信诸多知名的IP资源的改编权都已经被资本收入囊中,以它们为剧本的影视作品或许都已经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
然而,盛景之下,也并非绝对的繁荣,随着IP改编剧的陆续问世,面对市场的考量也开始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景像。
总销量破千万册的《盗墓笔记》可以称得上是超级IP,拥有一定的粉丝基础,然而网剧版正式播出后,肆意改编的剧情以及不对味的人物设定纷纷遭到原著粉的吐槽和质疑,严重破坏了原著中那令人欲罢不能的悬疑感和神秘气氛,最终痛失了一批原著粉丝,也没有吸引到太多普通观众。类似的还有《九层妖塔》,《左耳》、《喜乐长安》等等,都是改编自人气IP,最后也都惨淡收场。
而原本小众化的《琅琊榜》却在面世以后,凭借精良的制作,弥补了先天知名度不高的缺陷,不仅攒足了人气,还捧红了一众演员,成为2015年的一部创造了神话的IP改编剧。这也反应出,人气IP并非票房良药,也非收视率的保障,只有高质量的改编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
目前国内的影视市场,改编剧多以传统网络文学为主,但真正像《琅琊榜》这样得到网友认可的改编与偌大的IP市场相比实属小众,而更多的IP改编类影视作品虽坐拥一定的群众基础,但仍难免扑街的命运。究其原因,传统网络文学不以创作戏剧为目的,在剧情上多数也没有考虑影视剧本的三幕剧作结构、影像表意、高潮与主控思想等理念,而对于编剧而言,一旦购入这类IP版权,都会陷入到底是忠于原著或还只做戏剧性改编的两难境地,不忠于原著意味无法得到原著粉丝认可,而不根据戏剧原理改编等于放弃了自己的职业性和更广大观众,于是,近来我们发现市场上出现了许多畸形的改编,这里以《盗墓笔记》代表,两边主义的改编策略挑战了原著粉丝的容忍底线,同时也未能得到普通观众认可。
在当前大娱乐市场环境下,观众需要影视作品的题材广度进一步增加,这使得影视公司花费很大工夫去发掘各类影视题材,尤其是新兴影视机构。而传统编剧市场的剧本还不足以支撑这种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发掘适合改编的热门IP成为大环境下的趋势。影视公司希望藉此解决影视题材匮乏的问题,同时也能改善当前国内的IP转换现状——即改编难的难题。
以创作戏剧为目的的小说在笔者看来应该会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这类文学在内容上必然精炼,与传统网文动辄200万字起步相比,显然更容易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进行改编,从市场上改编成功的案例来看,一部90万字的小说通常可改编的电视作品在50集左右。2015年改编自90万字同名小说的54集电视剧《琅琊榜》也属这个范畴;其次,大荧幕的经典作品,如《了不起的盖茨比》却仅有10多万字;当然,鉴于如今网络的普及以及人们的观剧习惯的变化,一部10多万字的作品同样还可以以目前较流行的季播和周播形式改编成电视作品,而这些10~15万字的作品和当前开始流行的轻小说的平均字数正好吻合。
二、从其本身的商业模式上来讲,主要依靠IP版权运作实现赢利,而内容则通常以免费的形式呈现给读者,比如近期联合主办微小说大赛的花生故事就采取了这种模式。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免费会成为这类平台的通用原则呢?也不尽然,比如B站曾因承包番剧而闻名,这种模式也同样可以应用于付费阅读领域,即读者按“本”付费,或者未来还可以出现第一部免费,第二部众筹捐助的模式,当然,除此以外,还有更多的商业模式值得探索。而笔者所想表述的是,无论是采用何种商业模式,按字数付费阅读都不应该成为趋势,因为一旦按字数付费,就又回到传统网络文学的模式,陷入内容注水,价值观不明的尴尬境地,而这恰好又违背了创作戏剧的初衷。
环顾近期的新兴小说阅读领域,“每天读点故事”已经由此前的免费短篇阅读重新回到按字数付费的连载模式,“汤圆写作”也一改小清新的长文阅读为翻页阅读,一本正经做起了传统原创连载。目前只有“花生故事”依然在坚持免费短篇+免费轻小说这个模式。
据介绍,花生故事通过多元化的团队则保证了戏剧性IP孵化这条道路的可持续性。在网络文学产业化发展的浪潮下,花生故事团队汇聚了一批热爱文字的文学青年,一群拥有共同理想并脚踏实地的践行者。
花生故事团队的成员有多个在知名网络文学网站十年阅龄的原创编辑;前新浪原创资深产品人士;亦有90后国外大学媒体专业硕士,以及拥有多年经验的出版编辑,他们会对每一部签约作品进行严格的把关,使得每一部作品都情节至上,有明确的思想价值,藉此保证花生故事能够持续呈现给广大读者精品的内容。
最后,笔者认为,原创IP自带粉丝光环,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影视创作与其他非IP类影视相比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将原本不适合改编的IP强行进行改编并不一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容易伤害粉丝,对IP来说是一种伤害,在这种情况下,有明确导向的IP孵化也几乎成为市场的必然。希望花生故事能在此路上走出一条康庄大道,以飨读者!(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