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与疯子》讲述《牛津英语词典》背后的传奇

新浪读书
![《教授与疯子》 [英] 西蒙·温切斯特 杨传纬 南海出版公司](http://www.sinaimg.cn/book/2016/0926/U21P112DT20160926205124.jpg)
《教授与疯子》 [英] 西蒙·温切斯特 杨传纬 南海出版公司
我们的命运可以是这样,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结局
不管被安排了怎样的遭遇,你总还能做点什么
两个永不言弃的Loser,为世界确立了一种新秩序
横扫世界各大畅销书榜,《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排行榜双冠王
1872年,受精神幻觉折磨多年的美国退役军医迈纳,在伦敦误杀了一位啤酒厂工人。这一案件开启了他被监禁在精神病院里的后半生。本书也由此写起,并在之后的章节中,倒叙了迈纳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并着重讲述了他在美国南北战争中的所见所为,或许正是战争的创伤令迈纳产生了难以摆脱的幻觉。
1857年,英语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牛津英语词典》,开始编纂。负责人几经改换,最终由默里博士挑起了重任。1879年,默里发出呼吁,请志愿者们帮忙阅读英文文献并贡献词条引语。1880年代初,迈纳机缘巧合地看到了这则呼吁,并在之后的二十多年中,在他狭小的病室内,为词典贡献了一万多条引语。他们二人也因此成了惺惺相惜的朋友,共同为大词典努力。
迈纳和默里都没有活到大词典完工的那一天,他们的故事也没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而更多的人——他们的朋友家人、战场上的士兵、精神病院的医护人员、大词典的志愿阅读者,还有那个被误杀的酒厂工人,都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中。
作者简介:
西蒙·温切斯特(Simon Winchester)
英国著名作家、记者。生于1944年,毕业于牛津大学地质系。曾任《卫报》及《星期日泰晤士报》海外特派员,并为《纽约时报》《国家地理杂志》及BBC等媒体撰稿,现居美国。
温切斯特长于描述历史事件,《教授与疯子》《喀拉喀托火山》《改变世界的地图》等小说多次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温切斯特凭借在新闻及文学领域的贡献,于2006年获大英帝国勋章。
媒体评价:
维多利亚时代煤气灯下侦探作品的开局,既有好故事的迷人魅力,又有历史著作应当具备的丰富知识。——沙龙网
这是个非凡的故事,西蒙·温切斯特把它讲得不能更好了,他写出了一部辉煌的杰作。——《经济学人》杂志
这是个迷人、辛辣,并使人获益良多的故事。——理查德·伯恩斯坦,《纽约时报》
以纳博科夫和博尔赫斯精神创造的生动寓言。——《华尔街日报》
精彩文摘:
在伦敦那个阶层的人士中间,上帝当然被认定是个英国人,他自然赞成英语作为帝国的重要工具在全世界传布;上帝也鼓励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基督教在全世界的兴盛。这个公式很简单,对全世界的好处也是毫无疑义的。英语愈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敬畏上帝的人也就愈多。
他这样日复一日地干下去。他房门上的监视小窗每小时左右就开关一次,那是布罗德莫医院的护理人员在检查这位奇怪的病人是不是仍在房间里,是不是安全。他总是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地工作着。他从每本书中搜集词句,进行整理,做出索引。他的书桌上渐渐堆满了许多叠纸,每一叠都是一本书的词汇索引表,来源于他从藏书中选取的非常有价值的珍贵“宝石”。
词典主编回家的时候到了,大家总会依依不舍。大门钥匙响了,然后门砰地关上,迈纳又是一个人了,被困在自己铸成的世界里。经过一两天静静的悲哀之后,他才能恢复过来,从书架上取出一本书,挑选一些字词和最优雅的引语,拿起笔蘸上墨水,再次写下:“牛津,默里博士收”。
编词典是孤独而单调乏味的苦工。只有默里和迈纳这样的人,才有能力与巨大的词汇洪流搏斗,并站稳脚跟。现在终于有了伟大的回报:十二巨册,为四十一万四千八百二十五个词下了定义,一百八十二万七千三百零六条引语被采用(其中迈纳一人就贡献了一万多条)。